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 鮑波
小鼠從17世紀開始用于解剖學研究及動物實驗,經(jīng)長期人工飼養(yǎng)選擇培育,已育成多達千余個獨立的遠交群和近交系,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由于小鼠繁殖快,飼養(yǎng)管理費用低,所以成為生物醫(yī)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實驗動物,尤其在生命科學研究中,其應(yīng)用范圍遍及各個領(lǐng)域如生殖生理、腫瘤、毒理、藥理、免疫和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以及藥品、生物制品的制造和檢定工作。本文對我國常用的近交系BALB/c小鼠及封閉群KM小鼠的基本生物學特性作一綜述,以利于研究者在生物醫(yī)學研究中選擇適宜的小鼠。
1.1 起源 BALB/c小鼠是一個常用的近交系小鼠品系。1913年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H.Bagg博士從俄亥俄州商人處獲得白化原種,以群內(nèi)方法繁殖。1923年由Mac Dowell近交培育而成。1932年第26代引到Snell(加/c,小寫字母c是毛色隱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基因,表示白化albino)。1935年引到Andervont處。1951年72代引到NIH。1985年我國從美國NIH引進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為BALB/c第180 代[1]。
1.2 生長發(fā)育特性 BALB/c小鼠一般無相互侵襲習性,比較容易群養(yǎng)。而Brodkin等的研究顯示:在不同發(fā)育階段,包括雌性與雌性相互作用、雄性與雄性相互作用、雌性與雄性的相互作用及生育階段,表現(xiàn)為與其他小鼠接觸少的BALB/c小鼠,會出現(xiàn)自閉癥;這些BALB/c小鼠的其他一些表型可能與自閉癥有關(guān),包括相對高的焦慮與攻擊行為、大腦容量較大、胼胝體發(fā)育不足及低水平的5-羥色胺[2]。Moy等用T-迷宮實驗強化BALB/c小鼠的焦慮,可以形成自閉癥的動物模型[3]。提示可以利用BALB/c小鼠較好的復制人類的一些心身疾病模型。平均壽命:有資料顯示為雄鼠509 d,雌鼠561 d;也有資料顯示為雄鼠648 d,雌鼠816 d。Viveros等的研究顯示BALB/c小鼠對應(yīng)激的行為和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強度與BALB/c小鼠壽命有關(guān)。那些探究T-迷宮慢的BALB/c小鼠表現(xiàn)為受損的神經(jīng)肌肉活力和協(xié)調(diào)性、減少的自發(fā)活動、高水平的焦慮、低水平的腦生物胺和較短的壽命[4]。清潔級BALB/c小鼠平均體重252日齡雄鼠為30 g,雌鼠為28 g。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平穩(wěn)增加,雄鼠體重增長趨勢比雌鼠快;雌鼠頜下腺系數(shù)、心臟系數(shù)、腎臟系數(shù)、肝臟系數(shù)、大腸系數(shù)、小腸系數(shù)均為增長趨勢;臟器系數(shù)中大部分數(shù)值雌性偏高于雄性。不同月齡、不同性別的動物其臟器系數(shù)各不相同。富于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的器官(如肝、脾)與體重相比,所占比值很大[5]。SPF級BALB/c小鼠6周齡達到性成熟,雌雄間心、肝、脾、肺、腎、胸腺、腦臟器系數(shù)有顯著差異;至9周齡雌雄小鼠間脾、腦、腎臟器系數(shù)有顯著差異,其余臟器系數(shù)沒有差異;72周齡小鼠雌雄間臟器系數(shù)有差異[6]。提示實驗研究中要根據(jù)靶器官選擇合適年齡的BALB/c小鼠進行。
