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群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咸陽 712000)
高速公路中小跨徑橋梁高墩施工技術
田 群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咸陽 712000)
文章綜述了中小跨徑橋梁高墩施工特點,論述了液壓滑模及翻模施工工藝并總結了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要點。
跨徑;高墩;滑模;翻模
在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區(qū)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為了滿足路線線形或為了避免由于深挖高填導致的地質災害以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于路線跨越深谷地段而往往采用中小跨徑的高架橋的方案,在高架橋施工過程中,橋梁高墩是整個橋梁的施工重點,高墩施工對整個橋梁的工程造價、施工工期等有重要影響,因此,高墩施工技術是整個橋梁施工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由于高墩施工多屬于高空作業(yè),其模板受力應自成體系,從模板受力及安全角度考慮,高墩混凝土一次澆筑高度為4~6 m,因此對于高度較高的高墩的施工次數(shù)可達10余次,因此將會大幅度延長墩柱的施工周期。
由于施工中單根高墩柱的施工周期長,但受總工期的限制,其高墩柱只能采取平行作業(yè)的方法,而每根墩柱則至少應配備6 m高度的模板以保證其施工自成體系,因此其模板投入量將會大幅度增加,同時,高墩施工必須配備大噸位吊車,且由于各個高墩分散于山溝內不同位置,相互之間調配使用難度很大,因此,則需投入多輛吊車,從而增加了機械設備的投入。
根據(jù)計量規(guī)定,橋梁高墩需待其最后一次混凝土澆筑齡期達到28 d才有資格計量,同時由于高墩施工次數(shù)多、周期長,一定時間內雖其完成的延米數(shù)大,但因其不符合計量規(guī)定而導致大量已施工的高墩不能計量,則導致施工方墊付的資金不能及時回籠,尤其是在中后期橋梁構件的預制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更加劇了資金周轉壓力。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爬升式千斤頂提升模板及其工作平臺,且其隨著混凝土的澆筑而不停的向上滑動,該工藝在薄壁空心高墩臺施工中具有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以及節(jié)省勞動力、施工成本等優(yōu)點,但其專業(yè)技術性較強。
該工藝施工首先應在墩臺上按照軸線進行放樣并組裝模板、平臺,進行設備安裝并檢查;之后進行鋼筋安裝,待其安裝好后則進行混凝土澆筑,其一般采用分層澆筑,每層厚度為30 cm左右,待澆筑后的混凝土對模板的壓強達到0.3 MPa左右,即其用手觸摸有硬感時則將模板按照每次5 m左右的行程滑動,之后重復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模板提升的方式循環(huán)作業(yè);施工過程中若遇到特殊情況不能連續(xù)混凝土澆筑,則應用千斤頂每隔1 h左右對其進行一次提升來避免模板與混凝土粘結,待恢復混凝土澆筑時應對施工縫進行處理;為保證澆筑后的混凝土質量應對其及時進行養(yǎng)生,一般可在工作平臺上放一水包并在其內打滿水,之后在混凝土柱周圍用細PVC管做滴管,并在水包內抽水對混凝土進行滴水養(yǎng)護。
高墩塔吊翻模施工是采用塔吊提升大塊鋼模的方法進行施工,其將工作平臺支撐于鋼模板的牛腿支架或橫豎肋背帶上,用塔吊提升工作平臺和模板,工作人員可在平臺的上下層進行模板支護與拆除以及混凝土澆筑振搗等作業(yè)。該施工工藝克服了高墩滑模、爬模的缺點并吸取了其優(yōu)點,將施工作業(yè)平臺和模板分為兩個獨立的系統(tǒng),從而克服了滑模施工要求的連續(xù)性、施工組織的復雜性及混凝土外表質量的不足及爬模施工平臺難于形成的問題。同時該工藝克服了高墩液壓翻模施工工藝易使墩身產(chǎn)生較大的水平及豎向接縫,并且液壓平臺在提升過程中易發(fā)生大幅度偏扭、偏斜現(xiàn)象而導致平臺提升過程中套管傾斜、頂端混凝土被拉開以及墩身的垂直度及幾何尺寸產(chǎn)生較大偏差等系列缺點,同時該工藝可確保施工安全并可提高工作效率。
