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也論馬克思主義的三維歷史定位

    2010-08-15 00:49:13韓狄明詹兆雄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時代化大眾化中國化

    韓狄明 詹兆雄

    (1.上海商學院,上海 200233;2.同濟大學,上海 200011)

    也論馬克思主義的三維歷史定位

    韓狄明1詹兆雄2

    (1.上海商學院,上海 200233;2.同濟大學,上海 200011)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科學命題有一種動態(tài)的視覺立體感。其表現(xiàn)力給人觸手可及,呼之欲出的三維逼真感。推進"三化"是從思想、理論、政治上建黨的重大舉措,對于豐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時代價值和長遠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三維歷史定位

    如果將“三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分別作為三維坐標三個軸,那么在任何一個時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唯一的一個點就確定下來了,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位置就確定了。在某個時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就形成了一個軌跡。我國曾經(jīng)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命名不同階段的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如果將每個時點中國馬克思主義在三維坐標上的點連接起來,就形成了一條軌跡,清晰地看出了一定時空背景下的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鮮明地提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科學命題。有一種動態(tài)的視覺立體感。其表現(xiàn)力給人觸手可及,呼之欲出的三維逼真感。這是從思想、理論、政治上建黨的重大舉措,對于豐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時代價值和長遠意義。

    一、中國化——在既定的時代和受眾條件下,馬克思主義應同特定的國情相適應。

    馬克思主義首先在俄國演變?yōu)榱袑幹髁x,然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演變?yōu)槊珴蓶|思想。同為馬克思主義,但兩國革命的主體、內容和方式等隨國情不同而不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的實際問題,深刻認識和掌握中國國情,認識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發(fā)展階段,認識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馬克思主義是對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西方社會實踐的科學總結,一經(jīng)形成就必然具有理論抽象性,在中國的運用必須實現(xiàn)從抽象到具體的轉換,變?yōu)橹笇е袊锩徒ㄔO的理論、方針和政策。即通過中國的民族形式出現(xiàn),以中國的文化形式和表達方式來闡述馬克思主義,總結中國的獨創(chuàng)性經(jīng)驗,“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1]使之成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幾代黨的領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立場和科學態(tài)度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貫的思想原則?!盵2]“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但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只有結合中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盵3]“離開本國實際和時代發(fā)展來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同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生動發(fā)展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沒有出路?!盵4]“馬克思主義只有同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才能更好發(fā)揮指導實踐的作用?!盵5]80多年來,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了兩次歷史性飛躍,找到了兩條中國特色道路,創(chuàng)立了兩大理論體系,形成了一系列理論成果。

    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發(fā)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jīng)過反復探索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創(chuàng)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體系,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發(fā)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總結國內國際正反兩方面經(jīng)驗的基礎上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境界,指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偉大成就。

    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緊密結合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堅持不懈地用中國化的、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使馬克思主義不斷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成為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的精神旗幟,成為黨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從思想上政治上為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引領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堅強領導核心提供了根本保證。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jīng)驗。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源頭活水。黨的十六大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個堅持”的基本經(jīng)驗,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總結了我們黨55年執(zhí)政的6條主要經(jīng)驗,黨的十七大總結了改革開放30年來“十個結合”的寶貴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于我們黨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已經(jīng)產(chǎn)生并且還將長期產(chǎn)生重要的指導作用。

    我們黨的歷史上出現(xiàn)過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本本化而脫離中國實際的問題,也出現(xiàn)過使馬克思主義超越時代和滯后時代的“跨越化”和僵化的問題,還出現(xiàn)過把馬克思主義“膜拜化”和“庸俗化”以及書齋化的問題。在黨的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提出并以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相繼解決了上述問題,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前邁進的過程中又面臨許多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這就要求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要求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能力。一場金融危機,使我們清醒了許多,《資本論》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國際經(jīng)濟界的暢銷書,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案頭書。離開了馬克思主義無法解決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外交、黨的建設等中國眾多領域的復雜問題,但歸根到底是回答四個重大問題,劃清四個界限,即: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自覺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劃清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能不能回答好這四個重大問題,能不能劃清四個重大界限,是善于不善于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事情,關系到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二、時代化——在既定的國情與受眾的條件下,馬克思主義要依時代的不同而發(fā)展變化。

