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陳秀玲
(咸寧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Schiff堿是一類重要的有機配位體,由于-C=N-鍵的存在,提供了孤電子對,可以與許多金屬離子通過配位鍵形成配合物[1~3]。1931年Pfeifer等首次合成了Schiff堿,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Schiff堿及其配合物才得到化學工作者的重視。近年來,Schiff堿及其配合物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尤其是在催化劑、醫(yī)藥和農(nóng)藥、緩蝕劑、新材料開發(fā)和研制、有機合成、分析化學等領域都有了長足進展[4~8]。以醛、酮為原料合成的Schiff堿及其配合物已有大量文獻報道,但以二甲亞砜為原料合成的Schiff堿尚未見報道[6]。因此,合成這種新型Schiff堿,對探討其結構、性質具有重要意義。
參照文獻[9],首先合成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Ⅰ),化合物Ⅰ再與二甲亞砜反應得到目標化合物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二甲亞砜Schiff堿(Ⅱ)。合成路線見圖1。
圖1 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二甲亞砜Schiff堿的合成路線
所用試劑均為國產(chǎn)(或進口)化學純或分析純。
X4型熔點儀(溫度計未經(jīng)校正),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PE-983型紅外光譜儀,Perkin-Elmer公司;Mercury 400型400 MHz核磁共振儀(TMS為內標),Varian公司;Finnigan Trace質譜儀;Vario EL Ⅲ型元素分析儀。
1.2.1 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Ⅰ)的合成
參照文獻[9],在冰水浴條件下,以丙二腈和氯代乙酰乙酸乙酯為原料、乙醇為溶劑,在三乙胺催化下反應制得化合物Ⅰ,白色固體,產(chǎn)率約90%,m.p. 224~225℃。
1.2.2 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二甲亞砜Schiff堿(Ⅱ)的合成
向干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2 g化合物Ⅰ、20 mL二甲亞砜、10滴冰醋酸、20 mL乙醇,在室溫下磁力攪拌12 h后,用CH2Cl2重結晶,即得化合物Ⅱ,產(chǎn)率75%,淺黃色晶體,m.p.101~102℃。
以氯代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腈為基本原料,在乙醇鈉的催化下合成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時,反應不易控制和操作,且產(chǎn)率僅為30%~40%[9]。而以三乙胺為催化劑,反應溫和、操作簡便,且產(chǎn)率高達95%。
合成目標化合物Ⅱ的反應是在乙醇溶液中進行,屬于酸催化的親核加成反應,但不能用強酸催化。因為氫離子雖然可以和羰基結合成烊鹽而提高羰基的親電性能,但也可以與氨基結合形成銨離子的衍生物而使親核能力降低。因此,當反應在醇溶液中進行時,只需很低氫離子濃度就可以發(fā)生,通常使用的弱酸是醋酸。
目標化合物經(jīng)過IR、1HNMR、EI-MS確認。在1HNMR 中,與硫原子相連的甲基氫的化學位移在2.85~2.91呈現(xiàn)多重峰,呋喃環(huán)上的甲基氫的化學位移在2.35左右,為一單峰,呋喃環(huán)上乙氧羰基中亞甲基氫的化學位移在4.30~4.33之間呈現(xiàn)多重峰。
在IR譜圖中,產(chǎn)物的特征基團均有明顯的吸收,酯的C=O的伸縮振動峰在1705 cm-1左右,氮硫雙鍵的伸縮振動峰在1380 cm-1左右。目標化合物采用電子噴霧EI-MS檢測的MS譜圖中,出現(xiàn)了較強的分子離子峰,主要碎片離子峰都與預期的目標分子結構相吻合。這些特征都證實化合物Ⅱ的分子結構符合預期。
采用易得的原料、簡單的方法,在溫和的條件下合成了一種新型呋喃胺二甲亞砜Schiff堿,收率較高。并運用IR、1HNMR、MS對其結構進行了表征。由于硫原子的存在會加強該Schiff堿的生物活性及其與金屬的配位能力,因此,這種新Schiff堿的應用前景值得探討。
[1] Sun Z Y,Yuan R,Chai Y Q,et a1.Study of a bis-furaldehyde Schiff base copper (Ⅱ)complex as carrier for preparation of highly selective thiocyanate electrodes[J]. Anal Bioanal Chem,2004,378(2):490-494.
[2] 張欣,覃章蘭,肖蒙. 含三氮唑環(huán)和噻吩環(huán)希夫堿的合成及其殺菌活性[J].農(nóng)藥學學報,2005,7(4):353-356.
[3] Saitta A,Morabito N,F(xiàn)risina N,et al.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raloxifene hydrochloride[J].Cardiovasc Drug Rev,2001,19(1): 57-74.
[4] 陳玉紅,丁克強,王慶飛,等.希夫堿應用研究新進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7(1):71-74.
[5] 鄭允飛,陳文納,李德昌,等.Schiff堿及其配合物的應用研究進展 [J]. 化工技術與開發(fā),2004,33(4):26-28.
[6] 鄭永軍,董學暢,劉曉芳.4-(α-吡啶甲酰基)-PMP的合成與譜學特性研究[J].云南化工,2005,(5):23-25.
[7] 范迎菊,趙全芹,盛永麗.5-溴水楊醛Schiff堿及其銅配合物的表征和抗菌活性的研究 [J].化學世界,2005,33(6):352-354.
[8] 劉曉嵐,劉永紅.希夫堿在有機合成中應用 [J].有機化學,2002,22(7):482-488.
[9] 李艷,孫紹發(fā).4,5-二甲基-3-腈基呋喃Schiff堿的合成與表征[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9,26(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