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武繼勇
(山東省費縣畜牧局,山東 費縣273400)
目前,不少家庭散養(yǎng)鵝所用的飼料是由青菜、米飯構成,鵝增重速度慢,即使有些小型養(yǎng)鵝場采用舍養(yǎng)結合放牧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鵝的習性,但因為水草和青料體積大、營養(yǎng)相對較低而使肉鵝生長整齊度差、飼養(yǎng)期長、耗料多。
1.1 制定鵝飼料配方的原則。根據(jù)鵝品種、發(fā)育階段和生產(chǎn)目的不同選用適宜的飼養(yǎng)標準,既滿足鵝的生理需要又不造成營養(yǎng)浪費;立足當?shù)刭Y源,在保證營養(yǎng)成分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使飼養(yǎng)者得到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選擇適口性好并有一定體積的原料,保證鵝每次都食進足夠的營養(yǎng);多種原料搭配,以發(fā)揮相互之間的營養(yǎng)互補作用;控制某些飼料原料的用量。如豆科干草粉富含蛋白,在日糧中用量可為15%~30%;羽毛粉、血粉等雖然蛋白含量高,但消化率低,添加量應在5%以下;選用的原料質(zhì)量要好,沒有發(fā)霉變質(zhì),沒有受到農(nóng)藥污染。
1.2 鵝飼料的配制。各類飼料原料的大致用量一般掌握在:籽實類及其加工副產(chǎn)品30%~70%、塊根莖類及其加工副產(chǎn)品(干重)15%~30%、動物性蛋白5%~10%、植物性蛋白5%~20%、青飼料和草粉10%~30%、鈣粉和食鹽酌加,并視具體需要使用一些添加劑。
選擇合理的飼料混合形式。粉料混合時,將各種原料加工成干粉后攪拌均勻,壓成顆粒投喂。這種形式既省工省事,又防止鵝挑食。粉、粒料混合時,即日糧中的谷實部分仍為粒狀,混合在一起,每天投喂數(shù)次,含有動物性蛋白、鈣粉、食鹽、添加劑等的混合粉料另外補飼。精、粗料混合時,將精飼料加工成粉狀,與剁碎的青草、青菜或多汁根莖類等混勻投喂,鈣粉和添加劑一般混于粉料中,砂??捎昧硪蝗萜魇⒅?。用后兩種混合形式的飼料飼喂鵝時易造成某些養(yǎng)分攝入過多或不足。
2.1 雛鵝的飼養(yǎng)。雛鵝在出殼24小時內(nèi),應將0.02%高錳酸鉀水盛入小盆或器具內(nèi),將鵝頭壓下調(diào)教幾次,就會自如飲水。先飲水后開食,同時喂切碎的綠飼料,喂精料要用泡過的米飯或開水浸過的碎米加青料,撒在洗凈的物件上讓其自由采食,隨吃隨加,日喂6次,白天喂4次,晚上喂2次,每次讓雛鵝吃八分飽。10日齡后喂配合飼料,可趕出采食青嫩草葉,時間不超過30分鐘,以后逐漸延長放牧時間,注意防雨淋曝曬。幼鵝舍要保持清潔干燥、保溫。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料槽及用具避免沾染葷腥,油膩,因為鵝雛的消化機能尚不健全,容易引起雛鵝死亡。
2.2 養(yǎng)好中鵝。鵝生長至4~10周齡,應離開育雛舍,轉(zhuǎn)入生長鵝舍。鵝30日齡后至主翼羽長出前以吃青飼料主,適當補充精料,使其充分運動,提高生活力。一般每日飼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喂料時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內(nèi),精料和牧草的比例為1∶4,配成半干半濕狀飼喂。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為:玉米粉45、米糠15、麩皮 10、豆粕 22、魚粉 4、骨粉 1.5、貝殼粉 1.6、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0.5、食鹽0.4或玉米20、魚粉4、花生麩4、米糠10、細糠60、生長素及抗生素1、貝殼粉1。配合料用量應隨著飼養(yǎng)日齡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厘米長喂鵝。如果沒有水上運動場,飲水器內(nèi)要不斷清水,每天清掃2次。生長鵝舍每天打掃1次,勤換墊草,遇晴天,可在運動場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安全,讓鵝充分生長。
