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琴
南陽市新野縣建設局,河南南陽 473500
淺談建筑變形縫的構造
李東琴
南陽市新野縣建設局,河南南陽 473500
在外界溫度變化、荷載或地震等因素的影響下,建筑物常會產(chǎn)生變形、開裂等現(xiàn)象,從而導致結構的破壞。為防止這種破壞,常常要在建筑物的有關部位設置變形縫。本文就建筑變形縫的構造作出了詳細的闡述。
變形縫;構造要求;構造
在建筑物因晝夜溫差、不均勻沉降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結構破壞變形的敏感部位或其它必要的部位,預先設縫將整個建筑物沿全高斷開,令斷開后建筑物的各部分成為獨立的單元,或者是劃分為簡單、規(guī)則、均一的段,并令各段之間的縫達到一定的寬度,以能夠適應變形的需要。根據(jù)變形縫產(chǎn)生的原因,相應設置的縫有伸縮縫(溫度縫)、沉降縫、防震縫。
1)設制條件:根據(jù)建筑物的長度、結構類型和屋蓋剛度以及屋面有否設保溫或隔熱層來考慮。如下圖:
砌體類別 屋頂或樓板層的類別 間距整體式或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頂、樓板層無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頂50 40各種砌體裝配式無檁體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頂、樓板層無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頂60 50裝配式有檁體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頂、樓板層無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頂75 60 100石砌體 80硅酸鹽、硅酸鹽砌塊和混凝土砌塊砌體普通粘土、空心磚砌體 粘土瓦或石棉水泥瓦屋面木屋頂或樓板層磚石屋頂或樓板層75
2)構造要求
(1)基礎可不斷開;
(2)從基礎頂面至屋頂沿結構斷開。
3)縫寬:縫寬一般為20~30mm。
防止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破壞而設置的縫隙。沉降縫把建筑物分成若干個整體剛度較好,自成沉降體系的結構單元,以適應不均勻的沉降。
1)設置條件
(1)平面形狀復雜、高度變化較大、連接部位比較薄弱;
(2)同一建筑物相鄰部分的層數(shù)相差兩層以上或層高相差超過10m;
(3)建筑物相鄰部位荷載差異較大;
(4)建筑物相鄰部位結構類型不同;
(5)地基土壓縮性有明顯差異處;
(6)房屋或基礎類型不同處;
(7)房屋分期建造的交接處。
2)構造要求
(1)斷開部位:從基礎到屋頂全部斷開;
(2)設縫位置。
3)沉降縫的寬度
一般地基的建筑物高度H<5m,沉降縫寬度為30mm;建筑物高度H=5~10m,沉降縫寬度為50 mm;建筑物高度H=10~15m,沉降縫寬度為70 mm;軟弱地基建筑物高度為2~3層,沉降縫寬度50~80mm;建筑物高度為4~5層,沉降縫寬度80~120mm;
建筑物高度為5層以上,沉降縫寬度>120 mm;濕陷性黃土地基建筑物高度0,沉降縫寬度≥30~70 mm。
針對地震時容易產(chǎn)生應力集中而引起建筑物結構斷裂,發(fā)生破壞的部位而設置的縫。
對于設計烈度在7~9度的地震區(qū),當房屋體型比較復雜時,必須將房屋分成幾個體型比較規(guī)則的結構單元,以利于抗震。抗震縫將建筑物劃分成若干體型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1)設置條件
(1)建筑平面復雜,有較大突出部分時;
(2)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m以上時;
(3)建筑物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
(4)建筑相鄰部分的結構剛度、質量相差較大時。
2)構造要求
(1)基礎以上斷開,基礎可不斷開;
(2)縫的兩側設置墻體或雙柱或,一柱一墻,使各部分封閉并具有較好的剛度;
(3)防震縫應同伸縮縫和沉降縫協(xié)調布置,做到一縫多用。
3)縫寬
在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其最小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高度不超過15m時,可采用70mm;
(2)當高度超過15m時,按不同設防烈度增加縫寬:
6度地區(qū),建筑每增加5m,縫寬增加20mm;
7度地區(qū),建筑每增加4m,縫寬增加20mm;
8度地區(qū),建筑每增加3m,縫寬增加20mm;
9度地區(qū),建筑每增加2m,縫寬增加20mm。
框架-剪力墻結構,取上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抗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較大一側確定縫寬。
所選擇的蓋縫板的形式必須能夠符合所屬變形縫類別的變形需要;所選擇的蓋縫板的材料及構造方式必須能夠符合變形縫所在部位的其它功能需要 ,如防水、防火、美觀等。
在變形縫內部應當用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柔性材料來塞縫,例如擠塑型聚苯板、瀝青麻絲、橡膠條等,以防止熱橋的產(chǎn)生。
樓地層變形縫的位置和寬度應與墻體變形縫一致。其構造特點為方便行走、防火和防止灰塵下落,衛(wèi)生間等有水環(huán)境還應考慮防水處理。
樓地層的變形縫內常填塞具有彈性的油膏、瀝青麻絲、金屬或橡膠塑料類調節(jié)片。上鋪與地面材料相同的活動蓋板、金屬板或橡膠片等。
頂棚變形縫可用木板、金屬板或其它吊頂材料覆蓋,但構造上應注意不能影響結構的變形;若是沉降縫,則應將蓋板固定于沉降較大的一側。
屋頂變形縫在構造上主要應解決好防水、保溫等問題。屋頂變形縫一般設于建筑物的高低錯落處。
縫口用鍍鋅鐵皮、鋁板、或砼板覆蓋。蓋板的形式和構造應滿足兩側結構自由變形的要求。
寒冷地區(qū)為了加強變形縫處的保溫,縫中填瀝青麻絲、巖棉、泡沫塑料等保溫材料。
常見的沉降縫處基礎的處理方案有雙墻基礎方案、單墻基礎方案交叉式、和懸挑式幾種。
1)雙墻基礎方案
雙墻雙條形基礎且地面以上獨立的結構單元都有封閉連續(xù)的縱橫墻,結構空間剛度大,但基礎偏心受力,并在沉降時相互影響。
2)設雙墻挑梁基礎:特點是保證一側墻下條形基礎正常受壓,另一側采用縱向墻懸挑梁,梁上架設橫向托墻梁,再做橫墻。這種方案適合于基礎埋深相差較大或新舊建筑相毗鄰的情況。
3)單墻基礎方案
單墻基礎方案也叫挑梁式方案,即兩側墻體均為正常均勻受壓條形基礎。兩基礎之間互不影響,用上部結構出挑來實現(xiàn)變形縫的要求寬度。這種方案適合于新舊建筑相毗連的情況。處理時應注意舊建筑與新建筑的沉降不同對樓地面標高的影響,一般要計算新建筑的預計沉降量。
目前,在我國大型公共建筑和聯(lián)合工業(yè)廠房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按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建筑均應設置變形縫,本文對變形縫的構造的分析和闡述,以期對建筑物的構造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TU20
A
1674-6708(2010)23-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