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蘭
妊娠期牙齦炎發(fā)病率達30% ~100% ,妊娠期婦女由于體內性激素含量的變化,引起的全身基礎代謝變化,影響了口腔代謝水平。常出現(xiàn)牙齦腫脹[1],輕觸出血或自發(fā)出血[2],稱之為妊娠期牙齦炎。妊娠期牙齦炎是懷孕婦女的一種常見?。?]。治療上因避免使用抗生素,常常通過給患者傳授口腔保健知識來控制牙齦炎癥,但臨床療效有很大差異。采用機械的方法控制牙菌斑是防治牙齦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1.1 病例選擇及分組 本院口腔科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間調查了來本院產(chǎn)前檢查的孕婦,查出患有牙齦炎的孕婦,隨機抽取260例,孕10~25周,年齡21~35歲,口腔狀況:牙面軟垢多或有牙結石,牙齦紅腫,探齦溝易出血,出血可自行停止(排除有出血性疾病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口腔衛(wèi)生指導組(110例)和常規(guī)醫(yī)囑組(110例)。
1.2 方法 指導組向患者詳細講解口腔不衛(wèi)生易產(chǎn)生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齦炎的主要病因,牙齦出血是牙齦炎的臨床表現(xiàn),正確刷牙能有效地控制牙菌斑。要求患者做到:用保健牙刷,豎刷牙,每天至少刷牙5次,即早、晚和餐后刷,零食后也要刷,刷牙時出血也要刷,還告知患者盡量不吃軟食和黏食如餅干、巧克力,多吃對牙齒有潔凈作用的食物如蘋果、蔬菜等。治療組除給予指導外采用超聲波潔牙機做全口潔治術,徹底去除牙石及菌斑。10~30 d后與對照組比較。
1.3 療效評價 記錄初診及治療2周后復診時患者的牙齦出血情況、牙齦的紅腫程度、牙面是否潔凈、軟垢多少。療效標準為:①顯效:牙齦出血牙齦紅腫消退,牙面潔凈無軟垢;②有效:牙齦出血較初診時減少,牙齦紅腫較初診時減輕,牙面較初診時潔凈且軟垢減少;③無效:牙齦出血、牙齦紅腫、牙面軟垢與初診時無變化。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經(jīng)過10~30 d的療效觀察,治療組效果顯著,顯著率75.8%,總有效率97.6%;對照組顯著率34.5%;總有效率66.4%。
妊娠期齦炎的發(fā)生率約在30% ~100%之間[4],發(fā)病原因與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牙石刺激以及免疫反應改變有關[5],妊娠期胎盤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及孕激素,使血中雌、孕激素水平增高。較高水平的雌、孕激素可導致牙齦毛細血管擴張、淤血、炎性細胞和液體滲出增多。加重了原有的牙齦炎癥反應,孕激素中黃體酮水平的增高提供了中間型類桿菌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牙菌斑中間型類桿菌明顯增多:牙齦黏膜內前列腺素E2生成增多,上皮角化和細胞再生能力下降,上皮屏障功能降低。對局部刺激反應性增高可使原有的牙齦炎性反應加重。妊娠期婦女牙齦炎,如不治療可逐漸加重。Chai ken(1977)對孕婦進行菌斑控制和牙周保健后觀察到0.03%的婦女患牙齦炎,說明只要控制菌斑,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保持良好口腔衛(wèi)生,完全可以控制和預防牙齦炎的發(fā)生。結果顯示,治療組效果顯著,顯著率 75.8%,總有效率97.6%;對照組顯著率34.5%,總有效率66.4%。說明全牙周潔治術是徹底去除牙結石及菌斑的有效方法,保持口腔衛(wèi)生,徹底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有能效預防和控制妊娠性牙齦炎的發(fā)生。,指導婦女做好妊娠前的口腔準備和妊娠期的口腔衛(wèi)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改善孕婦口腔衛(wèi)生狀況,產(chǎn)前門診醫(yī)生應與口腔科醫(yī)生密切合作,做好孕期婦女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指導使孕婦能夠有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全面提高廣大婦女的口腔保健意識,正確使用保健牙刷,每餐飯后刷牙,進食任何食物都必須漱口,飲食方面應注意少食甜、軟黏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定期到口腔科作口腔檢查及做口腔潔治術,以保持口腔衛(wèi)生,發(fā)現(xiàn)牙齦出血時要及時到口腔科就診,不能因牙齦出血而停止刷牙造成惡性循環(huán),及時處理好可能在妊娠期發(fā)生疼痛及炎癥的患牙及牙齦炎和妊娠性牙齦炎的發(fā)生,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治療。
[1]伍平群,周丹秋,富平,等.妊娠期牙齦炎齦溝液中免疫球蛋白測定.上??谇会t(yī)學,1997,6(4):244-245.
[2]胡繼貞,顧晶晶,楊蕓珠,等.700名孕婦的妊娠期齦炎的調查分析.上??谇会t(yī)學,1999,8(1):15.
[3]楊煌.261例妊娠期牙齦炎的防治.浙江預防醫(yī)學,2000,12(3):46.
[4]曹采方.牙周病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5]王昆潤.妊娠期牙齦炎.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1997,1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