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峰,段東旭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道橋工程系,陜西 渭 南714000)
關于大學新生思想狀況的調查研究
——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李保峰,段東旭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道橋工程系,陜西 渭 南714000)
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呈現(xiàn)出很多新的特點并面臨很多困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應對和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效性,給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面對當前大學生所面臨的思想狀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分析大學生的思想變化,根據不同的情況,及時制定出一系列有效措施來完善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學新生;思想狀況;調查;研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根據黨和國家對年輕一代政治思想、法紀、道德和心理的規(guī)范或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各種形式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tǒng)教育,使之轉化為受教育者的個人品德和修養(yǎng),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主要是端正當代大學生的行為方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輔導員必須緊密結合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實際,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徑、形式和工作機制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扎實、有效地做好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了能及時了解當前高校大學新生的思想狀況,學校在剛開學不久就組織了對大一新生進行思想狀況的書面問卷調查,基于此,我們展開了分析研究。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了250份問卷,回收了198份有效問卷,其中在道路橋梁工程專業(yè)的調查中,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對共產黨領導持認可態(tài)度的占調查人數的85.3%,不關注或者不知道的占14.7%;學生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義務勞動或者其他課外活動的比例為81.1%,不愿參加和不關注的分別占5.5%、5.5%;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和社交能力表示滿意的占25.9%,表示不滿意的比例為55.3%。在測量專業(yè)的調查中,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對共產黨領導持認可態(tài)度的比例為81%,不關注或者不知道的占8.6%;學生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義務勞動或者其他課外活動的比例為81%,不愿參加和不關注的分別占5.2%、8.6%;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和社交能力表示滿意的占12.1%,表示不滿意的比例為46.6%。在材料工程專業(yè)的調查中,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對共產黨領導持認可態(tài)度的比例為90.6%,不關注或者不知道的占4.7%;學生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義務勞動或者其他課外活動的比例為85.9%,不愿參加和不關注的分別占1.6%、7.8%;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和社交能力表示滿意的占20.3%,表示不滿意的占總數的43.8%。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深刻變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仔細研究并探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根據我們對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狀況的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xiàn)。
第一,大部分同學對共產黨的態(tài)度都是比較積極的,也都能夠認真學習黨的有關理論知識,普遍關注國內外發(fā)生的時政大事,關心國家的改革和發(fā)展,具有高漲的愛國熱情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根據對他們的性格和興趣的調查,他們思想比較活躍,注重自身政治素質和各個方面能力的提高,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對學校的發(fā)展和課程教學改革給予極大的關注。在調查中,有81%的學生對共產黨的領導表示肯定,也有55%以上的學生對國家發(fā)生的時政大事表示比較關注,89%的同學對黨的相關理論都有一定的學習的經歷,他們也表示今后還要繼續(xù)學習來充實自己的理論水平。
第二,大部分的學生也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的義務勞動和其他的業(yè)余活動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對他們調查的結果顯示,81%的學生很愿意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形式的義務勞動活動,他們覺得參加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而且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毅力。同時他們還比較關注和愛護班級的榮譽,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夠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文化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增加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也使他們懂得了集體力量是強大的。
第三,也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yè)學習都能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很多學生在填報這個專業(yè)時都能夠充分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這給他們在大學的進一步學習提供了保障。調查結果顯示:有51%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表示比較滿意,畢業(yè)以后愿意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并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了信心。
首先,當今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也是持認可態(tài)度的,但是他們覺得這些理論不可靠。綜合調查的結果,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認可的人數比例占80%以上,但是認為這些理論對他們的實際意義卻在50%左右。我們在調查中也了解到,持這種態(tài)度的學生一方面認可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及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但是這些理論對他們沒有什么實際的效果。
第二,少數學生對時政問題持冷漠態(tài)度,對待國家發(fā)生的一些大事漠不關心,并且對這些政治事件認識模糊。對“兩會”的勝利召開、“伊拉克”戰(zhàn)爭這些國內外發(fā)生的事情關注得不夠,這些學生比例在所有的學生中占30%;還有25%以上的學生對這些政治事件表示不知道;還有的學生對國家的未來發(fā)展的前景問題表示不在乎,認為對自己的生活不會造成很大影響等等。
第三,網絡文化的快速發(fā)展,潛在地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行為傾向。網絡文化在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感、交往帶來諸多方便的同時,其無法回避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由于網絡交往的潛隱性、虛擬性,誘發(fā)了大學生們心理和行為疾患。據我們的調查顯示,在當今的大學生中上網的人數占95%以上,大部分同學都有上網的經歷,而現(xiàn)在網絡文化在幫助我們的同時,也給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帶有一定的負面作用,有80%的學生都有逃課上網的經歷。
由于他們是剛剛進入到大學,他們對一些問題的認識還比較膚淺,特別是他們在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時,不能夠切合實際,往往帶上主觀的感情色彩,對事物的認識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片面性。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道橋工程系三個專業(yè)的學生對自己的生活和交往能力表示不滿的分別占有46%、55%、43%,這說明了大學對學生的教育除了知識的教育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和交往能力的鍛煉,使他們對自己以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充滿信心。
