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東平
摘要:《紅字》是十九世紀美國著名的浪漫主義小說家霍桑的代表作,小說的最大成就在于它賦予幾個主要人物的寓意以及它所表現(xiàn)的理智和感情之間的沖突。作者運用象征手法刻畫了四個主要人物形象,展示了海絲特的反抗精神、小珠兒的純真叛逆、丁梅斯代爾的軟弱以及齊林沃斯的邪惡,深刻揭露了清教對人性的殘酷迫害和摧殘。象征主義手法貫穿文章始末,不僅使人物形象更為豐滿,而且進一步漢化了主題。本文從四個主要人物的人名寓意及象征意義入手,研究象征手法在人物塑造上的運用,
關(guān)鍵詞:紅字;象征手法;人物塑造;清教思想
納撒尼爾·霍桑(Nathanlel Hawthorne 1804—1864)是19世紀美國影響最大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他出生于馬薩諸塞州。當?shù)貍鹘y(tǒng)的清教制度在他頭腦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美國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超經(jīng)驗主義和神秘主義思想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成長,這種濃郁的文化背景驅(qū)使他對人類的生存狀況和最終命運做出不斷的思考和探討。在其成長過程中,他逐漸認識到清教意識壓抑人性、剝奪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利,但又無法擺脫清教意識對自己的影響,因此,他在作品中大量運用象征這一藝術(shù)手法,來寄托自己的困惑、憤懣與無奈的思想感情。象征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主要通過類比聯(lián)想的方式,借助某些客觀存在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外在特征以及可感知的元素,來表現(xiàn)抽象的事物和意義,以誘發(fā)讀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表達一種耐人尋味的思想感情。
長篇小說(紅字)是他的代表作。寓言及象征手法在書中的大量運用使得它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象征主義小說。(紅字)以17世紀美國東海岸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鎮(zhèn)上早期移民的生活為題材,描述了一個背叛了加爾文教規(guī)所嚴禁的通奸罪的女性海絲特一生的愛情悲劇。在<紅字)中,霍桑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關(guān)于“人性本惡”的主題,如“寓言…‘意向…比喻…反襯”等。而作者對于“象征”手法的運用無疑是這部作品具有永恒魅力的主要原因。在小說中,作者著力刻畫了海絲特、丁梅斯代爾、齊林沃斯和珠兒四個人物,象征手法在作品中的運用不僅深刻地揭示了作品反映的主題,而且使人物形象更為豐滿。本文從人物塑造入手,對《紅字》中象征手法的運用作一些探索。
一、含有寓意的人物姓名,象征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1海絲特的性格特點
海絲特英文名為Hester Prynne,Hester意為to command(命令,要求),pry意為t0 look C10sely and inquisitively(窺查,追究)。一方面,Hester Pr~nne整個名字意味著她是一個一言一行都要被人窺查的人,名字的含義確切的昭示了海絲特在小說中所處的不幸境遇,她經(jīng)受著種種受辱的考驗,她將在常年累月之中逐漸放棄她的個性,而成為布道師和道學家眾手所指的一般象征:他們以此來具體說明和體現(xiàn)他們關(guān)于脆弱本性與罪惡情欲的形象。另一方面,Hester讓人聯(lián)想到希臘神話中掌管天上人間灶社的美女女神Hester,Prvnne也是Purifvin~(凈化)的諧音,霍桑為拯救社會開出的唯一藥方是“凈化”,要求人們意識到那個無所不在,無法辨認又無法克服的“惡”的真實存在,要求人們敢于正視它,讓心靈在“凈化”中得到拯救。
2丁梅斯代爾的性格特點