1.3 繁育特性 清潔級BALB/c小鼠受孕率76.67%,平均窩產(chǎn)仔7.56只,離乳率93.68%;在飼養(yǎng)中增加動物玩具,受孕率、窩產(chǎn)仔數(shù)及離乳率均有所提高,BALB/c小鼠運動量增加了,相互撕打的行為明顯減少,生長速度明顯提高[7]。在BALB/c小鼠的繁育中,小鼠性周期動情期的鑒定是確保小鼠按計劃時間受孕的關(guān)鍵。光照、溫度、濕度、噪音、營養(yǎng)等因素對小鼠性周期影響很大[8]。在小鼠的飼料中加入蚯蚓活性蛋白,對清潔級BALB/c小鼠的繁殖、生長、以及抗疲勞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促進作用[9]。飼料中碘缺乏及碘過量均可降低小鼠的生殖力[10]。因此,我們在實驗中需要保證飼料的質(zhì)量,保持光照、溫度、濕度、噪音、營養(yǎng)等因素一致,以免影響實驗結(jié)果。
1.4 生理生化特性 清潔級BALB/c小鼠的血常規(guī)中LY、MO、GR雌性比雄性明顯增加,且雌性雄性有明顯差異。其中LY%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性動物有下降的趨勢;GR%隨著年齡的增加有增長趨勢;且雌雄動物有明顯差異[5]。普通級BALB/c小鼠血液血小板的正常參考值范圍,據(jù)報道雄性正常值范圍綜合估計為158.67×109~459.62×109/L;雌性為128.36 ×109~426.65 ×109/L[11]。
小鼠的年齡、性別及飼養(yǎng)環(huán)境都會對小鼠的血生化產(chǎn)生影響。清潔級BALB/c小鼠血生化中,ALP隨著年齡的增加,雌鼠有下降的趨勢,且雌雄鼠之間有明顯差異。HDL-CHOL雌鼠、雄鼠之間有明顯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糖有增加的趨勢。AST、A/G雌鼠隨著年齡的增加,呈下降趨勢。CA、Mg、PHOS隨著年齡的增加無明顯變化。BALB/c近交系小鼠的TG、ALP、LDH、CK、Mg的值雌雄差異極顯著,TP、BUN 的值雌雄差異顯著[5]。
崔小岱等描記312只清潔級BALB/c小鼠心電圖,總結(jié)出了正常清潔級BALB/c小鼠心電圖規(guī)律,結(jié)果顯示出生35 d以后小鼠心電圖各鼠齡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其均值心率為(354.22±49.86)次/min;心電軸 71.64°±10.3°;P-R 間期(0.036±0.005)s,Ⅱ?qū)波波幅平均為(0.079±0.025)mV、時間為(0.017±0.003)s、波形及QRS時間平均為(0.021±0.005)s[12]。對SPF級BALB/c小鼠用超聲心動圖及高分辨力超聲檢查,可以對 BALB/c小鼠心臟功能進行評價[13,14]。提示可以用BALB/c小鼠形成心功能受損模型,用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及高分辨力超聲觀察心功能受損情況。
何偉等對不同年齡SPF級BALB/c小鼠乳糖酶活性進行測定,結(jié)果提示斷乳前小鼠乳糖酶活性有較高水平,斷乳后乳糖酶活性顯著降低。可以用BALB/c小鼠形成乳糖不耐受動物模型,用BALB/c小鼠乳糖酶cDNA探針對乳糖不耐受生物作用及機制進行研究[15,16]。賈后軍等測定了BALB/c小鼠小腸慢波活動,結(jié)果BALB/c小鼠小腸慢波頻率為(7.8±2)次/min,振幅為(0.4±0.07)mV;腸肌間叢Cajal間質(zhì)細胞分布在小腸環(huán)肌層縱肌層間,呈網(wǎng)狀分布特征[17]。
1.5 免疫學特性 隨著BALB/c小鼠增齡,小鼠胸腺皮、髓質(zhì)比例減小,界限消失,有分泌液泡形成;脾臟白髓結(jié)構(gòu)不規(guī)則。T細胞增殖能力、自然殺傷(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LAK)細胞活性及脾細胞誘生IL-2的能力下降。BALB/c小鼠對于DTH和血清溶血素中抗體產(chǎn)生敏感于KM小鼠[18,19]。
1.6 遺傳學特性 陳振文等對國內(nèi)BALB/c小鼠遺傳質(zhì)量狀況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11個群體中,北京的4個群體、上海、哈爾濱及廣州的3個群體在14個微衛(wèi)星基因座上,無論是群體內(nèi)還是群體間均表現(xiàn)為單態(tài)性,沒有發(fā)生遺傳變異;另外4個BALB/c群體或多或少地存在遺傳質(zhì)量問題[20]。劉雙環(huán)等報道在制備單克隆抗體實驗中所購進的兩批BALB/c小鼠均發(fā)生了遺傳污染[21]。反映了我國目前實驗動物種子管理(保種和引種)存在一定問題,各地的實驗動物質(zhì)量檢測水平也不平衡,需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
