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渝新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四川 成都 610041)
另眼相看蘇州園林
——兼談成都園林與蘇州園林的差別
張渝新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四川 成都 610041)
通過對蘇州園林的宅園關(guān)系、長廊使用的利弊、假山的布局和門窗窗花的樣式的品評,分析蘇州私家園林與成都官家園林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點。
蘇州園林;園林評說;成都園林;園林比較
人們都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冠江南。
可是我還是要在這里“批評批評”蘇州園林,當然我的“批評”,指的是批點評說之意,即換一個角度看蘇州園林,同時也從蘇州園林的角度反觀成都園林的特點。
蘇州園林一直是我很推崇的一種中國古典園林類型,以前是從書本上學習,感覺它是一種高層次的園林藝術(shù),沒有缺點并且無法超越。后來,由于在成都從事了一段時間的園林工作,又觀摩并學習了大部分的蘇州園林,兩相對比,頗有一些感觸。
下面,我就把我的一些思考,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我國的古典園林按照產(chǎn)權(quán)標準可以分為四個大類型:屬于皇產(chǎn)的皇家園林、屬于各級官署機構(gòu)的官家園林、屬于私人的私家園林和屬于各種宗教團體的寺廟園林。
蘇州園林在中國是作為私家園林的典型代表而名聞于世的。何謂私家園林,它首先是私人住宅,其次這個私人住宅還得擁有足夠大的庭園做休閑游樂之用。用這個標準來看蘇州園林則感覺問題比較多,當然,我指的是今天呈現(xiàn)在廣大游人面前的、出售門票供人觀賞的蘇州園林,沒有包括歷史上的蘇州園林形態(tài)和現(xiàn)在仍有住戶沒有開放的蘇州園林。
目前,向公眾開放的蘇州園林,是功能不完備、結(jié)構(gòu)不完整的蘇州園林。
上世紀50年代以來,蘇州的私家宅園通過不同的途徑收歸國家所有,并逐步向游人開放。在這個過程中,蘇州園林被肢解,所有的蘇州私家宅園在向公眾開放的同時去掉了它功能的主體部分,也就是住宅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當時的政治氛圍,使得那時的人們既要保留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藝術(shù)結(jié)晶,又不能宣傳封資修的腐朽生活方式,所以只能開放園林部分,不開放住宅部分。特殊的歷史原因?qū)е碌暮蠊?,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時代氛圍和政治氣候早已不成問題,蘇州園林中著名的拙政園、留園等的住宅部分也早已劃歸相應(yīng)的園林所有,卻依然沒有人想到要恢復蘇州私家園林的本來面貌,向游人全面開放包括住宅部分在內(nèi)的蘇州園林。
相對于蘇州,揚州私家園林的情況就好得多,比如說何園和個園,宅和園都保存得完完整整,并向公眾開放。
反觀成都的古典園林,不管是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樓公園,還是都江堰離堆公園、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新繁東湖,它們都在幾百年以前就被各級官署所管轄,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古代的公共園林(針對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官員、文人等),所以成都現(xiàn)存的古典園林基本上都屬于官家園林。
對于一般游客而言,很難把成都園林與蘇州園林的特征區(qū)分開來,但是如果和揚州的私家園林一比較,就能比較清楚地發(fā)現(xiàn)成都園林與江南園林的區(qū)別。因為蘇州園林沒有恢復住宅部分,很容易與成都不住人的官家園林相混淆,而揚州的私家園林既開放園林部分又開放住宅部分,特點非常鮮明。
所以,個人認為,在中國參觀游覽私家園林,最好的去處不是蘇州而是揚州,因為向公眾開放的揚州園林,無論功能還是結(jié)構(gòu)都最能代表江南私家園林的特質(zhì)。
熟悉成都和蘇州古典園林的人都知道,在園林建筑方面蘇州園林的廊特別多,成都園林的廊特別少。這個問題,其實是與上一個問題緊密相連的。
蘇州園林中長廊的應(yīng)用是比較好的,形式多變,姿態(tài)萬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私家園林長廊的存在價值主要在于功能而不是審美。私家園林長廊主要是為居住在宅園中的人提供交通便利,在這一點上,蘇州私家宅園基本做到了,許多宅園的長廊把園內(nèi)的建筑全部連通,留園長廊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這樣,即使在雨天,居住在園內(nèi)的人們的主要活動亦不會受到天氣的干擾。