年輕的牧師丁梅斯代爾Dimmesdale是一個在心理上值得探索的人。他有著極大的宗教熱情,豐富的學識,深厚的天賦和學者的成就,屬于社會上層人物,也是教區(qū)居民心中崇拜的純潔無瑕的偶像,而實際上他卻是掩藏得很深的“罪人”?;羯T诮o他取名時也獨具匠心:Dim意為“模糊的,幽暗的”,Dale為“山谷”,Dimmesdale象征著牧師的內(nèi)心世界就像一個隱秘幽深的山谷。這個人物名字的含義也與他在故事中的所作所為緊密相聯(lián):在整部小說中,他否認他與海絲特和他們的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罪孽,所以他講的道理連最下層社會的人都能聽得懂。然而,由于他的成功。他越受大眾尊敬,越會痛苦地發(fā)覺他在群眾面前每一個行為皆違背了他的基本的誠實信條。即一個人必須是忠實的信徒,或“誠實”的懺悔者,他必須把他真實的一面顯示給上帝和世界。因此,如果說霍桑對丁梅斯代爾和海絲特的描寫,僅集中在通奸罪上,這是錯誤的,無論在道德或心理上,丁梅斯代爾每天都犯著更嚴重、傷害性更大的過失,對他最大的懲罰是“生活中其它真實的東西都成為不真實的了”。他的痛苦這樣深刻,以致于他偷偷在自己身上打的字烙印都不能充分折磨自己。他對自己的懲罰既是心靈上的也是肉體上的。
3齊林沃斯的性格特點
齊林沃斯是一個復(fù)雜的、讓人難以看透的人?!癱hilling'和“worth”兩個詞組成了他的名字(Chlningwortb)。Chilling來自于單詞chilly,意思是寒冷的,暗示他是一個毫無仁慈、憐憫之心的復(fù)仇者。他表面上性情溫和、善良,但內(nèi)心卻充滿了邪惡的企圖。他外貌丑陋,身體畸形,同年輕、漂亮的海絲特的結(jié)合并不是因為他愛她,而是他追求家庭溫暖和個人幸福的一己之私。當他發(fā)現(xiàn)他的妻子有了別人的孩子后,放棄了學者的身份,開始苦心地尋找和慢慢地折磨那個引誘他妻子的人。為了找出奸夫,他改姓齊林沃斯,并喬裝成醫(yī)生。后來他慢慢發(fā)現(xiàn),那個同犯正是年輕有為的清教牧師丁梅斯代爾。他想盡辦法接近牧師,陰險殘忍地折磨的他的靈魂。七年來,他懷著復(fù)仇的快感挖掘著牧師的內(nèi)心世界,他搜索著牧師的思想,他使可憐的牧師每天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八蛯@位牧師的幽暗的內(nèi)心加以長時間的搜尋,翻出了許多寶貴的東西……”牧師因為隱瞞了自己的罪惡,內(nèi)心備受自責的煎熬,自我摧殘,生不如死,臨終前當眾懺悔,最后獲得道德上的新生。齊林沃斯在瘋狂的復(fù)仇過程中,變成了惡毒的撒旦式人物。他在牧師死后一年也在痛苦中死去。
Chrain~vorth這個名字還意味著他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worthless)。當他發(fā)現(xiàn)妻子背叛了他,就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尋仇和復(fù)仇上。他放棄了自己的身份,全心全意地想著復(fù)仇,忘記了自己可以作一下改變,過屬于自己的生活。因此當丁梅斯代爾向世界揭露了他的秘密之后,齊林沃斯“全部體力和精力——他的全部活力和智力,像是立即拋棄了他:以致他明顯地凋謝了,枯萎了。幾乎如同拔出地面、繪太陽曬蔫的野草一般從人們眼界中消失了。”不到一年,他就死了,因為他沒有了生活的目標。這個不幸的人比丁梅斯代爾更可悲——復(fù)仇耗盡了他整個生命。
4小珠兒的性格特點
珠兒也是作者寓于象征意象的人物,她是海絲特和丁梅斯代爾牧師的女兒,海絲特給她取名珠兒,“倒并不是這個名字表達了她的相貌,而是她絕對沒有珍珠的那種恬靜的潔白與淡泊的光澤”,而是“因為其價值貴重——她傾其所有購得
的——是她做母親的唯一財富”,為了珠兒,海絲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犧牲了自己一生的名譽和幸福。從表面上看,珠兒“是在一次罪惡的情欲恣行無忌的沖動中綻開的一株可愛而永不凋謝的花朵”,是罪惡的小妖精,是罪惡的標志和產(chǎn)物,但是,珠兒更會讓人聯(lián)想到美好與純潔。她體形完美,生機盎然,渾身散發(fā)著美麗的光環(huán)。在小說中,作者不遺余力地對她進行精心描繪刻畫,“她是秉承著不可測知的神意,從一種茂盛的罪惡的熱情中開放出的一朵可愛的不朽的花”,她優(yōu)雅美麗,天生麗質(zhì),既有農(nóng)家野花般的純美,又有小公主似的高雅,“真可以說她是在伊甸園里生長的”。她還具有一種超自然的活力,永遠生機勃勃、精力充沛。她在森林里自尋其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她可以抓住陽光,沐浴在大自然給予的愛河之中,所以,珠兒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生機,就有陽光。
二,四個主要人物的象征意義
1Hester P~ynne
