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穎
情商是一個人成長與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智商更能決定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與家庭的幸福。當代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往往重視智力的投資和開發(fā),卻忽視了情商對孩子的影響。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以往認為,一個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時期的教育培養(yǎng)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培養(yǎng)情商應從小開始。
情商在數學教學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課堂教學過程,是在師生之間進行信息傳輸和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組織學生的智力活動,完成接受和儲存信息的任務,而且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商因素,使學生態(tài)度積極、心情愉悅、思維活躍,這樣就可以高效率的進行課堂教學。因此,在數學教學中,為了達到這種作用,教師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以責任之情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有責任、更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華羅庚曾說:“數學本身具有無窮的美妙,認為數學枯燥、沒有藝術性,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睌祵W知識的內在魅力可以誘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展現數學符號、公式的抽象美,數學比例的協(xié)調美,數學語言的邏輯美,數學方法的技巧美,數學形體的對稱美,數學習題的趣味美。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因此在教學中盡量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用數學的實際意義和應用來誘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例如,教學“數的認識”時,讓學生數一數全班有幾個組?每組幾人?男生有多少人?再幫老師數數校園里有幾棵白楊樹?再如,學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后,讓學生親自動手測量教室的長、寬、高,并讓學生計算出粉刷教室墻壁的面積和所需涂料數量。這樣隨著一個個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到數學很有趣,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保持和發(fā)展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同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是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
每個孩子,身材相貌會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與生俱來的。對于這一點,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態(tài)度。教師應是一個公正的法官,對每個學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個無私的園丁,把愛的雨露灑入每個孩子的心田?!疤撊醯暮堂纭备枰柟庥曷?。尊重全體學生的關鍵,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學困生”,對他們應當變忽視為重視,變嫌棄為喜愛,變冷眼為尊重。我們要調整課堂上的視線投向,讓“學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師親切的目光,也過上幸福的校園生活。
老師的每一句贊語、每一次表揚,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即使是差生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體面地表現自己,使“學困生”在“表揚→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樣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不斷萌發(fā)上進的心理?!氨頁P的勉強比批評得過分好?!崩?一個同學板演多位數加法,忘了在百位上進位,一般教師訂正時打個“×”就過去了,這實際上是一種全面的否定??墒怯形唤處熡喺龝r,凡是做對的數位上都打“√”,只在做錯的數位上打一個“?”。學生一看,五個數位我還做對四個呢!只有百位上忘了進位了,以后應該認真些。這樣做,在不損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糾正了他知識上和習慣上的錯誤,同時使他們建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三、教師的人格魅力是讓學生喜歡上他所上的課
教師身體力行一次勝過說教一萬次,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喜歡這位教師。正是因為他們喜歡這位教師,才給了他們更大的興趣去聽這位教師去傳道、授業(yè)、解惑。所以教師本身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師的人格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fā)展,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同樣,“幽默”是一種潤滑劑,有利于情商的調動,正如贊可夫所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因此,教師的語言不妨風趣一點,把孩子的興趣激發(fā)起來再講,效果反而比嚴肅的說教要好,這樣做,可以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反之,如果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懷著不安甚至對立的情緒上課,即使教學過程設計得再好,學生也很難參與進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輕松的課堂也能幫助教師建立一個親和的課堂,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四、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許多數學教師最頭痛的,莫過于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家庭作業(yè)。如果學生沒做家庭作業(yè),我們應當了解學生不做作業(yè)的情況,多給學生一些寬容,這種寬容可以誘發(fā)學生的一些情感,從而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完成作業(yè)。寬容帶來的效力是巨大的,即使在第二次,他還是沒有做完作業(yè),但是你會發(fā)現已經有了一些量的改變,他做的作業(yè)已經比第一次的強了好多……
數學教師一般不做班主任,更要注意課間與學生經常在一起,主動接近學生,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喜怒哀樂,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學生溝通。利用作業(yè)批語傳送老師的期待,是師生溝通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心理學家指出:適度的寬容,對于改善人際關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這里我們所說的“寬容”,決不是指教師對學生各種錯誤思想、行為的漠視、放縱,而是教師以一種寬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感到并糾正自己的錯誤,是實施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給學生以改正錯誤的機會。
對待學生的優(yōu)點,我們要用“放大鏡”;對待學生的缺點,要用“縮小鏡”,真正以寬容的態(tài)度處理學生的錯誤。有的錯誤,學生是會一犯再犯的,教師處理的時候就要在寬容的基礎上注意方法的問題,同樣的話,不同的說法,得到的效果也就不同。因此教師要允許學生的錯誤出現反復,這是正常的,我們要多給他們一些寬容,他們畢竟還是孩子。
教師是愛的使者,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您若變成孩子,便有奇跡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瞬間成為樂園?!弊屛覀冇脽崆?、誠懇的胸懷,喚起孩子們的興趣、激情,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參與吧!
(秦皇島市盧龍縣團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