一部成功的紀錄片,必然是真實美與藝術美的完美結合。真實是紀錄片的生命,它必須記錄真實時間、真實空間里發(fā)生的真人、真事。藝術則是使這一生命變得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營養(yǎng)液”。由周兵執(zhí)導的大型紀錄片《敦煌》,在央視網(wǎng)紀錄片頻道的統(tǒng)計中,被列為最熱和評分最高的紀錄片,引起了巨大反響?!抖鼗汀吩谧鹬貧v史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故事化的敘事等多種創(chuàng)作手法,用畫匠史小玉等十多位虛擬的人物串聯(lián)起真實的歷史事件。使觀眾深深感受到敦煌莫高窟曾經(jīng)的輝煌與榮耀,生動再現(xiàn)了敦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紀錄片的藝術手法主要包括蒙太奇、長鏡頭、故事化敘事、聲音元素等,故事化的敘事策略是其中一個重要方法?!霸跀⑹路绞缴希瑑?yōu)秀的紀錄片敘事手法考究、巧妙,將精彩的故事與知識性、科學性融為一體,潛移默化地去影響觀眾。讓紀錄片按照‘故事化’的創(chuàng)作理念走,使片子既好聽也好看。”[1]故事化的敘事策略指的是紀錄片通過畫面和聲音故事化的敘事手法來建構影片結構,推動敘事,完成對紀錄片主題的闡釋?!抖鼗汀反罅窟\用故事化的敘事策略,用寡婦阿龍等十多位虛擬的人物串聯(lián)起真實的歷史事件。在這部片子中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用故事化的敘事方法完成對于影片的建構與敘述,使原本枯燥的歷史文獻,以鮮活的方式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生動地再現(xiàn)了敦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歷史原貌。許繼鋒評價說:“周兵的作品改變了中國紀錄片的生態(tài),幾年前的《故宮》使中國紀錄片的敘事方式由過去的講道理轉向講故事,《敦煌》又向前邁進一步,開始真正關注到歷史背景下的個人命運?!盵2]
《敦煌》的故事化敘事策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畫面的故事化”指的是畫面通過對歷史上人物或事件進行情節(jié)的刻畫、細節(jié)的展示,完成對于紀錄片結構的建造與敘事的推進?!抖鼗汀反竽懖捎眠@一創(chuàng)作手法,例如在第六集《家住敦煌》中,就根據(jù)歷史史料記載,虛擬了劇中人物——寡婦阿龍、當?shù)氐拈L官和一個與阿龍打官司的吐谷渾人。片中,當時打官司的場景通過真人扮演的方式,再現(xiàn)了當時扣人心弦一幕。劇中的人物已經(jīng)不是一個“擺設”,有了自己的語言、表情和動作,讓所有觀眾的心與寡婦阿龍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同時還展示了阿龍在打官司期間參加女人社、去莫高窟拜佛等小故事??梢哉f,本集正是通過阿龍這樣一個“再現(xiàn)”的女子形象,串聯(lián)起了本集的結構,讓我們生動地了解了敦煌當時的服飾變化、飲食多樣、婚禮趣事、莫高窟燃燈節(jié)、馬球賽等典型的敦煌生活。這種“既非虛構也非表演的真實情節(jié)、矛盾、經(jīng)歷編織成的故事,其藝術魔力往往能達到虛構和表演藝術無法比擬的效果。講述真實的故事,已經(jīng)成為紀錄片藝術生活化、群眾化的手段,也是提高收視率,參與傳播競爭的重要藝術策略?!盵3]
“聲音的故事化”主要是指解說詞和音樂等聲音元素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情節(jié)式的刻畫與細節(jié)式的呈現(xiàn),與畫面一起共同完成紀錄片的敘事和結構。本文以解說詞這一聲音元素為例,探析《敦煌》中聲音的故事化敘事策略。解說詞在人文歷史紀錄片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影片所要記錄的都已成歷史,原始的情景已都不可能記錄。解說詞在片中就起著非常重要的解釋、敘事和結構的功能。解說詞的多少,寫作方法,配音方法,與畫面的配合已經(jīng)成為人文歷史紀錄片成敗的關鍵。人們早已厭倦了“上帝之聲”似的居高臨下、高高在上的解說風格,取而代之的是故事化、情節(jié)化、細節(jié)化、富有人情味的解說風格?!抖鼗汀返慕庹f故事性極強,每一集都在講述一個生動精彩的故事,通過講故事的手法,完成對于主題的闡釋。在第四集中,描述了畫匠史小玉臨摹壁畫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段解說詞這樣寫道:每天,當莫高窟迎來第一縷陽光的時候,史小玉就來到洞窟中勾繪他心中的圖畫。為了能有接近紙上做畫的效果,史小玉趁泥底沒干就開始描線著色,隨后,他用表現(xiàn)衣服轉折有致的折蘆描,表現(xiàn)絲綢光滑細軟的行云流水描,表現(xiàn)頭發(fā)飛舉飄揚的高古游絲描等等不同的描法,將各種形體質感和人物的神情動態(tài)表達得淋漓盡致。如今,在這些筆墨的背后,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史小玉那份激情和沉浸,這千手千眼觀音慈悲容顏的深處,似乎還描繪著一幅美麗的愿景。通過這樣一段細膩的情節(jié)與細節(jié)刻畫,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影片對講故事這一手法的嫻熟運用,史小玉在觀眾眼中不再是一個虛幻的、不可觸摸的虛構人物,而是一位真真切切的,給人以強烈震撼的畫家,對敦煌壁畫無比崇拜的信徒。同時,這段文字充滿了“人情味”,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先人史小玉的贊美與驚嘆。
在電視節(jié)目日益豐富的今天,“曾經(jīng)象征中國電視文化品質與美學坐標的紀錄片被迫進入欄目化生存新方式,失去了社會話語權,也失去了在傳媒界的文化位置與美學價值?!盵4]紀錄片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市場中占據(jù)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培育自己的觀眾群體。這是一個長期困擾紀錄片理論界和創(chuàng)作者的重大問題?!抖鼗汀返膭?chuàng)作經(jīng)驗值得借鑒,那就是在尊重紀錄片真實的基礎上,大膽借鑒故事片等其他藝術形式的手法,實現(xiàn)紀錄片真實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抖鼗汀房倢а葜鼙赋觯骸啊抖鼗汀返膭?chuàng)作中要求歷史表達更具有戲劇性,更彰顯人物情感的描述,我們學習并借鑒了電影故事片和戲劇的結構方式,也受到英國學者Susan Whitfield和美國學者史景遷歷史研究方法的啟發(fā),試圖用一個人物親身經(jīng)歷的事件來切入一段歷史,用故事化的方法來呈現(xiàn)一段真實的歷史,展現(xiàn)一個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性格和情感?!盵5]
注釋
[1]孫劍英,陳慧誼,龔莉萍:《“和”而不同 精彩紛呈——2007(第九屆)四川電視節(jié)“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綜述》,《當代電視》。
[2]《<故宮>之后再出紀錄片力作:一曲長歌賦敦煌》,浙江在線-浙江日 報,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67167796262375
[3]王列:《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教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P23頁。
[4]張同道 :《<敦煌>:中國紀錄大片的 啟 示》。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69595636345990
[5]周兵:《創(chuàng)作感悟》,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6890238559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