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享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外語系 河南開封 475003)
一詞多義現(xiàn)象與英語詞匯學習
王享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外語系 河南開封 475003)
一詞多義是一種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它普遍存在于各種語言之中。作為英語詞匯的一大特色,其復雜性也給英語詞匯學習的過程帶來一定的困難。本文通過舉例,詳細分析了一詞多義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與途徑;在此基礎上筆者探討并提出了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詞匯時的幾種有效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即:英語學習者應該善于總結(jié),把握多義詞的原始意義,同時注意多義詞出現(xiàn)的語境。
一詞多義;輻射式;連鎖聯(lián)結(jié);隱喻;轉(zhuǎn)喻;英語詞匯
一詞多義是一種普遍而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更是英語詞匯的一大特色。英語中純粹的單義詞很少,絕大多數(shù)詞都是多義詞,即一個詞項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李福印,2006)。那么多義詞產(chǎn)生的途徑有哪些呢?一詞多義現(xiàn)象中,詞義拓展的方式有兩種:輻射(radiation)與連鎖(concatenation);從認知語言學角度來說,隱喻與轉(zhuǎn)喻是多義詞詞義延伸和拓展的途徑。對以上問題的研究,不僅會加深我們對多義詞的理解,而且它對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詞匯時會產(chǎn)生一些重要的啟示。
(一)多義詞產(chǎn)生的原因。一詞多義(polysemy)即一個詞具有多種意義,而且意義之間密切相關,如英語中mouth of a river與mouth of an animal。前者是后者意義的隱喻性延伸,兩個意義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因此month屬于多義詞的范疇。多義詞現(xiàn)象是語言經(jīng)濟性和靈活性的一種體現(xiàn)。它是語言的一種優(yōu)點,而非缺點。這是因為,語言詞語在獲得新的意義的同時,并不一定要以失去其原有的意義作為代價。在不增加詞匯數(shù)量的情況下,可表達的意義范圍擴大了,這是語言經(jīng)濟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束定芳,2000)。
產(chǎn)生多義詞的原因有多種。不同學者對此有許多不同的論述。本文作者歸納并認真分析后,認為在詞義變化過程中產(chǎn)生一詞多義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使用范圍的轉(zhuǎn)移(shift in application)。這是產(chǎn)生一詞多義最主要的原因。如handsome原來一般只用于形容男性的相貌,義為“英俊的,帥的”。如果用來形容女性,如a handsome woman,其意義就變成了“健美而端莊的,標致的”。如果用于修飾金錢,如 a handsome sum of money,意義則是“可觀的,相當多的”。一些詞在不同場合下使用時意義也各不相同,以形容詞sharp和blunt為例(段滿福,2004)。sharp(刀具)尖利的→(言語)苛刻的→(行動)直截了當?shù)摹ǜ杏X)劇烈的→(智力)敏捷的;blunt(刀具)鈍的→(言語)直率的→(行動)笨拙的→(感覺)遲鈍的→(智力)愚笨的。由此可見,一個詞由于使用范圍的轉(zhuǎn)移,可用于不同的語義場,具有不同的意義。
2.不同社會領域中詞具有特殊專業(yè)意義(specialization in a social milieu)。屬于社會原因。如律師們所說的action往往是legal action,而士兵們所說的action可能就是military action了;又如生意人談論company一詞時多指公司,而船長說company時意義多為全體船員。
3.由于修辭用法而產(chǎn)生多義。因篇幅所限,我們只選擇最主要的兩種修辭方法,即隱喻(metaphor)和轉(zhuǎn)喻(metonymy)來討論。在多義詞形成的途徑問題中,我們還會從認知角度來具體分析這一點。在暗喻修辭里,本體和喻體之間存在相似之處,所以在eye of a needle(針眼),teeth of a tomb(梳齒),neck of a bottle(瓶頸),bridge of a pair of glasses(眼鏡架),lip of a cup(杯口)中,eye,teeth,neck,bridge和lip都是比喻用法,它們和本體之間外形相似。從而這些詞具有了多種意義。再來看轉(zhuǎn)喻。轉(zhuǎn)喻也稱為借代,就是用一個密切相關的事物來指另一個事物,例如:She sets a good table,其中 table在此處的意思是 supply of food,用“桌子”來指代“食物”。在He is nice,but he hasn’t got much brain(他人很好,卻不太聰明)中,用“頭腦”來指代“智力”。
4.外來詞的影響(foreign influence)。如漢語中的“的”由于英語中的taxi音譯的影響,其“出租車”的義項似乎也得到了確定。
(二)多義詞各意義的形成途徑