    馬克思主義產(chǎn)生于自由資本主義時代,是以自由競爭為特征的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上升階段,從十九世紀初開始到七十年代達到其發(fā)展的頂點,然后進入了另一個時代,即帝國主義與無產(chǎn)階級革命時代,列寧主義就是這一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在俄國產(chǎn)生絕不是偶然的,它首先是由當時俄國社會發(fā)展的特殊條件決定的。也就是說,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俄國,為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發(fā)展提供了最適宜的土壤。

    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內涵就在于:馬克思主義始終是在與歷史和時代的變化的新特征的結合中、在與各國的具體國情的結合中,對某一時代出現(xiàn)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學的結論。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同時代特征、時代主題,和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實踐相結合,不斷吸收新的時代內容,使馬克思主義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總是同一個國家的馬克思主義本國化、民族化聯(lián)系在一起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既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過程,這樣才有了從德國誕生的馬克思主義到俄羅斯的列寧主義再到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接下來又有與中國建設相結合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

    作為對世界歷史和社會實踐進行客觀、科學概括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推動著時代的發(fā)展,同時馬克思主義本身也總是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使之能夠適應時代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課題。鄧小平同志在深刻總結當代社會主義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指出:“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chǎn)生的問題提供現(xiàn)成答案。列寧同樣也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產(chǎn)生的問題提供現(xiàn)成答案的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反映時代精神、回答時代課題、引領時代潮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

    時代化包括內容的時代化、形式的時代化、話語體系的時代化。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必須首先把握時代主題,積極回應時代挑戰(zhàn),創(chuàng)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范疇、新論斷,同時用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語言,用適合當今社會的表達方式,闡明對國內外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重大問題的主張和看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在地包含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黨的十四大報告在評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時說,這個理論是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jīng)驗并借鑒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上,與當今世界優(yōu)秀文明成果和時代精神的結合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產(chǎn)生既包含了當代中國背景,包含了這個理論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洞悉時代發(fā)展變化大勢,站在時代前列,才能制定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理論、方針、政策,從而領導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勝利。

    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一是要不斷分析時代主題的變化,在世界格局的重組和國際風云的變幻中把握好機遇,迎接挑戰(zhàn),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二是要不斷總結歷史和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保留成功的,剔除過時的,作出新的判斷,提出新的主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三是要不斷經(jīng)受實踐的檢驗,把廣大群眾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jīng)驗上升為科學理論,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同時代背景相適應相鍥合,應答時代主題的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深刻的時代背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也同樣帶有時代化的烙印。

    三、大眾化——在既定的國別和時代條件下,馬克思主義應以特定的民族可接受的方式出現(xiàn)。

    馬克思的著作大都是用德文寫的,馬克思主義產(chǎn)生在歐洲,他們的語言方式與我們的不同,馬克思的著作中還有許多歷史典故,直到今天,有許多中國人看《資本論》都感到有困難,再加之中國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較低,有不少是通過閱讀一些大學老師寫的“資本論解讀”來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當初,馬克思主義是通過陳望道、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知識分子介紹進來的,但要把馬克思主義讓工農群眾了解,仍要做艱苦的“大眾化”的工作。毛澤東、鄧小平等同志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作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如毛澤東在安源煤礦搞工人運動時,親切地問工人:什么是工人?工人兩字上下合起來就是“天”。毛澤東用大量類似的通俗化的語言來普及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后,我們講“堅持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的語言是“老祖宗不能丟”,我們講“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的語言是“老祖宗沒有講過的新話”,類似的語言還有“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摸著石頭過河”等,生動形象,可接受,更易于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接受。

