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萬斌,梁昌榮
(1.四川省會東縣撒者邑鄉(xiāng)獸醫(yī)站,四川 會東 615200;2.四川省會東縣新街鄉(xiāng)獸醫(yī)站,四川 會東 615200)
1.1 確定妊娠母豬的預產期,做好母豬產仔準備 一般母豬懷孕期平均為114d。
1.2 增加妊娠后期母豬的飼料量 根據(jù)母豬體況、大小,日喂妊娠母豬料為2.50~3 kg,但在產前1周喂料量開始逐漸減少,產仔當日降至0.50~1 kg,以防止母豬泌乳高峰期采食量下降,初乳脂肪過高而引起仔豬拉稀。
1.3 加強母豬飼養(yǎng)管理 母豬妊娠后期應采用單圈飼養(yǎng),嚴禁飼喂發(fā)霉、變質、腐敗、冰凍帶毒飼料,夏防暑、冬防寒并保證充足飲水。
2.1 細致助產 產前34 d每日要用溫水清洗按摩乳房、以刺激乳腺,促進產后乳汁分泌。臨產母豬乳房、外陰部用0.10%高錳酸鉀水擦試消毒,并擠掉少量初乳。
2.2 保溫防壓 新生仔豬怕冷,常被母豬壓死或凍死,對新生仔豬的保溫是提高哺育率的重要措施。適宜于新生仔豬的環(huán)境溫度是35℃,豬生后24 h內產房要保證35℃左右溫度,為此一要堵塞風洞(門窗),鋪墊草保持室內干燥。二要設護仔欄、安裝紅外線燈泡。在母豬圈內靠墻角的地方,用磚修一個長1m、寬0.80m、高0.70m的護仔欄(下邊開有可關開的仔豬出入小洞),護仔欄中上方安裝一個可調控高低的250W紅外線燈泡,距地面約50cm左右(冬低,春秋稍高),既可取暖又能殺菌消毒。
2.3 吃足初乳 首先要固定乳頭。要把弱小仔豬放在前邊乳頭,讓其吃到充足而營養(yǎng)豐實的初乳,強壯的放在后邊乳頭,這樣每次吃奶時都堅持人工輔助固定,2~3 d即可習慣固定乳頭吃奶,以保證每窩仔豬均衡生長。然后要吃足初乳,初乳中還含有仔豬建立自身免疫的抗體,吃足初乳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保證生長發(fā)育良好。
2.4 剪掉獠牙 仔豬出生時有成對上下門齒和犬齒(俗稱獠齒)共8枚,此牙有害無益,因牙齒發(fā)癢互相咬斗,傷其母豬乳頭和同窩仔豬的尾、耳。所以,在仔豬生后打耳號的同時用尖鉗子或指甲剪從牙根部切除獠牙,以不傷其牙床為好。
2.5 補鐵、補硒 補鐵:新生仔豬體內鐵的貯存量一般為50mg,每日生長代謝約需消耗7mg,從100mL的母乳中僅得到0.2mg左右的鐵,可見,仔豬得不到鐵的補充,可于7日齡左右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生長發(fā)育受阻,食欲減退,抵抗力下降,易患白痢。生后2~3 d補鐵。補硒:硒是仔豬生長發(fā)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仔豬缺硒時會突然發(fā)病,食欲下降,精神不振,關節(jié)腫大,癱瘓,嚴重者突然死亡,剖檢時可見肝壞死,肌肉蒼白、萎縮,心包積水等病變。發(fā)病特點是營養(yǎng)狀況良好、生長發(fā)育快的仔豬最先發(fā)病。仔豬3~5日齡肌注亞硒酸鈉0.5mL,斷奶時再注射1mL。對于缺硒地區(qū)還應對每頭仔豬肌肉注射亞硒酸鈉E 1mL或0.10%亞硒酸鈉溶液0.50mL。
新生仔豬主要靠母乳維持生存和增重,母豬的產乳量于分娩后逐漸增加,至21 d左右達到產奶高峰,以后產奶逐漸下降,而仔豬生長迅速,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與日俱增,如不及時喂料,以補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豬瘦弱得病而死亡。應適當增加青綠多汁飼料的喂量,蛋白質飼料種類要多,必需氨基酸含量要高。補料應在生后5 d開始,前3 d應人工強制補料,購買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吸收的仔豬顆粒料,用手捏些放入仔豬口中,連續(xù)飼喂2~3 d。7日后可把顆粒料放在護仔欄內讓其自由采食,也可用炒熟的大麥、玉米、大豆等粉成大顆粒加少量食鹽飼喂,提高母豬的泌乳力,促進仔豬生長發(fā)育,增加體重。仔豬生后5~7 d補料,60 d斷奶重可達20 kg左右,而20日齡補料僅為15 kg。
仔豬一個月后,死亡較少,食量增加,是仔豬由吃乳為主過渡到吃料獨立生活的重要準備期。正確的斷奶方法是減少仔豬早期斷奶應激的有效措施。一般農村仔豬斷奶時間45 d,大型良種場約在35~40d。斷奶時,應采用“三不變”方法:環(huán)境不變,采用趕母留仔法,把仔豬放在原圈飼養(yǎng),把母豬調圈;飼料不變,斷奶前喂啥料,斷奶時仍喂啥料;飼喂方式不變,奶斷前后飼喂次數(shù)方式不變。
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和斷奶重,豬群保健與疫病防制尤為重要,應做好消毒和免疫,好的疫苗只有與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相結合,才能產生好的免疫應答反應,對母豬和哺乳仔豬要認真進行免疫。
5.1 20~21日齡豬瘟首免,60日齡豬瘟二免,61~65日齡注射豬丹毒與肺疫病苗。豬舍地面最好用1%~4%火堿消毒。
5.2 仔豬排糞呈灰白色時,可能母豬飼料營養(yǎng)過高,應減少精料,加喂青綠料,多飲水。每隔3~4d喂1次0.0%高錳酸鉀水。
5.3 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溫暖、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