1.輻射式與連鎖聯(lián)結(jié)。一個詞最初往往只有一個意義,它的其他意義是如何出現(xiàn)的呢?詞義的發(fā)展有兩個重要的過程,即輻射式和連鎖聯(lián)結(jié)。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原始意義和派生意義。一個詞最初具有的意義,我們習慣稱為原始意義(primary meaning),即本意,是該詞使用最頻繁的意義。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許多其它的意義,稱為派生意義(derivational meaning),或叫做引申義。所謂輻射式,從語義角度,用一形象的比喻來說,就是一個詞的多個派生意義以原始意義為中心,如射線一般向四周輻射開來。以單詞power為例,在詞典COD(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中,它有多個義項,如:
(1)ability to do or act…;particular faculty of body or mind…;
(2)vigor,energy;
(3)active property...;
(4)government,influence,authority...;personal ascendancy;political or social ascendancy...;
(5)authorization,delegated authority...;
(6)influential person,body,or thing...;
……
Power的原始意義“ability to do or act”位于中心,其他派生意義像射線一樣輻射出來,它們互不干涉,但是原始意義始終貫穿于各個派生意義之中。
下面我們再來看連鎖聯(lián)結(jié)。連鎖聯(lián)結(jié),顧名思義,就是單詞后來具有的每個意義都僅僅只和它的前一個意義相關聯(lián),從前一個意義派生出來,就像鎖鏈上的環(huán)一樣,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經(jīng)過多次派生而產(chǎn)生的意義已經(jīng)游離于原始意義,與其幾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了。例如,candidate(候選人)來自拉丁語candidatus(white-robed,穿白衣的),原義指“穿白衣的人”(a person dressed in white),后用來指“穿白衣的謀求官職者”(white-robed seeker for office)。原來,在古羅馬,謀求官職的人總是穿著白袍子跟老百姓見面,candidate就有了此義?,F(xiàn)在“穿著白衣的人”這個原始意義已經(jīng)廢棄了,candidate只用來表示“謀職者,參加考試的人”。
事實上,這兩種詞義演變的途徑或過程不是涇渭分明的,通常是交叉進行的。
2.隱喻與轉(zhuǎn)喻。我們亦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多義詞產(chǎn)生的方式。從認知角度來分析一詞多義現(xiàn)象,可知隱喻和轉(zhuǎn)喻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許多學者對此都曾有論述。“語言深深扎根于認知結(jié)構(gòu)中,隱喻就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模式,是新語義產(chǎn)生的根源”。(趙艷芳,2001)“一詞多義之間必然存在某種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往往通過隱喻建立起來”。(陳忠,2005)也正如 Leech所認為的那樣,詞義延伸主要是通過隱喻或轉(zhuǎn)喻的認知思維方式來實現(xiàn)的(Leech,2000)。隱喻的本體和喻體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是一個域向另一個域的映射,本體和喻體之間具有相似性的關系。轉(zhuǎn)喻的投射一般是雙向的,主要模式有“整體與部分”,“部分與整體”,“地名與機構(gòu)”,“原因與結(jié)果”和“人名與作品”等。(李瑛,文旭,2006)我們以head一詞為例,在 CALD(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辭典給head列出的眾多名詞義項中,我們只選擇3個來分析:
(1)the part of the body above the neck that contains the eyes,nose,month and the brain.(頭,頭部)
(2)a person or animal when considered as a unit.(表示人或動物的數(shù)量單位:頭,只)
(3)the larger end of a nail,hammer,etc.(釘子或錘子的大的一頭)
義項(1)自然稱為head的原始義項。義項(2)便帶有轉(zhuǎn)喻的認知特征,頭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把頭作為人或動物的數(shù)量計算單位,點頭的數(shù)量就表示點人或動物的數(shù)量,這種以部分帶整體就是轉(zhuǎn)喻的思維模式。再看義項(3),義項(3)與本意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屬于隱喻性的思維模式,因為其中把人的頭映射到了實體釘子和錘子上,這是兩種不同域之間的映射。由此可見,詞義的延伸主要依賴于轉(zhuǎn)喻的鄰近性思維特征和隱喻的相似性思維特征。
以上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形成途徑等問題的研究,不僅加深了我們對多義詞的理解與認識,更重要并且具有實踐意義的是,我們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里,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通過探索適當?shù)脑~匯學習方法,來提高效率。
首先,注意階段性,及時總結(jié)。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中,要注意到階段性。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側(cè)重點。在語言學習初級階段,我們會遇到并記住那些意義明確具體的詞匯,但隨著語言能力的提高,會發(fā)現(xiàn)這些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這時就應當積極主動的對這些多義詞的不同意義做一詳細總結(jié),研究各義項之間的關聯(lián)或形成途徑,從而更多更準確的掌握不同義項。
