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虛擬景象中的和諧性與直覺性——兼論李白《行路難》(其一)

    2010-08-15 00:42:44錢葉春紅河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云南蒙自661100
    名作欣賞 2010年11期
    關鍵詞:行路難景象典故

    □錢葉春(紅河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 云南 蒙自 661100)

    古典詩歌的審美時空一般與自然時空相對應,含有真實性、層次性、飽滿性等原生態(tài)的特點。這樣的景象滲透著詩人真實的情感體驗。清人宋徵璧的《品詞》言“:情景者,文章之輔車也。故情以景幽,單情則露;景以情妍,獨景則滯?!鼻楹途笆窍嗷ヒ来娴?,情由于景的表現(xiàn)而變得幽深樸茂,景因含情而變得鮮活。情是靈魂,沒有情的景象就沒有生命的活力,變得滯塞。后世一再倡導學習唐詩,尤其是對盛唐詩歌的意境美心向往之,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盛唐詩歌中的情景關系處理得特別完美,達到了“興象玲瓏”的高度。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本唧w來說,盛唐詩歌興象玲瓏意境美的特點,其一,富于整體性特點;其二,情理滲透在景象之中;其三,天然自成,不事雕琢;其四、這樣的詩歌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效果。李白《行路難》(其一)這首詩生氣充溢,氣勢飛動,自然天成,充分體現(xiàn)了盛唐詩歌興象玲瓏之美。但是這首詩除了開頭兩句是眼前情狀描寫,后面的四句景象都是虛擬景象。一首詩中虛擬景象過多,一般會缺少原生態(tài)的層次性與飽滿性,顯得雜亂、浮滑、滯塞。雜亂就是沒有層次感;浮滑是缺少生命體驗,不深沉;滯塞是缺少情感,沒有生機。那么李白是如何營造這首詩的意境美的呢?虛擬景象中的和諧性和直覺性的運用使這首詩歌達到了興象玲瓏的意境美。

    虛擬景象中的和諧性,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是情感層面的和諧性。李白這首詩歌,繼承了古樂府舊題“行路難”寫人生艱難的精神,也秉承了鮑照的不平與傲岸品質,又注入了盛唐氣象?!靶新冯y”是古樂府《雜曲歌辭》舊題,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鮑照寫有《擬行路難》十八首,內容多寫寒士在門閥制度的壓抑下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與抗爭之情。鐘嶸《詩品》說他:“然貴尚巧似,不避危仄,頗傷清雅之調?!鄙幤涫溃膽B(tài)不平,筆法自然沒有清雅之調,而表現(xiàn)出奇矯凌厲的文風。鮑照學習漢魏樂府的世俗品格,注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應時的《李詩緯》卷一評此詩言:“太白縱作失意之聲,亦必氣概軒昂。若杜子則不然?!睏钌鞯摹稐钌滞饧吩疲骸坝柚^太白詩仙翁、劍客之語,少陵詩雅士騷客之詞?!雹俣鸥哂醒攀?、騷人的人格,即使身處困境,也溫柔敦厚。太白秉有仙翁、俠士的個性,遭逢困厄,也易化解,亦必氣概軒昂,顯出英雄本色。但李白骨子里還是儒家的建功立業(yè)思想。所以,一開始“拔劍四顧心茫然”,因為“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憤懣的情感是因為理想實現(xiàn)的重重阻礙。接著出現(xiàn)君臣遇合的奇麗景象:“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庇纱送侣冻鲈娙诵闹械南M5恰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又表現(xiàn)出世事的艱難,對理想的實現(xiàn)充滿憂慮和彷徨??墒抢畎走€是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的才氣與自信使自己又張揚其理想的風帆。詩中有苦悶、憤郁和不平,但情感又急速回旋,形成向上的昂揚態(tài)勢,儒道俠相濟,最終歸于成就大業(yè)的理想之境。這一昂揚的精神就是盛唐人充沛的生命元氣的體現(xiàn)。