“兩課”教學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能系統(tǒng)地對大學生進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內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特別是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應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樹立祖國的觀念、人民的觀念、社會主義的觀念、集體的觀念為中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青年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拓展教育,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了解并繼承我國優(yōu)良傳統(tǒng)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生活習慣。
充分發(fā)揮“兩課”主渠道作用,真正承擔起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所明確的對學生實行 “思想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責任。通過“兩課”教學,向學生講授大學集體生活、大學學習和人際交往的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適應不良的表現(xiàn)、原因和對策,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
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命運,只有具有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和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相關理論的宣傳教育和學習貫穿到學生的課堂和日常的生活中,讓他們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學校的有關部門也應該積極開展黨團活動,幫助學生在思想方面健康的成長并使其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
校園文化指教師和學生在特定的校園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形成的人文氛圍、校園精神和生存環(huán)境,是特殊的育人載體,對引導青年學生的行為趨向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校園文化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弘揚民族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公民道德的養(yǎng)成。它能持久地影響人的精神世界,對大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增長產生深刻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必須重視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積極作用,就是要建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讓大學生處在一個美好和諧的氛圍中,思想受到啟迪,性情受到陶冶,品格得以形成。
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競賽、校園傳媒及良好的學術氛圍等都能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從思想上影響和規(guī)范大學生的言行,開發(fā)大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康個性、競爭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及品位,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高校校園文化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緊密結合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想行為特點,大力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加大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熏陶感染力度,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心理咨詢是指運用有關心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與大學生談話了解情況、解答問題或幫助尋找原因等途徑引導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排除疑問、解除心理負擔或心理問題,從而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心理認識觀念,是增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一種思想交流活動。大學生心理咨詢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雖然內涵不同,但他們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康人格、使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是一致的。
在心理咨詢服務過程中主要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心理疏導,遵循人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運用解釋、說明、溝通等方式,引導和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決他們思想存在的不健康問題。在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摸準當代大學生的基本心理背景,用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調節(jié)大學生的情感和心理,解疑釋惑,引導大學生用和諧的方法、和諧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育樂觀、豁達的優(yōu)良品格,培養(yǎng)他們自尊自信、心理平穩(wěn)、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向上的心境看待身邊發(fā)生的一切事情,增強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等課余時間深入企業(yè)、農村以及社區(qū)進行社會調查、科技文化衛(wèi)生服務等活動,從而了解社會,了解國情,擴大視野,增加知識面的一種教育活動。它是“兩課”教學的有益補充,是21世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強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了解,加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使他們加深對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和社會公德的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的功能,通過積極地引導和組織大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地把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相結合,做到知、行合一,從而逐步轉化為自己觀察和處理各種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并進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
[1]李健.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J].求是,2007(15).
[2]張潔.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高校研究與評估,2008(6).
[3]范雅紅.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4).
[4]王志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構建和諧校園的研究[J].中國商界,2008(2).
[5]周復.大學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5(12).
[6]劉經緯,趙世杰.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調查及對策[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8(3).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Freshman on the State of Mind
LI Baofeng,DUAN Dongxu
(Shanxi Rail Way Institute,Weinan Shanxi 714000,China)
The minds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shown a lot of new features and faced many difficulties on the new perid,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and how to improve and deal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this present a new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s in the college.to the state of mind of students faced On the current college,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must carefully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chang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circumstances,it is necessary and timely to develop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eshman;the minds;investigation;research
G64
A
1674-5787(2010)01-0132-03
2009-12-05
李保峰(1980—),男,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道橋工程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段東旭,男,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道橋工程系教師,系黨總支部書記。
責任編輯 周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