第二,把握中心詞義,即原始意義。由于多義詞不同義項之間存在著基本意義和引申意義的聯(lián)系,因此如果能圍繞原始意義,根據(jù)聯(lián)想來記憶詞匯,往往會事半功倍。Nation(2000)指出,多義詞認知過程的有效策略是用一個能貫穿于所有意義的詞義來定義目標詞,這樣可以減少所需認知的詞匯量。換句話說,抓住這一貫穿始終的原始詞義,就較容易記住其它相關的義項。
第三,要特別注意多義詞的使用語境。在記憶多義詞時,不應該僅僅機械地去背誦詞典中的定義或概念,這樣當多義詞出現(xiàn)在不同文章里時,往往還是難以分辨或判斷它的含義。學習者應該依賴具體的語境確定多義詞的意義(段建敏,2006)。以red一詞為例。其中心意義為“紅色”,如a girl in red“紅衣少女”。但在下列不同搭配,不同語境中,其意義各異。be in the red表示“虧損,賠本”;to see red表示“發(fā)火,憤怒”;而red-handed則指“在當場,在犯罪現(xiàn)場”??梢娬Z境對掌握多義詞的重要性。
最后,還應當注意多義詞與同形異義詞的區(qū)別。分清兩者詞義的來源,會減少歧義的產(chǎn)生,從而有助于詞匯的記憶。
一詞多義作為一種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文通過分析,認為多義詞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使用范圍的轉(zhuǎn)移;不同社會領域中詞具有特殊專業(yè)意義;由于修辭用法而產(chǎn)生多義以及外來詞的影響。而多義詞的形成途徑從兩個不同方面來看,可簡要概括為輻射式與連鎖聯(lián)結(jié),隱喻與轉(zhuǎn)喻。對多義詞的研究,給英語詞匯的學習也帶來了一些有用的啟示。英語學習者應該注意詞匯學習的階段性,及時總結(jié),把握多義詞的原始意義,同時注意多義詞出現(xiàn)的語境。當然,對英語詞匯的掌握是一個復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要不多探索詞匯包括多義詞的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爭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Nation,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陳忠.認知語言學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3]段滿福.談英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2004(3).
[4]段建敏.多義詞學習的內(nèi)在規(guī)律[J].高等教育與學術(shù)研究,2006(5).
[5]李福印.語義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6]李瑞華,王彤福等譯,(英)Leech,J.N 著.語義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7]李瑛,文旭.從“頭”認知---轉(zhuǎn)喻、隱喻與一詞多義現(xiàn)象研究[J].外語教學,2006(3).
[8]束定芳.現(xiàn)代語義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9]汪榕培.英語詞匯學高級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10]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On Polysemy and 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Polysemy is an important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exists in various languages generally. It is a characteristic of English vocabulary.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polysemy brings learners much difficulty.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causes and ways in which polysemy comes into being with examples. Based on this,the writer explores some methods which are useful for learners when they acquire English vocabulary, especially English polysemes--The English learners should sum up the polysemes regularly,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primary mean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exts in which polysemes occur.
Polysemy; Radiation; Concatenation; Metaphor; Metonymy; English vocabulary
王享(1983-),女,河南開封人,碩士,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外語系助教,主研方向:英語教育。
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