    其次是意象層面的和諧性,即虛擬景象具有整體性的美。為了承載并表現(xiàn)盛唐氣象體現(xiàn)出來的強旺內在生命力,李白這首詩歌中運用了宏大的意象:黃河、太行、日邊、長風、滄海。但這些意象是雜亂的、浮滑不實的。為了使這些意象注入美感,詩人采用了興的手法:化物象為景象。②于是這些形象變成了生動的景象:黃河冰塞川、太行雪滿山、乘舟日邊、長風破浪、云帆濟滄海。但這些景象還是散亂的。如何使這些生動的景象契合成血肉豐滿的審美結構呢?余恕誠先生說:“作品不同,氣象會有所不同,但氣象渾厚的作品都有由其整體藝術美所呈露的樸茂之氣?!雹鬯^“氣象渾厚”的“渾厚”就是指詩歌的整體藝術美。李白同樣也是從題目上著手。“行路難”這一樂府古題,一般是寫世事的艱難。這個題目具有象征意蘊。李白正是從其中獲得靈感,以行路難為意脈構思景象。詩人以欲渡、將登、垂釣、乘舟和直掛云帆這些動作,串聯(lián)起一幅又一幅景象,也隱含著強烈的情思。這些景象是逐漸開闊、逐漸順暢的。李白情感也跌宕起伏,回環(huán)往復,最終進入精神的理想情境中。且“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與后句“閑來垂釣碧溪上”,情境上是相連的,由“閑來”相連——前后自然的轉折?!昂鰪统酥蹓羧者叀迸c后面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意脈與意象上也是相連的,由希冀到理想境界,由乘舟到后來的云帆濟滄海。由此,這些虛擬景象串聯(lián)起來了,構成了整體的和諧美,也是盛唐氣象渾厚的體現(xiàn)。

    第三是情感層面與意象層面的和諧性。從情感的層面來說:現(xiàn)實(心茫然)——未來的希望(隱逸、等待)——現(xiàn)實(感嘆)——理想的境界(道俠而儒)。從意象的層面來說:黃河冰塞川,太行雪滿山(象征人生追求的艱難處境)——垂釣碧溪上、乘舟夢日邊(隱含未來隱逸、被征的希望)——多歧路(象征進退兩難的處境)——長風破浪、云帆濟滄海(象征未來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境界)。

    所以,“行路難”這一樂府舊題,從精神到意象兩個層面都體現(xiàn)了盛唐氣象的特點。多重的情感境界是回旋上升的、精神是昂揚的,這是盛唐氣象昂揚的生命元氣的體現(xiàn);多重的景象是逐漸開闊、順暢的,也是和諧一體的。情感境界與虛擬景象的契合交融所構成的自足審美形態(tài),形成了抒情主人公——盛唐人的典型形象——恢弘博大的胸襟,自信自傲的個性,自強不息的精神,樂觀飛揚的心性。

    詩歌中真實的景象是原生態(tài)性的,富于情感體驗。虛擬的景象如何才能含有情思,具有原生態(tài)的特質呢?還要對詩歌中的虛擬景象進行審美轉化,使這些虛擬景象具有直覺性。審美直覺一般有三個方面特征:其一,形象性;其二,內含情理;其三,無意識性。審美直覺的無意識性,是指直覺形象不是純粹理性所為,而是具有原生態(tài)的情感和形象的真實。審美直覺具有無意識性,也具有傾向性。但這種傾向性“不應當只存在于頭腦中,而首先應當存在于心中,存在于作者的血液中;首先應當是感情、本能,然后大概才是有意識的思想。”④李白利用興的手法,使這首詩的虛擬景象產(chǎn)生直覺性的審美轉化。因為興具有觸發(fā)人審美情思的直覺聯(lián)想。⑤下面就這首詩的虛擬景象的審美直覺轉化進行解讀。

    在直覺的情理方面,首先,現(xiàn)實與理想,失意與自傲構成了這首詩虛擬景象的心理基礎,虛擬景象由此滲透了詩人的情思。這首詩的開頭四句蓄有巨大的情感勢能。佳肴美酒那么珍貴,詩人卻“停杯投箸不能食”,且“拔劍四顧”。詩人心中的不平與氣憤是何等巨大。這種力量是由詩人崇高理想與尷尬處境的張力激發(fā)出來的。這樣的開頭蓄有巨大的情感勢能,為下文的情感流轉提供了充足的動能。但詩人是桀驁不馴的,他以自信和自傲,來對抗現(xiàn)實的絕望。所以詩歌開頭的悲憤沒有籠罩全詩,反而呈現(xiàn)出悠游的希望與雄奇的理想境界。這樣,現(xiàn)實與理想,失意與自傲構成了這首詩虛擬景象的心理基礎。于是,虛擬景象自然滲透了詩人的情思。

    其次,虛擬景象中的典故運用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性?!按贯灡滔稀焙汀俺酥蹓羧者叀笔菂紊泻鸵烈[居遇合君主的典故。詩中這兩個典故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隱居,遇合明主的愿望。《南史·宗愨傳》載,劉宋宗愨少時,叔父宗炳問其志,答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所以“長風破浪”,比喻宏大的抱負得以施展。這些典故飽含先人的生命情感體驗,用在詩中自然增強了詩歌的情感,也使詩歌更加典雅古樸。

