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賽赟
(萬里學院基礎學院大學 外語教學部,浙江 寧波 315100)
英語句子寫作中的母語負遷移現象分析
章賽赟
(萬里學院基礎學院大學 外語教學部,浙江 寧波 315100)
母語負遷移是指母語對目的語的干擾作用。由于中英文在語法、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上的差異,中國學生在英語句子的寫作上經常受到漢語的干擾而犯了許多語言錯誤。通過對學生作文樣本的分析列舉常見的錯誤及造成的原因,以便于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找出有效的應對母語負遷移的方法。
母語負遷移;句子寫作;錯誤
筆者隨機抽取了30份08級新生的入學摸底考試卷,并對這30份試卷的學生作文在句子寫作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發(fā)現母語負遷移在句子寫作層面上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在寫作過程中,許多學生選用詞語時往往只考慮其漢語意思而忽略其詞性、搭配和具體用法等。這類錯誤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學生在輸出英語中介語時過于依賴漢語所造成。許多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在各個層次上的差異理解不深刻,造成選詞方面的錯誤。
(一)詞語搭配不當
詞語搭配的錯誤主要包括動詞與它的賓語的搭配,形容詞與它所修飾的名詞的搭配,以及介詞的搭配。請看學生寫的下列句子:
例1:We can also learn many knowledge from th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例2:Recreational activities may be harmful if you are addicted in them.
在例1中,learn knowledge動賓搭配錯誤,完全受中文思維的影響,在英語中,應該說 acquire knowledge才合適。而且 knowledge為不可數名詞,不能用many修飾。這類涉及名詞可數與否的錯誤和漢語中并無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之分有很大關系。例2中有一個介詞搭配錯誤,in應改為to。英語中,介詞的使用特別常見,而且搭配的情況相當繁雜,不能簡單地用漢語的介詞知識進行遷移。
(二)詞性誤用
學生作文中,詞性誤用現象極其常見,究其原因,漢語中不同詞性的詞并無詞形上的變化,從而造成了學生在記憶單詞詞性上的困難。請看下例:
Besides,taking part in different activities can also be benefit for people to release press and feel relax.
在上句中,benefit,press和relax都存在詞性誤用現象,應分別改為beneficial,pressure和relaxed。
(三)詞語用法錯誤
許多學生在寫句子的時候通常根據語義選詞,沒能考慮所選單詞的用法是否正確,結果在使用時出現錯誤,因此這類錯誤也由語義負遷移造成。如下句所示:
Now,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for people to choose.
該學生未能透徹了解choose的用法,此處需要用choose from才正確。
曲折變化是指英語單詞的詞尾因格、數、性、時態(tài)等關系所起的變化。漢語是意合性的語言,重內在的意思,不受形式的約束,意義的表達沒有詞的外表形式的改變。詞語間的組合以達意為標準,對詞的形式沒有太多特定的要求,而是通過詞序或是語境表達意義。與此相對照,英語是形合性的語言,重句子的形式,意義的表達都是通過詞的形態(tài)變化來反映的[1](P150)。因此,英語中動詞的時體態(tài)、名詞的單復數、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等都會在詞尾出現詞形的曲折變化,而這些在漢語中是沒有的。下列例句均是在學生作文樣本中發(fā)現的這方面的典型錯誤:
(一)主謂一致錯誤
It make us forget the hard work.
上句中,主語 It為第三人稱單數,其后動詞亦需為單數形式makes方可。這類未能考慮主謂數的一致錯誤在學生作文中尤為多見。究其原因,英語是主謂結構,應與句子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存有強制性的一致關系,并有一定的語法手段如人稱和數來表示這種一致關系。但漢語不是主謂結構,是主題結構,強調的是主題述題的說明被說明的意義關系,這樣主語和謂語之間的語法關系也就不重要了[1](P235)。
(二)動詞時體態(tài)錯誤
With the developing of the society,recreational activities wer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lorful.
上句中,句中動詞的時體態(tài)發(fā)生錯誤,且were become不符合英語語法,應改為現在時的進行體are becoming或現在完成時have become。
(三)非謂語動詞使用錯誤
For example,people who are busy with work and study can have a good rest and relax themselves when do som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上句中,when后面的動詞do因為缺少主語而需改為非謂語動詞doing。由于漢語語法中對動詞沒有此類規(guī)定,也沒有明確的謂語動詞和非謂語動詞之分,更沒有動詞形式上的變化,因此學生比較容易犯這類錯誤。
學生在英語寫作時運用母語遷移導致的另一類錯誤是句子結構的錯誤。下列形式的結構錯誤都是在學生的作文樣本中所發(fā)現的典型錯誤。
(一)一個句子中出現多個謂語動詞
Many parents think taking part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s just a waste oftime,we students should work hard and give up anything else。
在上句中,think后面的兩個賓語從句應該用and連接且在第二個賓語從句前加上that。此類錯誤主要是受漢語流水句的影響。而英語由于重形合,重嚴謹,一個句子不管表達的內容有多少,只需一個謂語動詞,其他動作都是通過語法關系,用各種短語、分句來表達[1](P198)。
(二)句子成分缺省錯誤
另外一種英語句子結構漢化的現象便是有些學生寫的句子中少了某一語法成分,那是因為不少漢語句子中的某一語法成分可以缺省,而在英語中卻不可以。請看下面三個例句:
例1:Some are against.
例2:When people join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will learn a lot.
例1缺少了介詞against的賓語it。在漢語的某些上下文中,我們可以說“有的人反對”而省略其賓語,英語中卻不可以。同樣地,例2的主句應補上主語they。
(三)句子結構頭重腳輕
英語句子結構的特點之一就是“句末重心”,即在排列句子成分時,重要的信息,較長、語法結構較復雜的成分往往排在句尾,以保持句子平衡。而漢語中不存在形式主語這種現象,所以中國學生往往受漢語的影響,在英語寫作中經常寫出頭重腳輕的句子。例如: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s very helpful to us.
上句中作為主語的動詞不定式明顯比謂語部分長,使句子失去了平衡,因而英語中常把上述句子寫成以下形式:It is very helpful for u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漢語和英語在語法、句式和思維方式上都存在許多不同之處,而中國學生在寫英語句子時又往往過于依賴母語并借助母語進行思維,從而造成了許多錯誤。這些錯誤需要英語教師和英語學習者給予關注并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探索有效的方法來克服母語負遷移所帶來的影響。
[1]蔡基剛.英漢寫作修辭對比[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H315
A
1673-1395(2010)01-0161-02
2010-01-10
章賽赟(1970—),女,浙江寧波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教學法,應用語言學研究。
責任編輯 胡號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