然而,基于現(xiàn)在開放的蘇州園林宅園分離,結(jié)構(gòu)不完整的現(xiàn)狀,它的長廊卻給人一種累贅的感覺,顯得有點過了。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不知道私家園林的屬性,不知道它還有住宅部分,單就園林部分而言,確實沒有必要用長廊來聯(lián)通園林中的絕大部分建筑。
成都的古典官家園林由于是古代的公共園林,不承擔居住功能,所以不需要用長廊把園林中的所有建筑連接起來。成都官家園林在廊子的應(yīng)用上更講究其審美的作用,它的大部分作用是把兩個或多個建筑的空隙處用廊子封欄,形成視覺上的四合院,這在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園林皆可見到。由于成都官家園林的長廊不是私宅通道,所以它不像蘇州私家園林的廊子那么狹窄低矮,通常都修建得高敞寬大,比如武侯祠的文武廊,就特別高大宏偉。成都官家園林用廊子來合圍四合院的手法是很符合審美規(guī)律的,因為它圍而不合,既封閉又通透,往往把隔景、借景、透景的功能集于一身。
蘇州園林因為是私宅,主人要在里面吃喝拉撒睡,所以它用長廊來聯(lián)絡(luò)交通各處建筑,是符合情理的。當然,它會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私宅本來面積就不大,再在其中布滿長廊,狀如蛛網(wǎng),對景觀的審美的確會造成不小的損壞。這些長廊雖然在一些局部,也會形成曲徑通幽和隔景借景的絕佳效果,但是這只是局部的小效果,對于園林的整體大效果而言,還是得不償失的。
如今,蘇州園林又普遍去掉了住宅部分,使得長廊的實用功能基礎(chǔ)喪失,變成一個純粹審美的對象。對蘇州園林來說這是很慘的,這種私宅中的小廊子是園林中數(shù)量最多,體量最大的一種建筑形式,而且也不能像亭臺樓閣那樣單獨作為審美對象。在此,筆者懇切地提出一個建議,希望能恢復蘇州園林的住宅部分,使公眾看到一個完整的私家園林,同時也為那些精致的長廊找到價值歸屬。
自古以來鑿池壘山都是平地造園的基本方式,其定式為“一池三島”,這可以上溯至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所追求的道家海外仙山蓬萊、方丈和瀛洲。所以池中假山常常使得園林顯得更加古樸率真。
蘇州園林,由于大多為私人宅園,占地面積往往不大,鑿池壘山的規(guī)模亦相對較小??墒牵灰晕⑸宵c規(guī)模的園林都挖了池、壘了山,不過因為池塘的面積過小,蘇州園林更多的是池邊山,而少有池中山。
園林中的疊石造山與園林中的亭閣臺榭一樣,是園林中不可或缺的點綴,就像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所以蘇州園林常常利用太湖石在堂外廳前疊石造山,許多疊石假山都非常漂亮、非常出名。
我們知道假山分為真假山與假假山,鑿池壘山的土假山為真假山,堂外廳前壘的疊石假山叫假假山?,F(xiàn)在,蘇州園林的假假山有點泛濫,無處不疊石,堂外庭前自不必說了,屋角、廊邊、池畔、花臺中和土假山上,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見縫插針,全部壘上太湖石和黃石疊石造景,把一個私家園林造得像一個仿石林。
實際上,疊石假山在園林中只能起點綴作用,除了像獅子林那種因為特別歷史原因而形成的完全以疊石假山為特色的特殊園林,在其他園林中,疊石假山是不應(yīng)該占據(jù)中心位置和主要位置的。
在這一點上,成都園林與蘇州園林差別很大。成都園林作為官家園林,其審美標準是以皇家園林為楷模,有一部分成都園林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版的皇家園林。比如新都的桂湖,崇州的罨畫池,還有成都附近的廣漢房湖都是依照秦漢皇家園林“一池三島”的模式來經(jīng)營園林的湖池山水結(jié)構(gòu)的。
由于是鑿池壘山,成都園林中的假山絕大部分是土假山,加上成都離太湖遙遠,很少有用太湖石的疊石假山。成都園林的疊石假山一般都是使用都江堰的鐘乳石,效果有一點像大型盆景,而且?guī)缀醵际钳B石假山與水景相配,上面還生長有各種花草樹木,審美情趣與蘇州園林的疊石假山完全不同。成都的疊石假山追求的是幽雅秀美的審美理想,蘇州的疊石假山追求的是剛毅壯美的審美理想。
蘇州園林疊石假山的空透漏的審美標準,大家都是接受的,而且也被世界所公認。但是,我現(xiàn)在想討論的是蘇州園林與它的疊石假山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度的問題。
解放以前,蘇州的每一個私家園林都有自己的主人,各自為政,互不干擾。每個園主都可以按自己的審美標準來建造或改造自己的園林,因而可以形成不同的風格??墒乾F(xiàn)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所有向公眾開放的蘇州園林都屬于同一個“老板”,這就是蘇州市園林局。在旅游經(jīng)濟特別發(fā)達的今天,蘇州園林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蘇州市園林局以其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對園林的歷史文物進行保護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人們擔心的是錢多了以后,修建筑吧,有法規(guī)要求修舊如舊,而且有嚴格的報批程序,但是在園林部分則沒有程序上的麻煩,今天添一塊石頭,明天造一個小景,你的我學,我的你學,日積月累,很容易產(chǎn)生趨同效應(yīng),最后使各園林自身的特點被淹沒,形成一個漂漂亮亮的新蘇州園林。
