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奉林 萬國琳
(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 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不典型者臨床表現較為復雜和多樣性,極易誤診?,F將我院2005年至2010年我院就診的19例誤診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加深對本病的認識,提高診療水平。
本組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齡18~74歲。
患者發(fā)作性胸悶、心悸、氣短12例,大便次數增多3例;乏力、人軟、精神差2例;老年性癡呆1例;口干、多飲、多尿1例。
該19例患者開始均誤診為其他系統(tǒng)疾病,確診后立即給予抗甲狀腺藥物(丙基硫氧嘧啶)治療及心得安治療。癥狀在2~4周內逐漸好轉。
本組19例患者,誤診為冠心病7例;心律失常5例(房顫4例、頻發(fā)房早1例);慢性腸炎2例;腸易激綜合征1例;周期性麻痹2例;老年性癡呆1例;2型糖尿病1例。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指甲狀腺呈現高功能狀態(tài)的一組疾病,其共同特征為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而導致的高代謝和基礎代謝增加和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加,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典型的病例容易診斷,不典型者臨床表現較為復雜和多樣性,或以某一個系統(tǒng)癥狀較為突出,且甲狀腺腫大不明顯、無明顯突眼時極易誤診。
心臟是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亦可作為患者就診的第一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多數病人可出現不同類型的心律失常[1]。因甲狀腺激素可使心肌的興奮性增加,心房對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比心室敏感,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人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見,主要表現為房性早搏和心房顫動[2]。在臨床上對于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經強心、利尿、擴血管治療療效欠佳時,應想到甲亢可能。對心臟病患者常規(guī)作甲狀腺激素測定可避免延誤診斷。
本次回顧性研究中有3例以大便次數增多為主要表現,由于過高的TT3、TT4可使小腸傳遞時間明顯縮短,小腸蠕動加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腹瀉、大便次數增多屬于腸蠕動增強性腹瀉。治療的根本措施是控制甲狀腺功能。
本研究中有2例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鉀及糖代謝異常在本病發(fā)病過程中較為突出,周期性麻痹的發(fā)作是由于甲亢患者在糖負荷以后,血糖升高使胰島細胞的分泌功能加強,隨著糖的氧化、分解、利用的加快,細胞外的鉀離子迅速移往細胞內,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可增強組織Na-K-ATP酶的活性,因而細胞內K+進一步增加,使低血鉀加劇。
老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起病多隱匿,以淡漠型以及無力型為多見。一般無典型癥狀,如高代謝癥候群、甲狀腺腫大和眼病等變化都不明顯,故誤診的機率較高。本次研究病例中1例老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誤診為老年性癡呆。老年人甲狀腺分泌功能已有降低,當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時,雖然甲狀腺激素分泌有所增加,但可能由于血液中的蛋白質對甲狀腺激素結合力下降,組織對該激素反應能力減弱以及其他衰老變化等因素影響,老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臨床表現多不典型,易發(fā)生誤診。
甲亢合并糖尿病或甲亢繼發(fā)糖尿病在臨床是比較常見的。本次回顧性研究中亦有1例。當老年人以多食、多飲、多尿、消瘦為主要表現時,易誤診為糖尿病。甲狀腺激素促進小腸黏膜對糖的吸收,增強糖原的分解、抑制糖原的合成,并能增強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質醇和生長激素的生糖作用,故甲狀腺素有升高血糖的趨勢[3]。這在臨床上要引起重視。
通過本次回顧性分析,我們認為要減少甲亢的誤診,關鍵在于熟悉甲亢的各種不典型癥狀。臨床實踐中如遇到以下情況時,應考慮甲亢可能:(1)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頻發(fā)早搏、心動過速)者;(2)心功能不全患者經強心、利尿、擴血管治療療效欠佳時,應想到甲亢可能;(3)頑固性腹瀉、惡心嘔吐、消瘦,消化系統(tǒng)檢查未見異常者;(4)肌病、糖尿病等病程長,治療不滿意時。
[1]朱勛.現代內科理論與臨床[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1997:368.
[2]廖二元,超楚生.內分泌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664~689.
[3]劉新民.實用內分泌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