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華 解放軍第89醫(yī)院藥劑科(26102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常見的內(nèi)分泌紊亂疾病,是由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使體內(nèi)糖、脂肪、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以持續(xù)高血糖為特點的一組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已成為嚴重危害社會和家庭的一種流行性非傳染病。目前降糖藥物仍以西藥為主,但存在著低血糖癥和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因而尋找高效低毒的降糖藥仍是醫(yī)藥專家追求的目標。近年來已研究開發(fā)了不少中醫(yī)方藥,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從目前研究來看,中藥可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并發(fā)癥,且作用溫和持久,副作用較小。
近年前,人們注意到胰島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機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顯著特征。較多的2型糖尿病并不是由于胰島素缺乏,而是其生理效應低于正常,突出表現(xiàn)為胰島素促進葡萄糖的攝取作用發(fā)生抵抗,即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芪藥消渴膠囊(黃芪、山茱萸、生地黃、桃仁、大黃、水蛭等)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病理結(jié)果顯示對損傷的 B細胞具有一定的修復作用,提高肝糖原含量,降低血中乳酸含量,其作用機制是抑制 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刺激 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血清胰島素含量[1]。在 IR的情況下,由于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的作用不敏感,導致代償性胰島素分泌增多,患者常常存在高胰島素血癥,又極易引起脂代謝紊亂,還可影響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使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的抑制物(PA1)明顯增多,纖溶作用減弱等。糖脂片能使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降低,敏感指數(shù)提高,起到改善2型糖尿病的IR作用[2]。用高脂飲食建立 IR大鼠模型,用黃連素與二甲雙胍作對照實驗,發(fā)現(xiàn)黃連素能明顯改善高脂飲食大鼠的IR,與二甲雙胍作用相似,并能使IR大鼠肝糖元合成增加,但對空腹血糖、胰島素及肌肉中的三酰甘油無明顯改善,提示黃連素是通過葡萄糖的非氧化途徑改善 IR,而非通過改善脂代謝及繼發(fā)于血糖和胰島素濃度的改善實現(xiàn)的[3]。糖復康(黃芪、山茱萸、生地、桃仁、大黃、水蛭、玄參)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釋放的作用[4];糖渴清也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其作用強于優(yōu)降糖[5]。
[1]肖洪彬,李冀,李笑然.芪藥消渴膠囊降血糖機制的研究[J].中醫(yī)藥學報,1994,22(1):54.
[2]楊軒璇.中藥降糖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yī),2004,26(4):305.
[3]羅春梅,鄧治文,趙軍寧.中藥及天然藥物對改善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研究進展[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5,27(2):67.
[4]謝春光,藍熙,王飛,等.糖復康對正常及糖尿病家兔血糖水平、血清胰島素和胰升血糖素釋放的影響[J].中成藥,1993,14(2):29-31.
[5]尚文斌.糖渴清降血糖機制的實驗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6,12(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