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軍華
(萊蕪職業(yè)技術學院)
探析學習型社會建設與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互相促進
◆亓軍華
(萊蕪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闡述了學習型社會的概念,分析了學習型社會對高校圖書館的要求及圖書館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作用。通過對兩者相輔相成的關系分析,說明高校圖書館應該深化服務,以謀求更大發(fā)展。
學習型社會 高校圖書館 促進
21世紀世界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綜合國力的競爭就是國民素質的競爭。國民素質的提高必須倡導閱讀。早自1995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把每年的 4月 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閱讀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文化權利。
學習型社會的概念最早是在1968年由美國學者哈欽斯提出的,對這一問題的界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學習化社會是一個能支持個人終身學習的社會”;中國學者則認為:“學習型社會是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中一個全新的更高級的社會形態(tài),其核心理念是學習社會化、教育終身化、知識便利化和人才資本化”。所以學習型社會強調人的終身學習,這也是學習型社會的本質所在。學習型社會有 4個特征:廣泛學習、教育重點、以人為本、教育品質。廣泛學習就是要終身學習、全民學習;教育重點就是要關注人們的生存狀況,改變各種不平等,消除各種差異帶來的歧視;以人為本就是以全面發(fā)展的視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體現生存的尊嚴幸福;教育品質包括體系品質、組織品質、內容品質、方法品質。
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在學習型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1.高校圖書館服務學習型社會的優(yōu)勢
(1)館藏資源提供基礎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具備了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完備性和實用性的優(yōu)點。高質量的、合理的館藏資源,既能滿足本校教研服務及本校固定讀者服務的要求,也能為社會化服務。據《中國圖書館年鑒》1999年統(tǒng)計,藏書總量達到 4.68億冊,是 1980年的 2.4倍。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1997年,藏書只有 10萬多冊的書籍 (包括影像資料、期刊還有很多文革時期的書籍),隨著學校規(guī)模的擴大,經濟實力的增長,現在圖書館藏書已超過 50萬冊,各類雜志將近 1000種,藏書的總量仍在不斷增加。
(2)現代技術的發(fā)展為高校服務學習型社會提供了可能
隨著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很多高校圖書館都聯入互聯網,建立了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建立圖書目錄庫、地址目錄庫、網絡信息中心等,為廣大讀者檢索圖書館資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且各圖書館大力開發(fā)本館的館藏資料,輸送到校園網、局域網,方便網上借閱查詢。這些基礎工作的開展,為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提供了前提條件。
(3)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提供較好服務
各高校圖書館多已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高、中級信息管理專業(yè)的人才隊伍。他們熟悉網絡信息資源的分布情況,能夠熟練應用網上各類搜索引擎,對網上分散的、無序的各種資源進行采集、組織、存貯和應用。他們最適于為那些對網上無序的、分散的資源無所適從的人們提供服務。
2.作為一個管理、傳播知識和信息的社會教育機構,高校圖書館應利用其豐富的學習資源、眾多的專業(yè)人員、先進的設備,積極參與學習型社會的創(chuàng)建
(1)構建學習型圖書館?!皩W習型圖書館”就是擁有集體共同目標,能夠通過團隊學習激發(fā)館員個人潛能,全面發(fā)揮各自聰明才智,為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中,使館員個人目標得以實現的圖書館?!皩W習型圖書館”的主旨在于為用戶之間的知識交流構建平臺,通過交流使他們拓展知識面,激發(fā)并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從而使知識服務于實踐。所以,全體館員應該意識到高校圖書館如果不加快自身職能的轉變,將會失去未來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的市場。
(2)科學管理提高效率。高校圖書館必須要以科學管理的理論作指導,在具體操作中要建立責任制,制定具體服務規(guī)劃;同時,管理方法上實現管理控制系統(tǒng)化,組織工作要細致,文獻管理工作要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在高校圖書館形成完善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從而發(fā)揮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3)深化服務措施。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信息需求愈加多樣化。圖書館必須在服務方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吸引更多的讀者以各種方式來利用圖書館。
①向社會開放所有軟硬件設施
硬件設施包括館藏、現代化設備;軟件設施應該是人、管理手段等。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開放圖書館的書刊資料、電子資料,還可以和社會上的一些科研機構合作,開展專題性的咨詢服務等
②以用戶教育為切入點
倡導終生學習,培養(yǎng)人們自我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為當務之急。高校圖書館通過多途徑開展導讀宣傳、舉辦專題講座、培訓班,利用圖書館主頁等方式擴大影響。具體培養(yǎng)網絡環(huán)境下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等,使讀者養(yǎng)成終生使用圖書館的習慣,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③提供信息服務并實施遠程教育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及其他相關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學習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高校圖書館可以發(fā)展遠程教育,開設遠程教育課程、教育講座等,使讀者可以隨時通過網絡聽課,接受繼續(xù)教育,逐步完善終身學習體系。
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習型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要想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在學習型社會中的作用,不能單純把責任推向高校,全社會都應該認真思考這一問題,找出對策。推動高校圖書館工作不斷向前發(fā)展。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連玉明.學習型社會[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
[3]余艷華.論學習型社會中的圖書館工作[J].安徽教育,2003,(23):26-28.
[4]耿培環(huán).淺談創(chuàng)建學習型圖書館[J].河北科技圖苑,2010,(6):71-72.
[5]黃克文,劉麗霞.創(chuàng)建學習型圖書館 增強圖書館競爭優(yōu)勢[J].圖書館論壇,2002,(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