    在直覺的形象性與無意識性方面,典故的直覺轉化和實有名物的真實性是李白轉化這些虛擬景象的方法。首先,這首詩歌中的典故很多,這些典故都進行了直覺的轉化。也就是說詩人使這些典故以真實景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按贯灡滔迸c“乘舟日邊”這兩種景象,表面上是虛擬的景象,可是與典故聯(lián)系起來,就是真實的情景?!按贯灡滔稀笔菂紊杏鲋芪耐跚俺S械纳瞵F(xiàn)象?!俺酥蹓羧者叀币彩且烈鰷耙粋€真實的夢境?!伴L風破浪”是劉宋宗愨說的“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的簡寫,也飽含真實的情韻;而且詩人在此形象基礎上,進一步演化出“云帆濟滄?!钡膲邀惥跋?,一氣呵成。這樣一來,這些看似虛擬的景象不僅包含古人真實的情感體驗,也是自然天成的,是原生態(tài)的無意識景象。其次,實有名物的真實性是指“黃河冰塞川”、“太行雪滿山”中的“黃河”和“太行”是亙古已有的河山,而且雪滿山與冰塞川的景象,從行路來說,自古就是艱難的生活體驗。所有這些都給人原生態(tài)的真實感,同時又內蘊象征性。因此,這些景象也具有興的無意識的特點,自然渾涵。由于李白化典故中先人的行為情景為自己的行為,并化典故為直覺境象,所以這些典故的運用顯得了無痕跡。正如楊義先生所言:直覺是始生性文化現(xiàn)象,而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現(xiàn)象。⑥李白通過直覺的運用,化再生性文化現(xiàn)象的用典為直覺的始生性文化現(xiàn)象,使詩歌充滿著新鮮、活脫而又自然的特色。

    這首詩歌的虛擬景象在表現(xiàn)盛唐人情思與生命元氣的同時,也構成了宏偉奇麗的景象之美:黃河冰塞川、太行雪滿山、垂釣碧溪、乘舟日邊、長風破浪、云帆濟滄海?!盎\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⑦,這些景象都是李白“筆力雄健”的體現(xiàn)。其中不乏優(yōu)美,更多的是壯美的景色。這些優(yōu)美與壯美的景色奏出了詩人心中痛苦、希望、彷徨、奮進的和諧樂章?!皻庀鬁喓瘛敝械摹皽喓瘛辈粌H指意象組合的整體的和諧與情景交融的和諧,同時還包括景象的自然渾成。“美得深厚自然,無雕琢之痕。”⑧所以李白這首詩典型地體現(xiàn)了盛唐氣象——“筆力雄健,氣象渾厚”的美學特征,形成了興象玲瓏的完美意境。

    意境營造的和諧性和直覺性,使這首詩歌中的虛擬景象產(chǎn)生審美轉化,形成情景交融、氣韻生動、天然自成、完滿自足的審美形態(tài)。這首詩歌充分體現(xiàn)出李白詩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審美特色,也體現(xiàn)出盛唐氣象天然自成、情韻豐滿的審美特征,從而形成了興象玲瓏的完美意境。

    ① 李白:《李太白全集》,王琦注,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543頁。

    ②⑤ 錢葉春:《化比為興的詩學——兼論盛唐詩歌興象玲瓏意境美之生成》,待發(fā)。

    ③⑧ 余恕誠:《唐詩風貌》,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76頁,第76頁。

    ④ 普列漢諾夫:《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5卷),三聯(lián)書店,1984年版,第222頁。

    ⑥ 楊義:《直覺的魅力與流水用典——李白詩歌的詩學思維》,《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4期。

    ⑦ 陸機:《文賦》,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猜你喜歡
    行路難景象典故
    行路難
    懸壺濟世典故的由來
    兩手
    朋友
    讀成語典故偶得六首
    岷峨詩稿(2019年4期)2019-04-20 09:01:58
    冬天的景象
    小太陽畫報(2018年2期)2018-05-14 17:19:26
    黑白鍵
    我來添話
    七夕節(jié)有什么典故呢
    詩情畫意
    昌邑市| 富蕴县| 昂仁县| 丰宁| 交口县| 嘉善县| 南昌市| 靖远县| 抚松县| 濮阳市| 崇礼县| 静乐县| 保亭| 略阳县| 大关县| 贵港市| 张家界市| 商丘市| 德兴市| 睢宁县| 故城县| 宣化县| 宜阳县| 额尔古纳市| 白山市| 平昌县| 罗山县| 阳高县| 布拖县| 修水县| 海兴县| 忻城县| 喀喇沁旗| 柞水县| 汝阳县| 巴马| 淮阳县| 济阳县| 楚雄市| 鹤岗市|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