這不僅僅只是一種擔心,如今,走在各個蘇州園林里,每隔五步十步,就會看見或是太湖石,或是黃石的疊石。如果大家都覺得獅子林的假山好,然后園林局就在各個園林里增添,今年一座,明年一座,幾年下來,蘇州園林就會變成一個大獅子林或者是大太湖石石林。
長廊也存在趨同化的趨勢,比如在虎丘那樣佛教占主導地位的旅游地,我們也能看見大量近年來修建的與蘇州私家園林一模一樣的矮小廊子,顯得非常的滑稽和格格不入。
自古以來,園林里的門窗是最變幻多端的,特別是各式各樣的花窗樣式,真是琳瑯滿目。
蘇州園林的窗花,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粉墻上的磚窗(磚洞)形式多樣,變化無窮,但是園林建筑的門窗窗花,就相對單調(diào)和少變化。其主要原因是和近代以來蘇州園林的業(yè)主普遍在門窗上使用玻璃有關(guān)。
蘇州園林作為私家宅園,它的首要功能是要滿足主人的居住需求。明清時期,建筑的門窗為了能達到既能透光,又能牢固粘貼窗紙(因為窗紙自身不夠堅實,門窗的縫隙過大就更容易損壞)的雙重效果,逐漸形成了繁復細密風格的門窗窗花。清末,隨著玻璃的大量使用,蘇州園林的業(yè)主們出于生活需要而普遍選擇在門窗上使用玻璃,明清以來的細密窗花自然就被淘汰了。
現(xiàn)在蘇州園林的門窗窗花大都在門窗的中心留出很大的空隙出來,而且還有不少門窗放棄了木窗花,改用鐵制窗花,為了彌補花紋單調(diào)的缺點,常采用彩色玻璃來增加裝飾效果。
成都的官家園林則保留了明清以來的傳統(tǒng)花窗,這些傳統(tǒng)花窗除了有遮擋的功能,它還有很強裝飾作用。因為窗紙是白的,材質(zhì)與中國畫用的紙相同,所以每一個窗花都可以在窗紙的襯映下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使用玻璃門窗則沒有這種效果,因為玻璃是全透明的,它與窗花不能形成反差。中國的窗花不管是豬肝色、偷油婆色、暗赭色還是黑紅色,都是深暗色調(diào),在室外陽光的對比下室內(nèi)往往是一片暗黑,所以有玻璃的門窗窗花裝飾都非常簡單。
成都的古典園林最近幾年也開始普遍使用玻璃,但是在玻璃的使用上與蘇州園林還是有所不同,因為成都的古典園林,即使安裝了玻璃,也要在玻璃后面貼上一層白紙,使它保留傳統(tǒng)窗花的韻味。玻璃在這里只是起一種堅固傳統(tǒng)窗花紙的附加作用。
這樣就產(chǎn)生一個問題:在看不見蘇州園林住宅部分的情況下,為什么蘇州園林的園林建筑的花窗顯得如此簡陋,我就曾經(jīng)聽見有人這樣疑問。
反觀蘇州園林的磚窗,則與建筑花窗完全相反,做的是變化萬千。究其原因其實是同樣的一個:還是玻璃。
粉墻上的磚窗不是一個住宅空間,它不需要安裝遮風擋雨的玻璃。而且透過磚窗看到的是陽光照射下的園林景物,不是一個黑暗的孔洞。所以,業(yè)主們需要把粉墻上磚窗得窗花設(shè)計的復雜而有變化。
New light on Suzhou Gardens——Also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engdu and Suzhou gardens
Zhang Yuxin
(Zhuge Liang Memorial Hall Museum in Chengdu,Sichuan,Chengdu 610041)
This paper,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ngdu and Suzhou residence gardens,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corridors,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rockwork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door and window grilles,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ivate gardens in Suzhou and the official gardens in Chengdu,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Suzhou gardens;comments on gardens;Chengdu gardens;garden comparison
J59
A
1004-342(2010)06-125-03
2010-06-27
張渝新(1957—),男,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