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望原
隨著關押、毆打和強制遣返上訪戶被曝光,以及董事長與總經(jīng)理被刑拘,“安元鼎”保安公司這塊金字招牌算是砸了。此刻,心緒難平的,除了充滿神奇的“安元鼎”和含血帶淚的上訪者,恐怕還有那些對“安元鼎”深為倚重、為其買單的各種“甲方”們。
“這只是一筆生意。”從目前的報道來看,黑幫片中的臺詞或許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揭示明目張膽存在數(shù)年的“安元鼎”邏輯。一名特勤告訴廣西上訪女警張耀春,押送她的價碼是三萬;而特勤小隊長則滿心想拉住回頭主顧,說:“你下次再來北京上訪,你一來你們地方的腐敗官員就害怕了,就會被扣分了?!?/p>
地方政府(駐京辦)交錢,“安元鼎”提供服務,一個賺取了真金白銀,一個買到了“穩(wěn)定”,雙方可謂各得其所。就這樣,幾年來,“政府是雇主,訪民是財神”,廣泛的市場需要和地方政府超強的消費能力,讓北京安元鼎保安公司在京城保安行業(yè)中迅速崛起,到達了中國保安行業(yè)的巔峰。
用權力尋租暴力、將維穩(wěn)任務外包,地方政府的這種維穩(wěn)選擇,一方面讓“安元鼎”從保安公司變身“維穩(wěn)公司”;另一方面,也讓“安元鼎”在這種權力和資金的支持下變得有恃無恐。因為它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不過是地方政府伸出的另一只手而已。
然而,我們很難想象,這種腐敗官員為個人利益扯起維穩(wěn)大旗,去壓制公民合法權利的暴力化維穩(wěn);這種不是通過暢通利益訴求渠道,反而把公民當對手、敵人來看待的黑惡化維穩(wěn),又會陷入怎樣的怪圈,實現(xiàn)什么樣的“穩(wěn)定”!
而在地方政府與保安公司的這筆生意里,那些被當做交易成本的公民權利、社會正義、政府良知,又該由誰來買單?
在這筆生意里,安元鼎保安公司是否涉嫌綁架、非法拘禁、暴力傷害、敲詐勒索等有組織犯罪行為?而那些與“安元鼎”簽訂協(xié)議的地方官員,對于這些罪行是否也構成了共犯?
一個曾被十二家單位聯(lián)合授予中國保安服務“十大影響力品牌”的公司,一個曾被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評選為“A級安保企業(yè)”的公司,最終現(xiàn)了原形。如今,“安元鼎”轟然倒塌了,然而,那些曾經(jīng)與它親密合作的個別地方政府,在他們治下的那些減少的“上訪率”、那些花團錦簇的“穩(wěn)定局面”,究竟有著怎樣的含金量?又潛藏著怎樣的暗流?
據(jù)去年權威部門的調(diào)研報告顯示,相關省市在京設立臨時勸返場所七十三處。這其中,除了像“安元鼎”這樣的專業(yè)保安公司設立的“黑監(jiān)獄”,還有不少是各地政府駐京工作組人員自己照顧和看護的,也有直接雇用社會閑散人員,由他們提供地點和看護的。在這些外部或者內(nèi)部交易中,是否也有類似“安元鼎”的組織?是否也有公民被扣押財產(chǎn)、限制自由,甚至遭受暴力?有關部門不妨也查查。
【原載2010年9月27日《京華時報·聲音》】
插圖 / 家奴 / 贊德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