在本書中,海絲特,白蘭是正義,善良和美麗的化身,也是虛偽的宗教制度迫害的對象。由于堅強。她承受著宗教的迫害,忍受別人的凌辱,頑固的追求著正常人的生活。她的悲劇從根源上來講是由她與丈夫不合理的婚姻引起的。在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中齊林沃斯壓抑了她的青春與生命力。她為追求愛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精神的折磨與迫害逐漸動搖了她的宗教信仰,使她產(chǎn)生了反抗與叛逆,她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不滿與抗議:華麗的衣著,迷人的外表,堅強的生活方式以及使人們對她態(tài)度的改變的能力。這都是與教會抗爭的結(jié)果。因此她代表了對虛偽的宗教信仰的反抗
2Arthur Dimmesdale
丁梅斯代爾名字的首字母是AD,也象征著“Adultery”。他,是宗教的奴隸,內(nèi)心始終恪守著所謂的清規(guī)戒律,而致使自己內(nèi)心受到極度譴責,并且在齊林沃斯的精神迫害及自我折磨下死去。他是懦弱的,他恨自己隱藏罪惡的虛偽,又不敢站出來承認自己的罪行,只能通過自虐來贖罪,同時他又是可憐的,這種懦弱及對宗教的過分迷信,使他成為了宗教制度的犧牲品。因此他代表了宗教對人們精神上的迫害。
3Roger ChiUingworth
海絲特的丈夫齊林沃斯是一個年老的偽善學者,作為一個學者,他原本應(yīng)該做他該做的事情一追求真理和知識,但是在得知妻子和丁梅斯代爾通奸后,他把復(fù)仇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通過各種手段對其進行精神上的迫害,直至他精神上倍受折磨,最終坦白罪行,心力交瘁的死去。而他自己也在一年后郁郁而終。他的丑陋與偽善象征著社會的黑暗與不健全。他的行為就如宗教借助教堂這一神圣的地方對人們進行精神上的統(tǒng)治與壓迫一樣。因此他代表著腐朽的宗教力量,是宗教的縮影。
4Pearl
小珠兒是活的紅字,“是另一種形式的紅字,是被賦予了生命的紅字!”這個私生的小精靈和她母親胸前的紅字交相輝映。既是“罪惡”的產(chǎn)物又是愛情的結(jié)晶。珠兒擁有完美的體態(tài),充沛的精力,旋風般的激情,豐富的想象,狂野的習性以及蔑視一切的反抗精神。她把紅字用金色絲線裝飾得十分華美,小珠兒也給打扮得鮮麗異常?!癆”字在她身上,從而具備了更積極的含義“Angel”。
同時,珠兒在本書中也是一種道德的象征。她是一對有罪的愛人生的孩子,對她母親和所有的清教徒而言,她是母親罪惡活動的象征。她的存在意味著他們必須為他們的行為承擔責任。她是海絲特接受身體和心理懲罰的實體,也是牧師最終承認罪行的一個重要原因。直到牧師死后,珠兒身上的野性與叛逆才消去。
三、通過塑造“小珠兒”的形象,增強了美與丑,獸與惡的對比,寄托了作者對愛的絕對自由的向往
小珠兒(Pearl)是小說中唯一的一個陽光人物,她像珍珠一樣純潔,像天使一樣善良快樂。在四個主要人物中,只有小珠兒在道德上是完美沒有殘缺的,她象征著人性中最無暇的一面。海絲特為這段愛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可以說女兒在她心中占據(jù)絕對重要的位置,是她的天堂。同時,霍桑在小珠兒情節(jié)上的設(shè)計也是恰到好處,獨具匠心。小珠兒既是海絲特愛情的象征,同時也是她恥辱的象征。作者總是有意無意地描寫小珠兒對紅字天生的熱愛:小珠兒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母親胸前燦爛的紅字A,而且小珠兒十分的喜歡,伸手去抓;“眼里總是含著奇怪的表情與特殊的微笑”。正是珠兒的存在才時刻提醒著海絲特與丁梅斯代爾他們曾經(jīng)犯下的“罪行”,督促他們凈化自己的靈魂改過自新,正是因為珠兒的存在,才使丁梅斯代爾有勇氣在公眾面前承認自己的“罪行”。可以說,小珠兒寄托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純真愛情和追求善良無暇的人性的向往。是作者的希望所在,也是社會的希望所在。
由此可見,霍桑運用象征手法鋪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圖是多方面的。它能幫助作者展現(xiàn)主題,通過象征主義的多重涵義豐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思想,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聯(lián)想余地,象征手法的運用既給文字敘述增添了色彩,又使得對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動的刻畫更加深刻鮮明。這也正是浪漫主義抽象思維的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