    “大眾化”就是能被最廣大的中國民眾喜聞樂見,樂于接受,有中國民族特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就應該包含在內,“中國化”就是化為中國的東西,形成中國化的理論,有中國的文化特色,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用中國的文化融合,穿上中國的“服飾”,有中國的形式、中國的氣派和中國的風格?!爸袊币欢ㄊ恰按蟊娀钡倪^程?!按蟊娀币欢ㄊ恰爸袊钡?,中國化了,大眾化就在其中了。毛澤東和鄧小平是“大眾化”的典范,當然也是“中國化和時代化”的典范。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把握的著力點主要是增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親和力,要創(chuàng)新理論形式和話語體系,從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實生活和人民群眾中發(fā)掘理論語言的內涵,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結合起來,將邏輯的力量與情感的力量結合起來,把理論邏輯還原為生活邏輯,以生動活潑、通俗曉暢、平易樸實的表達方式,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可親可敬可學。

    十七大報告提出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這表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是和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分不開的。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根本要求是關注大眾需求、回應大眾關切、解答大眾困惑,采用通俗的語言和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譬如傳播方式上的生動化、生活化、形象化、簡明化等,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知識為廣大群眾所認同、理解并轉化為行動的指南。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當今時代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革命導師列寧早就說過,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人民大眾的理論。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通俗化、具體化,使之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所理解、所接受,需要了解接受主體的文化水平和認知需求,同時還要采取為他們所愿意接受的方式和途徑,如果認為,只要把理論的科學性、深刻性的東西照本宣科地照搬、照傳,那造成的結果必然是脫離接受主體,不為接受主體所歡迎,更談不上他們能接受理論并用理論自覺地指導實踐。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由抽象性到具體化、由學理性到通俗化、由少數(shù)領袖人物的理念到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成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過程。把深刻的道理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說明白,使抽象的理論邏輯轉變?yōu)樾蜗蟮纳钸壿?,成為廣大黨員普遍信仰、人民大眾普遍認同的強大思想武器。如同毛澤東同志所說,“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yōu)槿罕娛掷锏募怃J武器”。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盵6]理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是前提,但同時要把深邃的理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說明白,讓科學理論從書齋走進人民群眾的心靈。理論傳播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是一個面對理論接受主體、改造接受主體的實踐過程;理論傳播還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一個面對不同理論接受主體,不斷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和途徑的過程。

    外來的理論有其自身的文化基因、文化形式,翻譯要符合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習慣,把宣傳科學理論與人民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有血有肉、有的放矢地把科學理論的種子播種在廣大人民群眾的腦際心間,真正為他們所接受、所信仰,才是“大眾化”。

    在當代中國,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最基本的就是推進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的題中之義。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項戰(zhàn)略舉措,也是《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重要內容。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的的同時,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發(fā)展。

    [1]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A].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 毛澤東.共產(chǎn)黨人創(chuàng)刊詞[J].

    [3]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 江澤民.黨的十五大報告[R].

    [5] 胡錦濤.黨的十七大報告[R].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A81

    A

    1672-4445(2010)12-0010-04

    2010-09-11

    韓狄明(1950-),浙江寧波人,上海商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科學社會主義研究;詹兆雄(1950-),浙江寧波人,同濟大學教授,主要從事科學社會主義研究。

    [責任編輯:李 睿]

    猜你喜歡
    時代化大眾化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不斷推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中國藏學(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現(xiàn)代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質量觀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互動式』是理論宣講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學習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試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
    商(2015年51期)2015-05-30 10:48:04
    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37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
    汉沽区| 德令哈市| 察哈| 五寨县| 通城县| 上虞市| 隆安县| 德江县| 白城市| 贵定县| 六枝特区| 皮山县| 萨嘎县| 清新县| 沅江市| 石河子市| 明光市| 贞丰县| 沙湾县| 镇平县| 余姚市| 奉贤区| 都安| 沂源县| 临高县| 汉寿县| 德庆县| 石嘴山市| 嵊泗县| 花莲县| 得荣县| 格尔木市| 九龙县| 八宿县| 龙游县| 拜城县| 达孜县| 松滋市| 蚌埠市| 东兰县|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