翻模法施工中鋼筋、模板的安裝采用吊車和搭設支架等方法。履帶吊吊裝模板及鋼筋中其操作平臺由三部分組成,首先用直徑28 mm的鋼筋制作為三角支撐,并將其焊接在模板的豎肋上,之后在三腳架上放置模板,其四周護欄用直徑28 mm的鋼筋與三腳架焊接來構成操作平臺,吊裝一般采用50 t履帶吊進行吊裝;搭設支架法是在墩柱兩側搭設鋼管或碗扣支架并在支架頂部搭設衡量和起重裝置,其每節(jié)模板用小噸位卷揚機或手拉倒鏈提升,提升到預定高度后平移就位,該方法無需吊車配合,但其施工速度慢適宜于地形條件差、墩高矮以及機械設備無法就位的情況。
首先,應對墩柱的結構線及中線進行測量放樣,并保證墩柱的前后、左右邊緣距設置中心線尺寸的允許偏差不超過10 mm,在墩柱施工前應將樁頂沖洗干凈并將墩柱結構線以內的混凝土面浮漿鑿除。
應嚴格控制柱筋根數(shù)。高墩施工中變截面墩身的主筋根數(shù)隨墩身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施工過程中主筋多則浪費少但影響結構安全,因此應嚴格控制施工中主筋的根數(shù);施工中應認真檢查鋼筋的連接質量,主要檢查鋼筋連接是否擰到位、露絲是否超限等,并應嚴格控制主筋的連接質量100%合格。
澆筑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等進行檢查,其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施工,澆筑應一次支模到頂一次混凝土澆筑,中間不能留施工縫;混凝土拌和時應嚴格控制材料用量及其水灰比,并對拌和物進行坍落度的測定;澆筑時若以吊車配合串筒進行澆筑,對吊車不能達到的高度則可用混凝土輸送泵直接送至模板內,澆筑應采取分層連續(xù)澆筑并保證每層厚度不超過30 cm,若中間由于特殊原因中斷澆筑則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澆筑過程中應有專人檢查支架、模板及鋼筋的穩(wěn)定性,澆筑完成應對其表面抹平并及時進行養(yǎng)護以防發(fā)生裂縫;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75%后,方可拆除模板,并及時灑水并覆蓋塑料布進行養(yǎng)護;模板拆除過程中應按照順序施工以防止將混凝土邊角碰壞。
首批混凝土澆筑時,為了防止承臺頂面與最下節(jié)模板底口接觸面漏漿以及利于后期模板拆除,應在墩柱模板支設前在承臺頂與墩柱模板接觸面四周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定高度和寬度的矩形邊框,并應保證邊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之后用軟質橡膠條粘貼在邊框頂面,方可進行墩柱模板安裝,在墩柱模板拆除前則應將水泥砂漿鑿除,這樣既保證了墩柱根部漏漿,又可方便最下節(jié)模板拆除。
每次混凝土澆筑到模板頂部后應在靠近模板頂面四周2~3 cm范圍內的混凝土用鐵抹子將其與模板頂部抹平,既可保證新舊混凝土接觸面位于兩節(jié)模板的接縫部位又可保證接縫成一條直線,并可將工作縫寬度控制在4 mm左右以增強其外觀質量;為保證新舊混凝土間能夠良好連接及避免工作縫間混凝土收縮,必須將初凝后的混凝土表面浮漿鑿除至骨料外露為止,并應盡量縮短前后混凝土澆筑的時間間隔。
在橋梁高墩施工中應結合當?shù)厍闆r采用合理施工方案,并采用噸位不同的機械搭配使用,以充分發(fā)揮不同噸位設備的作用,實現(xiàn)節(jié)約設備租賃費用的目的,同時應采取必要措施以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最終實現(xiàn)其預期效益。
1 范立礎.橋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2 向中富.橋梁施工控制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馬保林、李子青.高墩大跨連續(xù)剛構橋[M].北京:人民交通出社,2001
Pi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mall and M edium Span Highway Bridge
Tian Qun
This paper reviews pier construction features of small and medium span bridg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ydraulic sliding and turning mold,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of quality control during construction.
span; pier; sliding; turning model
U445
A
1000-8136(2010)33-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