2.1 起源 KM小鼠即昆明小鼠,一直是我國生產(chǎn)量、使用量最大的遠交群小鼠。1926年美國Rockfeller研究所從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Swiss小鼠。1944年3月17日衛(wèi)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湯飛凡從印度Hoffkine研究所引進Swiss小鼠,飼養(yǎng)在中國昆明中央防疫處。1952年由昆明引入北京生物制品所,1954年推廣到全國各地。
2.2 生長發(fā)育特性 有學者對來自我國南方6個科研機構(gòu)飼養(yǎng)的普通級KM小鼠進行了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各群體間在體全長、尾長和頭體長3個主要外形指標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體重及心、肝、脾、腎、肺、腎上腺、胸腺、腦、卵巢、睪丸等10種臟器重量均有差異[22,23]。對長春生研所普通級KM小鼠測定,發(fā)現(xiàn)從出生到252日齡體重增長始終呈上升趨勢,而且隨著日齡的增長,雌雄鼠體重的差異增大[24]。對武漢所普通級昆明小鼠體重增長情況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平均日增重:0~42日齡,雄鼠0.80 g,雌鼠0.60 g;42~112日齡,雄鼠0.15 g,雌鼠0.13 g[25]。蘇小茹對兩種不同等級KM小鼠的研究,證實環(huán)境因素對小鼠臟器重量及臟器系數(shù)影響較大[26]。遠交系KM小鼠是我國特有而且應(yīng)用較為廣泛的品系,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封閉群環(huán)境條件不同,文獻報道各群體生長發(fā)育結(jié)果差異大。因此,對KM小鼠應(yīng)采取遺傳學監(jiān)測和生物學特性監(jiān)測相結(jié)合,從各群體中篩選出各自有用的性狀,進行近交固定,再進行多元雜交以形成新的生物學特性一致的KM小鼠封閉群已顯得尤為重要。
2.3 繁殖特性 繁殖特性各地報道結(jié)果不一,相差較大。長春生研所普通級KM小鼠資料,30 d初配產(chǎn)仔率94%,1~6胎平均產(chǎn)仔數(shù)為13.6只,從6胎以后平均胎間距加長,離乳成活率降低,6胎以后種鼠的疾病和自然死亡呈上升趨勢[24]。武漢所普通級昆明小鼠繁殖性能研究示初配產(chǎn)仔率100%,平均窩產(chǎn)仔數(shù)9.69只,胎間隔29.18 d,離乳成活率91.05%[25]。而對蘭州所普通級昆明小鼠的研究結(jié)果:初配后30 d產(chǎn)仔率81.6%。1~5胎平均產(chǎn)仔數(shù)10只以上,6~10胎平均產(chǎn)仔數(shù)約7只,平均離乳率84%[27]?;浳髑鍧嵓塊M小鼠初配懷孕率100%,平均每只母鼠懷孕(4.93±2.43)胎,平均產(chǎn)仔數(shù)為(10.99±2.24)只,平均離乳數(shù)(9.95±2.63)只,其繁殖性能以第2胎最好,第3胎次之,從第3胎開始,逐胎下降,第6胎最差,已不適用在屏障系統(tǒng)內(nèi)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繁殖[28]。造成各地差異原因可能與各地環(huán)境、管理水平、飼料等方面差異有關(guān),提示進行實驗動物的標準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4 生理生化特性 王冬平等檢測不同日齡SPF級KM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發(fā)現(xiàn)SPF級KM小鼠血液的WBC、MCH、MCHC、PLT 在不同日齡間差異顯著,RBC、HGB、HCT、Glu、ALT、CHOL、TP、Alb、Glb、A/G、BUN、PO4、Na、K、CI、Ca、AG在日齡、性別間均差異極顯著[29]。練有文等對清潔級KM小鼠的微量元素進行檢測,結(jié)果表明KM小鼠血清中5種微量元素的含量順序大小是Ca>Mg>Fe>Zn>Cu,雌雄KM小鼠之間血清中微量元素Zn、Fe、Mg含量比較,差異有顯著性[30]。謝仰民等對普通級KM小鼠研究顯示KM小鼠正常動脈血 pH值為7.3605±0.067,PaO2為(12.47±1.3413)kPa,PaCO2(5.26±0.4949)kPa;肺系數(shù)為(0.6662±0.082)%[31]。