不做種用的中鵝或肉用仔鵝,上市前經(jīng)15~20天的短期育肥后,膘肥肉嫩,胸肌豐滿,味道鮮美,屠宰率高,效益顯著。根據(jù)不同的地方、不同農(nóng)戶的飼養(yǎng)條件,肉鵝快速育肥主要采取以下四種方法:
1)放牧育肥。一般結合農(nóng)時進行,即在稻麥收割前50~60天開始養(yǎng)雛鵝,當長至50~60日齡時,適逢收割時節(jié),收割后的空閑地里遺留下來的谷粒、麥粒和草籽最宜牧鵝。為提高放牧育肥效果,應盡量減少鵝的運動量,可搭臨時鵝棚,鵝群放牧到哪里,就在哪里留宿,這樣既可減少來往跑路的時間,增加覓食時間,又能減少能量消耗,促進育肥。放牧育肥要選好路線,不但要有豐富的食料來源,放牧沿線還應有水體清潔的河流。約經(jīng)10~15天的放牧,即可育肥出欄。這種育肥方法成本最低。
2)上棚育肥。用竹料或木料搭成竹木棚架,架底離地面約60~70厘米,棚架四周圍上竹條,食槽和水槽掛于欄外,鵝在兩竹條間伸出頭采食和飲水。為了限制鵝的活動,可將棚架隔成若干個小欄,每欄以10平方米為宜,每平方米養(yǎng)鵝4只。育肥期間以稻谷、碎米、紅薯、玉米、米糠等高能量飼料為主,日喂3~4次,每次喂食后可給少量青料。
3)圈養(yǎng)育肥。用竹片或秸稈圍成小欄,每欄養(yǎng)鵝5~6只,欄的大小不超過所有鵝所占面積的兩倍,高為60厘米,鵝可在欄內(nèi)站立,但不能昂頭鳴叫,經(jīng)常鳴叫不利于育肥。飼槽和飲水器放在欄外,鵝可伸出頭來吃食和飲水,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所喂飼料以玉米、糠麩、豆餅、稻谷等為主。為增進鵝的食欲,在育肥期應有適當?shù)乃『腿展庠?,隔日讓鵝下池塘水浴一次,每次約10~20分鐘。
4)強制育肥。強制育肥俗稱填飼育肥,采用玉米、麥麩、碎米、細糠和豆餅等飼料,加水混合,做成長約5厘米的填條,人工填入鵝食道中,強制其吞下。開始每天填3次,每次填喂3~4條,以后增加到每天填飼5次,每次填喂5~6條,經(jīng)20天左右即可增重1倍以上。
1)注意選好草種。在選草種上要把握好兩點:一是要到信譽好的單位購買良種。引種最好到牧業(yè)部門、農(nóng)業(yè)科研部門和正規(guī)的草業(yè)種子公司購買,千萬不能貪圖便宜購買劣質(zhì)種子,以免種植后達不到預期效果,影響?zhàn)B鵝生產(chǎn)。二是根據(jù)鵝的消化特點,選擇適宜養(yǎng)鵝的牧草品種。牧草主要分為禾本科和豆科牧,此外還有莧科的籽粒莧等。養(yǎng)鵝適宜種植禾本科和莧科牧草,如黑麥草、魯梅克斯、籽粒莧等。
2)注意做到牧草可利用期和進鵝雛時間相吻合。避免鵝雛引進或孵出后牧草還不能利用。
3)注意根據(jù)養(yǎng)鵝數(shù)量確定種植牧草的面積。按正常牧草的生產(chǎn)性能,每畝牧草可產(chǎn)0.5~1.5萬kg鮮草,肉鵝育肥期按80天計算,可養(yǎng)鵝100~150只。但在生產(chǎn)實踐中,氣候和田間管理水平等影響牧草的產(chǎn)量,另外受肉鵝市場價格影響,出欄時間不確定。因此,在生產(chǎn)計劃上可按每畝牧草飼養(yǎng)100只鵝安排。
4)注意育肥前期和后期要進行補料。雛鵝前期消化功能差,生長發(fā)育迅速,要補飼易消化、營養(yǎng)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喂顆粒料效果更好。補飼時要按先精料后青料的順序進行,防止雛鵝挑食青料。隨著鵝日齡的增長,可逐漸增喂青綠飼料,減喂精料。30天左右就可以停止補飼精料,以飼喂牧草為主。但在出欄前20天左右要補飼精料,使鵝增膘,增加經(jīng)濟效益。
5)注意補充鈣、磷。鈣、磷含量占鵝體內(nèi)礦物質(zhì)總量的65%~70%,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并且參與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正常生理活動。育肥鵝生長后期主要以青綠飼料為主,容易造成缺鈣。病鵝表現(xiàn)為腿部麻痹、癱瘓。因此,要注意給鵝補充礦物質(zhì)飼料,飼喂骨粉、貝殼粉、磷酸鈣等。鈣、磷比例要保持1.3∶1。同時供給足夠的維生素D,促進鵝對鈣、磷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