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育
遏制地震謠言維護社會穩(wěn)定
——青海省2010年幾起地震謠言事件處置情況
張恩育
地震謠言是指毫無根據(jù)又以非正規(guī)途徑進行社會傳播的地震傳聞。地震謠言危害性極大,它給人們造成的心理異常以及對社會經濟建設的影響往往是十分嚴重的。2010年,尤其是玉樹“4.14”7.1級地震發(fā)生以后,青海省黃南州、海南州、海西州等地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地震謠言事件,使部分群眾情緒緊張,人心惶惶,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當?shù)卣偷卣鹬鞴懿块T積極行動,采取一系列辟謠措施,有效控制了事態(tài)擴大,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
2010年4月17日凌晨4時許,黃南州地震局接到報告:州民族中學學生聚集在學校操場,傳言即將發(fā)生地震。謠言散布面很快擴大,隆務鎮(zhèn)居民紛紛離家避震,人員大量聚集在道路、廣場等空曠地方,人心不安。
黃南州地震局劉山青局長接報后立即于4時30分趕赴民族中學了解情況,要求校方做好維護秩序工作,州地震局全體干部職工迅即赴隆務鎮(zhèn)各群眾聚集地方做解釋、宣傳工作。同時,州地震局立即將情況上報州政府及州應急辦、州教育局。州委書記李選生得知情況后,立即指示州維穩(wěn)領導小組做好相關工作。副州長李加才讓于17日早8時召集州委辦、州政府辦、同仁縣委、州公安局、州安全局、州地震局、州綜治辦以及移動、聯(lián)通、電信公司等部門和企業(yè)負責人,緊急部署工作: 1、要求州地震局編寫藏、漢文避謠短信內容,州移動、聯(lián)通、電信立即發(fā)布,要求發(fā)至州轄四縣,以達到迅速穩(wěn)定人心的目的;2、州地震局向社會發(fā)布藏漢雙語辟謠通告;3、州地震局局長發(fā)表辟謠電視講話,州電視臺要反復滾動播出;4、各部門、各單位要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5、州公安局追查地震謠言來源,并做好社會秩序的維護工作;6、進一步做好近期維穩(wěn)工作。
由于處置措施及時有力,局面得到有效控制,謠言沒有進一步向外擴散。
2010年5月6日晚23時許,黃南州民族中學又傳出即將發(fā)生地震的謠言。接報后,州地震局與州應急辦及時了解情況。經調查了解到:當晚黃南州民族中學某海西州天峻縣籍學生家長給宿舍管理員打來電話,說天峻縣有地震震感(注:5月6日晚22時38分,天峻縣境內發(fā)生了3.7級地震),部分人到縣城廣場集中,為安全起見,建議學校盡快通知離開宿舍。
宿舍管理員及時將此情況向校領導反映,謠言得以及時控制。鑒于4月17日地震謠言事件的經驗,州地震局并未大意,組織全體人員在隆務鎮(zhèn)街頭巡查,防患于未然,并建議州應急辦通知各有關部門做好應急準備工作。事后,州地震局根據(jù)謠言易產生、傳播于校園的實際情況,與州、縣教育部門協(xié)調,深入縣、鄉(xiāng),重點對中小學進行了廣泛的地震應急知識宣傳,并組織了相應的應急演練,下發(fā)了《黃南州中小學應急演練方案》。
2010年4月17日22時左右,青海省格爾木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向市地震局反映,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zhèn)長江源移民村謠傳“格爾木市近日要發(fā)生地震”的謠言。
格爾木市地震局立即向市政府辦公室領導匯報,并按照《格爾木市地震局地震謠言應對方案》做好平息地震謠言的各項準備工作。4月18日14時,東城區(qū)行委、唐古拉山鎮(zhèn)、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市地震局在唐古拉山鎮(zhèn)長江源村組織開展了“平息地震謠言,維護社會穩(wěn)定”為主題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講座,長江源村90余人傾聽了進座。格爾木市地震局局長常振廣就如何識別地震謠言、地震避震知識、自救互救知識進行了講解,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辛向東現(xiàn)場用藏語同聲翻譯,并給村民講解了聽信、傳播地震謠言的危害性等知識,教育他們不要輕信地震謠言、自覺維護社會穩(wěn)定。活動中,格爾木地震局還給長江源村村民發(fā)放了防震減災知識撲克、紙杯、小折頁、地震預防應急知識讀本(漢、藏文版)等宣傳資料700余份。通過此次宣傳講座,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識,平息了地震謠言,教育了該村的牧民,有力地維護了當?shù)氐姆€(wěn)定。
2010年5月6日晚22時38分,在天峻縣境內發(fā)生里氏3.7級地震。由于受“4.14”玉樹地震影響,天峻縣城個別人員在廣場搭建帳篷,而且少部分人在散布地震謠言。