2.5 免疫學特性 盧笑叢等對同一封閉群的KM小鼠在凈化前后分別進行免疫功能的測定,結(jié)果表明,凈化后的KM小鼠的巨噬細胞活力、B淋巴細胞活性、抗體水平均小于凈化前,有極顯著的差異;二硝基氟苯誘導小鼠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yīng)(DHT)大于凈化前,有極顯著的差異;ConA誘導小鼠脾淋巴細胞轉(zhuǎn)化能力沒有變化[32]。盧笑叢等對KM小鼠與BALB/c小鼠五項免疫學指標進行觀察,結(jié)果表明BALB/c小鼠對于DTH和血清溶血素中抗體產(chǎn)生敏感于KM小鼠,表示脾淋巴細胞轉(zhuǎn)化,血液中吞噬細胞及功能、腹腔巨噬細胞及功能的三項實驗中,KM小鼠與BALB/c小鼠無顯著性差異。而KM小鼠繁殖力、抗病力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性均強,提示進行用實驗小鼠為材料,以上述三項免疫學指標來評定藥效和保健食品的功能時可首選KM小鼠[19]。
2.6 遺傳學特性 趙國標等采用同工酶電泳法、微量細胞毒法及形態(tài)分析法,對KM小鼠遺傳特性形成過程進行探討,認為KM小鼠起源于西歐M.m.domesticus,其原種被引入云南后,與M.m.castaneus發(fā)生過父源性遺傳污染,有少量遺傳物質(zhì)侵入該群體[33]。章根木等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昆明小鼠引進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國內(nèi)學者所作實驗分析,認為KM小鼠、瑞士小鼠和歐洲小家鼠M.m.domesticus屬同一起源。中國各地KM小鼠群體也正發(fā)生不同程度遺傳差異[34]。
綜上所述,我國BALB/c小鼠及KM小鼠生物學特性不同,甚至各地群體特性也不同,尤其早期資料分級不嚴格,導致相應(yīng)級別動物質(zhì)量、標準不統(tǒng)一,且各相關(guān)指標還受喂養(yǎng)飼料等條件影響。同時各地管理水平不同,質(zhì)量監(jiān)控不平衡,導致一些群體出現(xiàn)遺傳污染。因此需進一步嚴格分級管理,做好實驗動物的標準化研究,加強遺傳檢測,保證實驗結(jié)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及可重復性。同時,在醫(yī)學科學研究中,也要依據(jù)研究課題確立目的、研究對象、所希望得出的研究結(jié)果和實驗動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實驗動物。
[1]施新猷.現(xiàn)代醫(yī)學實驗動物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0.
[2]Brodkin ES.BALB/c mice:low sociability and other phenotypes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autism.Behav Brain Res,2007,176(1):53-65.
[3]Moy SS,Nadler JJ,Young NB,et al.Mouse behavioral tasks relevant to autism:phenotypes of 10 inbred strains.Behav Brain Res,2007,176(1):4-20.
[4]Viveros MP,Arranz L,Hernanz A,et al.A model of premature aging in mice based on altered stress-related behavioral response and immunosenescence.Neuroimmunomodulation,2007,14(3-4):157-162.
[5]黃瀾,尹紅星,高虹,等.清潔級BALB/c小鼠生物學指標的建立.醫(yī)學動物防制,2005,21(7):474-478.
[6]黃小紅,趙偉健,黃小瓊,等.SPF級近交系BALB/c小鼠的體重、體長、尾長和臟器系數(shù)的測定.中國獸醫(yī)雜志,2007,43(7):33-34
[7]顧衛(wèi)忠,王曉東,鮑世民,等.玩具對小鼠生長繁育性能影響初探.實驗動物與比較醫(yī)學,2008,28(2):131-132.
[8]張儉,黃星群,劉建軍.BALB/c小鼠繁殖性能的觀察及分析.四川動物,2006,25(1):179-181.
