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高蘭
攀枝花市中心醫(yī)院仁和分院(617061)
心血管病在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已成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心血管病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危害,加之治療困難和醫(yī)藥費用昂貴,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和精神負擔。目前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中藥復方是惟一可以與西藥在市場上平分秋色的中藥品種,其臨床效果顯著。為客觀地評價心血管類中成藥的使用情況,現(xiàn)將攀枝花市中心醫(yī)院仁和分院2007至2009年心血管類中成藥的用藥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臨床用藥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7至2009年攀枝花市中心醫(yī)院仁和分院使用心血管類中成藥患者的有效數(shù)據(jù),包括藥品的規(guī)格、數(shù)量、銷售金額等。分別對藥物的品種、金額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 方法
限定日劑量(DDD):采用WHO推薦的日劑量方法,參照200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第15版《新編藥物學》并結合藥物的說明書及臨床常用劑量確定日劑量。藥物用藥頻度(DDDs)=用藥的總劑量/DDD值。DDDs值越大,證明該藥使用頻度越高,說明臨床上對該藥的選擇性越大[1]。
2.1 銷售金額及數(shù)量
2007至2009年攀枝花市中心醫(yī)院仁和分院心血管類中成藥的銷售總金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所占心血管類藥物和藥品總的銷售金額的百分比也不斷擴大,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2007至2009年心血管類中成藥用藥金額
2.2 2007至2009年心血管類中成藥排名前5名的每類藥物的用藥金額及用藥頻度排序見表2~表4。
表2 2007年排名前5名的心血管類中成藥的用藥頻度
表3 2008年排名前5名的心血管類中成藥的用藥頻度
表4 2009年排名前5名的心血管類中成藥的用藥頻度
由表1可見,2007至2009年攀枝花市中心醫(yī)院仁和分院心血管類中成藥的銷售總金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所占心血管類藥物和藥品總的銷售金額的百分比也不斷擴大,其所占心血管類藥物銷售金額的百分比分別為46.65%、52.09%、53.40%,其所占藥品總的銷售金額的百分比分別為11.46%、15.05%、16.34%。究其原因為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現(xiàn)代化,飲食結構的改變,使得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同時由于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加,使患者積極來醫(yī)院接受治療[2]。
由表2~表4可見,2007至2009年口服心血管類中成藥DDDs值排在前3位的是復方丹參片、香丹注射液、辛伐它丁汀片。這3個品種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效果顯著,臨床廣泛應用。復方丹參滴丸連續(xù)3年位居第1位,究其原因為復方丹參片的丹參和三七具有鈣拮抗作用,可擴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缺氧狀況,使損傷心肌得以恢復,并且順應性增加,具有顯著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氧耗的作用[3]。該藥作用迅速、效果良好,深受廣大醫(yī)師和患者的好評。香丹注射液因其價格便宜,療效確切為臨床所廣泛應用。辛伐他汀因其可抑制細胞內(nèi)HMG-COA,導致細胞內(nèi)游離膽固醇減少,反饋性上調(diào)肝細胞表面LDL受體,降低LDL-C[4]。另究其原因為中藥注射劑近幾年來不良反應的報道屢見不鮮,使患者對其產(chǎn)生害怕的心理,臨床醫(yī)師也減少對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同時中藥注射劑價格較高。因此連續(xù)3年排在前兩位的藥物均為片劑。建議我院臨床醫(yī)師應根據(jù)心血管類疾病證型的不同選擇合理的藥物,并且不隨意聯(lián)用藥物以造成藥效疊加,若與西藥聯(lián)用,用藥間隔在1h以上,以減少中西藥相互反應影響藥效[5]。
綜上所述,攀枝花市中心醫(yī)院仁和分院患者在臨床醫(yī)師的指導下選擇藥物,療效顯著,心血管類中成藥的使用基本合理。
[1] 莊捷,鄭璇,許呈楊.2004年-2006年我院抗菌藥物用藥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7,7(5):367-368.
[2] 朱喜玲,閆杏蓮,馬英軍.某院2005-2007年口服心血管類藥物的使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24):136-138.
[3] 班勇.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的機制[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29(9):112-113.
[4] 袁賢奇,王國干,宋有城.辛伐他汀滴丸(劍之亭)和辛伐他汀片劑調(diào)脂對照療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07,7(6):364-365.
[5] 李佩艷.心血管類中藥不合理應用引發(fā)的不良后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