為了防止群眾產生恐慌心理,天峻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會議,就當前地震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全縣廣大干部正確對待地震謠言,帶頭制止謠言,不信謠,不傳謠,做好穩(wěn)定民心工作;二是要求公安等部門做好震后社會治安工作;三是要求縣地震局加強與上級業(yè)務部門的聯(lián)系溝通,做好防震知識的宣傳。5月7日18時,通過天峻縣電視臺、縣電信公司、縣移動公司發(fā)布信息,信息內容:1、2010年5月6日晚22時38分,在天峻境內(北緯37.7度,東經98.8度)發(fā)生里氏3.7級地震,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部門密切關注震情,及時報送相關信息,截止5月7日19時,未接到各鄉(xiāng)鎮(zhèn)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報告。2、近期我縣沒有發(fā)生中強破壞性地震的跡象,請廣大干部群眾保持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帶頭制止地震謠言,不相信地震謠言,不傳播地震謠言。
2010年5月8日,通過應急處置和信息發(fā)布,個別人員搭建的帳篷也自行拆除,地震謠言消失,全縣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正常。
從2010年3月19日起,海南州共和縣恰卜恰鎮(zhèn)發(fā)生了幾起地震謠言事件,造成部分群眾情緒緊張,給社會穩(wěn)定造成了一定影響,海南州地震局和共和縣公安局均接到了群眾咨詢電話。經了解,此次地震謠言產生的原因一是由于今年以來全球破壞性地震頻發(fā),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人們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二是恰卜恰鎮(zhèn)地區(qū)連續(xù)二十幾天出現(xiàn)大風降溫天氣,使人們將氣候變化與地震聯(lián)系在了一起;三是自2009年全州教育結構布局調整結束以后,全州各中小學校規(guī)模擴大,學生人數(shù)激增,提高學校應對地震等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就顯得尤為迫切。
海南州地震局及時開通了24小時震情值班電話,在收集地震謠傳內容、擴散范圍和發(fā)展動態(tài)的同時,積極進行正面引導,消除群眾疑慮。同時迅速向州委、州政府上報了謠言事件及相關信息。在調查了解基本情況和認真分析地震觀測資料的基礎上,海南州地震局建議政府在州政府門戶網站、州電視臺、青海湖網站發(fā)布辟謠通告:海南州近期無破壞性地震發(fā)生,請廣大群眾明辨是非,自覺維護穩(wěn)定。同時要求各學校在防震減災教育過程中將維護穩(wěn)定放在首位,向師生做好解釋工作,不能引起地震謠傳和恐慌。這些措施及時平息了地震謠傳,穩(wěn)定了人心,社會各項生產生活秩序井然。
“4.14”玉樹地震后,為防止地震謠傳發(fā)生,保持海南州社會穩(wěn)定、積極支援玉樹災區(qū),根據(jù)全州維穩(wěn)工作要求,海南州地震局、海南州公安局及海南州安全局深入恰卜恰鎮(zhèn)所在七個社區(qū)、中小學學校及部分村鎮(zhèn),積極主動宣傳地震科普知識、治安法律法規(guī),及時掌握基層動態(tài),將地震謠言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切實穩(wěn)定社會秩序。
在青海省這幾起地震謠言的有效處置工作中,青海省地震局作為全省地震工作的主管部門,積極行動,做好對州(地、市)地震局的業(yè)務指導和對社會的地震信息公開工作,努力搶占輿論的制高點。一是利用“12322”防震減災公益服務熱線細心為民眾解疑答難;二是安排專人接待省內外各大媒體以及社會民眾的咨詢電話,通過新聞媒體對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適時通報;三是在玉樹地震后30分鐘在我局門戶網站開通了玉樹地震專欄,將玉樹地震的震情情況、災害損失情況以及我局的應急情況進行發(fā)布,并專門設立了“地震知識”專欄;四是進一步加大地震科普知識普及力度。省地震局應急處、宣教中心、預報中心、監(jiān)測中心、災害防御協(xié)會等部門通過接受電視臺采訪,到社區(qū)、學校講課等形式進行地震基礎科普知識、應急避險、自救互救等知識宣傳,較大規(guī)模的宣傳達到15場(次);五是為玉樹災區(qū)提供地震知識宣傳材料。緊急編印《地震災后應急手冊—4、14青海玉樹地震特刊》于4月19日下午運抵災區(qū),隨后又制作了漢藏文對照的地震科普展板28套(420塊),宣傳材料3萬多冊、光碟100多張也陸續(xù)運抵災區(qū),為災后重建、穩(wěn)定社會起到了積極作用。六是充分利用在西寧地震臺的青海省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對民眾進行地震科普知識宣傳。
通過以上幾起今年在青海發(fā)生的地震謠言的處置過程不難看出,防止地震謠言的發(fā)生和流傳,應做好以下幾點:
1、堅持信息公開、透明,及時發(fā)布有關信息,占領輿論的制高點是遏制地震謠言的關鍵。平息地震謠言需要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統(tǒng)一的宣傳口徑,地震部門應及時提出明確的地震趨勢意見。
2、市縣等基層地震部門是平息地震謠言的重要力量,他們對當?shù)厍闆r熟悉,掌握信息快,行動迅速。平息地震謠言必須依靠政府,依靠地震部門和新聞宣傳部門配合,才能對策周密,措施有力。
3、經常性的廣泛和深入的進行地震知識宣傳是增強群眾識別地震謠言能力,防止地震謠言產生和流傳的根本性措施。
4、對群眾來信或來電反映的地震謠言問題必須有重點的進行實地調查,以免被個別夸大或無根據(jù)的傳聞所蒙蔽,只有搞清事實真相才能做出正確決策。
作者單位:青海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