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容
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方法是以知識為主題;以大量的筆頭機械練習為中心;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要目的;以教師講授為主要形式。因而,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狀態(tài),難以展開思維與想象,難以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雖然也能獲得某些知識,但是,真正的能力未能提高,真正的素質未能培養(yǎng)。
為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從以教師為“主體”變?yōu)榻處煘椤爸鲗А?以學生為“對象”變?yōu)閷W生為“主體”。通過“主導”使“主體”活躍起來,自覺自愿地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
基于以上的指導思想,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試行了“五動”學習法。實踐證明,這一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提高教學質量。
一、“五動”學習法的內(nèi)涵和理論依據(jù)
“五動”學習法,即在學習英語的整個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讓學生能自覺自愿地,積極主動地圍繞教學內(nèi)容去動腦、動眼、動耳、動口、動手,有效進行學習。
其理論依據(jù)是:
1. 從教育學的角度看,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為“五動”學習法提供了客觀條件;人對環(huán)境的的反應是能動的反應,為“五動”學習法提供了主觀條件。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盡量讓上述主觀條件與客觀條件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逐漸培養(yǎng)他們學習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目的。
2.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為良好學習心理的形成和發(fā)展打下基礎,進而為學生良好素質的培養(yǎng)鋪平道路。有了好的心理素質,即使暫時學習困難,也容易趕上,缺乏好的心理素質,即使暫時學習好,也容易掉下來。
3. 從教與學的角度看,一方面,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教給學生“獵槍”而不是給學生“獵物”,即重在教給學生“學法”,而不是重在教給學生“知識”。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方法,從而自覺、主動地學習。另一方面,一個好的教師,往往是善于改變學生學習的被動狀態(tài),即使學生“要我學”改變?yōu)椤拔乙獙W”。
二、“五動”學習法應該著重把握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 培養(yǎng)“五動”習慣是英語入門的首要任務
習慣決定一切,我們有意識地把培養(yǎng)學生“五動”的習慣作為英語入門的首要任務。具體的做法是,采用字母、音標、單詞、音節(jié)、詞性、詞義“六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并且把“六結合”放在句型課文和對話中學習。通過“五動”的反復學習,可以及時讓學生發(fā)現(xiàn)和歸納字母拼讀規(guī)則。認清重讀開閉音節(jié),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讓學生知道英語單詞的拼寫和音節(jié)的發(fā)音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2. “情景”創(chuàng)設是“五動”學習法的核心
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對英語“情景”的創(chuàng)設,這里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應“因課而異,因課制宜”
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內(nèi)容、重點,相應的“情景”就不一樣,這就需要依據(jù)課文需要創(chuàng)設恰當?shù)摹扒榫啊?絕不能千篇一律,模式單一。
(2)應“因室而異,因地制宜”
每個學校教室的環(huán)境不盡相同,稍加注意觀察,總有實用的“特殊景物”,我們應充分利用某個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來靈活機動創(chuàng)設“情景”。墻報、黑板報等都可隨時當成“情景”利用,老師用身體語言暗示給學生,啟發(fā)學生用課文給予的語言材料即時表達出來。
(3)應“因時而異,因入制宜”
不同的時代,或者同一時代的不同時期都有各自不同的“時尚風貌”,而學生對“時尚風貌”的敏感程度是很高的,往往表現(xiàn)在他們的服飾、打扮、習慣口語、動作姿態(tài)、學習用具上,我們不能忽視這些永遠是新鮮活潑、生動感人的“活道具”,充分利用它們來為“五動”學習法服務。
(4)應“貼近生活,深入生活”
只有把書本的知識和生活的實際結合起來,語言學習才會生動活潑,效果明顯。從這一思想出發(fā),我們一方面啟發(fā)學生去生活中尋找“補充教材”,另一方面又把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3. 課外學習的延伸是鞏固“五動”學習法的關鍵
“五動”學習法更多地局限于課堂學習和校內(nèi)學習,而要讓“五動”學習法的成果鞏固下來,最關鍵要引導學生自覺地從課堂上走到課堂外。
4. 及時反饋是“五動”學習法的驗證
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如何,質量如何?應及時注重反饋。即頭一天學習的內(nèi)容,第二天上課前應抽時間嚴格檢查,揚其長而析其短,定其優(yōu)而糾其錯。揚“長”定“優(yōu)”;析“短”糾“錯”,不僅僅限制于對知識或作業(yè)的批改和評判,還應該更注意對“五動”學習法的指導和評析。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五動”學習法要真正讓學生掌握,教師必須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把握“五動”的主要內(nèi)涵;理解“五動”的理論依據(jù);抓好“五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反復實踐,不斷總結。以“知識是基礎,思維是關鍵,方法是手段,能力是成效”為總體思路,來完成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從總體上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