[9]郭建,陳旺,高福云.“蚯蚓活性蛋白”對BALB/c小鼠生殖生理功能的影響.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5,22(2):16-17.
[10]宋翠榮,劉皓,杜娥,等.不同劑量碘對Balb/c小鼠生殖力影響的實驗觀察.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7,22(6):417-419.
[11]袁忠海,李艷,姚敏捷,等.BALB/c小鼠血小板抽樣測試與統(tǒng)計分析.動物學雜志,2001,36(6):47-49.
[12]崔小岱,許崢,馬連華,等.312例正常小鼠心電圖分析.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2,12(2):99-101.
[13]馬繼政,唐曉霞,朱舒舒,等.超聲心動圖評定雄性Balb/c小鼠形態(tài)和功能.中國應(yīng)用生理學雜志,2007,23(4):390-393.
[14]唐曉霞,許迪,陸鳳翔,等.高分辨力超聲對Balb/c小鼠心臟舒張功能的評價.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15(7):546
[15]何偉,呂斌,黃承鈺,等.不同年齡BALB/c小鼠乳糖酶及基因調(diào)控水平研究.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36(4):516-518.
[16]He W,Ji ZY,Huang CY.Molecular cloning of a novel cDNA from Mus muscular BALB/c mice encoding glycosyl hydrolase family 1:a homolog of human lactase-phlorizin hydrolase.Biomed Environ Sci,2006,19(5):340-345.
[17]賈后軍,劉寶華,童衛(wèi)東,等.BALB/c小鼠小腸慢波活力及腸肌間叢 Cajal間質(zhì)細胞的觀察.重慶醫(yī)學,2004,33(11):1654-1656.
[18]馮仁田,潘宏志,何維,等.BALB/c小鼠免疫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增齡性變化.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0,19(3):174-178.
[19]盧笑叢,孫凡中,田輝,等.KM小鼠與BALB/c小鼠五項免疫學指標的初步觀察.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1999,16(2):11-13.
[20]陳振文,歐陽兆和,董罡,等.用微衛(wèi)星標記技術(shù)對國內(nèi)BALB/c小鼠遺傳質(zhì)量的分析.2004,26(6)845-848.
[21]劉雙環(huán),馬麗穎,王秀清,等.BALB/c小鼠遺傳污染對單克隆抗體制備的影響.2006,23(3):9-11.
[22]趙國際,陳國強,朱冬琴,等.中國6個KM小鼠群體外形形態(tài)特征調(diào)查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21(4):239-240,243.
[23]施美蓮,朱冬琴,顧堅忠,等.中國六個群體KM小鼠臟器重量測定.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21(3):143-146.
[24]劉殿峰,劉淑霞,劉秀霞,等.昆明小鼠生物學特性標準化研究.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1,14(1)56-59.
[25]胡秀蘭,胡柏林,韓世亮,等.武漢所昆明小鼠生產(chǎn)性能試驗研究.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2,12(1):11-13.
[26]蘇小茹,陳嘉,張薇,等.兩種不同等級KM小鼠臟器重量測定.中國醫(yī)學研究與臨床,2004,2(6):5-7.
[27]左謙益,寧磊.昆明小鼠生長發(fā)育指標及繁殖性能測定.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1,11(4):199-202.
[28]練有文.清潔級KM小鼠不同胎次繁殖性能觀察分析.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2004,21(2):28-29.
[29]王冬平,李慕,尚世臣,等.不同日齡SPF級KM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指標的探討.實驗動物科學,2008,25(4):5-8.
[30]練有文,徐美奕.清潔級KM小鼠血清中5種微量元素的測定.四川畜牧獸醫(yī),2004,31(4):28-29.
[31]謝仰民,陳韓秋,李玫,等.昆明小鼠正常PaO2、PaCO2、pH值、肺系數(shù)和 PQLD50的測定.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1,11(4):218-220.
[32]盧笑叢,林喬,王玉娥,等.封閉群KM小鼠生物凈化前后免疫功能指標觀察.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4,24(1):23-25,29.
[33]趙國標,鮑世民,張德福,等.昆明小鼠遺傳特性形成過程探討.上海實驗動物科學,1994,14(1):1-4.
[34]章根木,姚甘火.中國昆明小鼠(KM鼠)遺傳背景資料調(diào)查.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1997,7(4):24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