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景海 陳 昕
常言道,千萬不能感情用事。對于領導干部來說,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感情用事,更要避免在干部選拔上感情用人。
人都是有感情的,領導干部也不例外。領導干部作為社會一員,必然會與外界存在師生同窗、親戚同鄉(xiāng)、戰(zhàn)友同事、領導部屬等各種各樣的聯系。大家一起朝夕相處,建立感情,產生友誼,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受文化知識、閱歷愛好、目標取向等因素制約,相互之間的交往距離不可能絕對相等,難免有你遠他近。所以,不能把個人感情作為評價和使用干部的依據。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領導干部把感情因素摻進用人中來,以個人感情基礎為標尺,憑個人親疏為半徑劃圈,決定干部的進退留轉,甚至把個人感情凌駕于組織原則和選人用人標準之上,誰跟自己談得來、走得近、玩得開就提攜誰,即使班子內部有不同聲音,也要“挺身而出”、“力排眾議”,不達目的不撒手,以為這樣就是重感情、講義氣、負責任。
領導干部的感情用人不同于普通群眾的感情用事。在感情用人的領導眼里,被提拔者是自己鼎力推舉的,應該對自己感恩戴德、唯命是從,把其視為維護自己決策權威和核心利益的“鐵桿”。這樣一來,無形中班子內部就會產生“小圈子”,形成只對個人負責、不對集體負責的錯誤導向。在被提拔對象看來,沒有領導的“仗義執(zhí)言”就沒有自己的升遷,把組織培養(yǎng)之恩記到個別領導頭上,因而,不謝組織謝個人,不跟黨走跟人走。在未提拔人員和群眾視線里,哪些人平時跟領導關系比較“鐵”,一目了然,提拔這些人就會給他們以“在圈子里面用人”的直覺,既會挫傷老老實實干工作者的感情,還會讓少數投機取巧者滋長僥幸心理,進而不重實績重“關系”。另外,從推進工作的實際效果看,平時走得勤的,常常比不上干得勤的,他們把精力投在建立私下感情而不是工作上;私底下信得過的,工作上大都靠不住,領導的信任往往被他們演變成工作中的任性,讓領導恨鐵不成鋼。這樣的人靠感情投資獲得升遷,目的往往是利益實惠,并不是真的珍惜感情,當領導職位調整或退下來后立馬會“移情別戀”??梢姡I導干部感情用人,照顧的是少數人的私情,傷害的是大多數人的真情,不僅弱化了領導干部的個人威信和人格魅力,也影響了選人用人質量,給黨的形象和事業(yè)發(fā)展帶來傷害。
領導干部要講感情,但不能感情用人。講感情與憑感情用人,二者判若云泥。黨員干部講感情,講的是五湖四海,講的是志同道合,講的是平等、尊重和公心;而感情用人講的是私情,講的是排斥異己、抱團結伙、利益同盟。領導干部不能把講感情混淆為感情用人。領導干部只有真懂感情,講對感情,才不會憑感情用人。要講組織感情。陳云同志說過,個人進步第一要感謝組織。每個領導干部都要低頭想一想,沒有組織提供平臺和培養(yǎng),有沒有自己的進步與健康成長?每個黨員干部都要捫心問一問,組織培養(yǎng)我們付出了多少成本,自己為組織作出了哪些貢獻?每個同志都要比一比,個人職務得到提升,到底是組織的集體作用還是個別領導的權力意志?要通過理性思考和比對,增進對組織的感恩之情,增進為黨工作的責任意識。要講群眾感情。明朝朱元璋要求官員牢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的官箴,就是提醒官員老百姓是衣食父母。我們的黨員干部來自于人民群眾,更加應該懂得飲水思源,珍惜人民群眾的養(yǎng)育之情、信任之情、擁戴之情,滿懷感激地為群眾工作,滿懷愧疚地為群眾排憂解難,滿腔熱情地為群眾服務,與群眾情感交融,心心相印。要講工作感情。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本事再大,沒有同志間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工作上很難有所成就。只有在工作中建立起來的感情,才能經得起歲月的檢驗,歷久彌新。領導之間、同志之間講感情,必須把感情基礎建立在工作和事業(yè)上,而不是建立在小恩小惠、厚此薄彼上。這樣,就會只講集體感情,不徇個人私情;只講純潔的內部關系,不講庸俗感情;只講革命友情,不講世故人情。真正做到懂感情,尊重和珍惜每個同志的感情,從而避免在用人上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