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圣誕節(jié),英國東北部格蘭瑟姆鎮(zhèn)沉浸在節(jié)日的氣氛中。然而附近沃爾斯索普村的一家農戶里卻傳出婦女陣陣痛苦的呻吟——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巨星之一伊薩克·牛頓的母親快要臨盆了。富有經驗的接生婆把這個過早來到人世的新生命抱在手里時。禁不住吃了一驚。這個新生兒贏弱瘦小得出奇,竟然只有1365克。她想騰出手去照顧產婦,看到桌上有一只當時常見的容量為1升的大茶碗,就順手把產兒小心放入那碗中,小牛頓居然能全部躺入碗中,好像躺在一個洗澡缸里?!疤蓱z了,”接生婆邊抹眼淚邊搖頭說.“您肯定養(yǎng)不活他??丛谏系鄯萆希€是讓他早日回歸天堂吧?!薄安唬也粌H要養(yǎng)活他,而且要讓他像他父親一樣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边@時母親卻沒有流淚,聲音雖然虛弱,語氣卻分外堅決,“從現(xiàn)在起,我就把他取名為‘伊薩克’——他父親的名字。他將以‘伊薩克·牛頓’,這個同父親一模一樣的姓名活在人世。”
幸好,母親沒有遺棄這位未來“高聳八云的巨人”,否則人類的科學史將要重寫。
可是幾個月過去了,盡管牛頓母親精心喂養(yǎng),這個可憐巴巴的嬰兒卻仍然必須用夾板來支撐腦袋。否則細小脆弱的頸椎就會骨折。母親情不自禁常常嘆氣。這時,她確實懷疑兒子是否會長大成人。
然而,牛頓居然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他活到了85歲,而當時英國人的平均壽命還不到40歲!而且,他從童年開始直到臨終,都沒害過重癥大病。他一生只掉了一顆牙,從未戴過眼鏡,包括老花鏡。臨終前頭發(fā)仍茂密未脫。這在當時的歐洲也是非常稀罕的。
“牛頓長壽之謎”早在牛頓在世時就有人探索過。三百多年來。它一直是歐洲,特別是英國科學界饒有興味的課題,也一直是牛頓推崇者們別具誘惑力的話題。然而卻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然,有一點是公認的,即牛頓長壽健康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但人們感興趣的是哪一種是主要的。對這點。迄今為止,流行過下述看法。
愛制作說牛頓從幼年起就愛制作各種“小玩意”。讀中學時起。他就巧妙地制成有名的“牛頓水鐘”。黎明。奇妙的水鐘會自動滴水到他臉上,催他早早起身讀書。在這些有趣的制作中.牛頓找到了很大樂趣,因而這種愛好一直保持到晚年。制作既要動手,又要用腦,對健康是有益的。
放風箏說牛頓自幼愛放風箏。讀中學時,他別出心裁地制成了一只“蠟燭風箏”。一天夜里,他把一根點燃的蠟燭系在一只風箏上,并把它放上了天——他早已準確算出要使燭光在晴空中不滅所需蠟燭的粗細和燭芯的長度——燭光在夜空的繁星下時現(xiàn)時隱,時亮時暗,飄忽不定,上下飛動。村民們看見后,先是迷惑不解,接著都一致斷定是“撒旦的杰作”——不祥的彗星將降臨該地,奔走相告,驚呼不止。后來,小牛頓雖然遭到同村長輩們的紛紛訓斥,但他卻感到放各種奇特風箏妙不可言,其樂無窮,因而一生中都常愛放各種精巧獨特的風箏。放風箏需在空氣清新的田野上,放時不僅手、腿、腰等肌肉需運動,而且還常常抬頭遙望,這對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特別是防止腦部疾病及明目都是很有利的。
追求說牛頓自幼就開始不斷追求一個個目標。他一生的偉大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如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使之成為經典力學和經典物理學的基礎,以至人們也稱這兩種極其重要的學科為牛頓力學和牛頓物理學。此外,他還在光學、天文學、數(shù)學上都有開創(chuàng)性的巨大貢獻。在人類科學史上有如此多巨大的乃至劃時代貢獻的偉人是不多的。牛頓之所以能如此,同他不斷地永不滿足地追求更多更深的科學真理是密切相關的。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集中全身智力不斷攀登事業(yè)高峰時,中樞神經常常能“命令”機體各部分配合協(xié)調,富有韌性,產生較強的免疫力。從而使它們延緩衰老。
思維說近二十年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生理學家認為,腦細胞的衰老是人體衰老最重要的標志和原因,而大腦經?;顒觿t能有效延緩腦細胞衰老。近年來,上述看法的影響頗大。牛頓從學齡前開始就非常好思,幾乎一直沉湎在他的“思維王國”中。以至這方面的軼聞趣事流傳甚廣。如童年放牧時,他因沉思忘牧,以致羊逃了還不知道。如他曾在蘋果樹下苦思冥想“吸力奧秘”時,受蘋果落地的啟發(fā)而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如他正拿著雞蛋準備去煮,忽然又想看時間,同時又進發(fā)了思維的靈感,結果將懷表放入水中“煮”還不知道。許多腦生理學家認為,正是牛頓經常沉浸在“思想的宇宙”中。所以他能常葆大腦細胞的生命活力,直到耄耋垂暮仍思維敏捷。
寵物說當代世界是“寵物世界”。西方的寵物問題專家認為,飼養(yǎng)照料寵物,同寵物相依為伴,對身心的調節(jié)常是有益的。人們發(fā)現(xiàn)牛頓一生相當“寵馬”。他在童年放牧時曾嘗試學騎,卻不幸多次摔下,以至產生“恐騎”心理,但對馬的酷愛卻一直未減。他先后飼養(yǎng)過不少愛馬??蒲芯o張,頭腦疲倦時常來馬廄看望“朋友”,同它進行無聲的“親密交談”,還常常親自給它喂料洗刷。這些對牛頓的身心健康無疑是很有益的。而且,同貓狗等寵物相比較。馬身上所帶的對人體有害的病菌和傳染病都要少得多。
牽馬散步說近年來,西方風行多年的慢跑已逐步被散步所取代。醫(yī)學家們紛紛證明,相同距離的慢跑和散步的總運動量與總耗氧量差不多,但散步通常都比慢跑身心更顯輕松自如,也更簡便易行,而且進行的時間也可以長得多。對于腦力工作者來說,散步還可以融工作、健身、娛悅于一爐。因而散步被稱為腦力工作人員“最理想的健身方式”。人們以此來看世界文明史上的長壽腦力工作者,發(fā)現(xiàn)他們中有許多人都熱衷于散步,而牛頓的散步方式又別具一格——他總是牽馬散步。牛頓常常長時間牽著心愛的馬在田野樹林、河邊池旁散步,邊走邊哼英格蘭民歌小調,十分愜意。有關研究人員認為,牽馬散步的保健作用又勝于普通散步。這是因為馬蹄聲時輕時重時快時慢,悅耳動聽,富有節(jié)奏,這有利于散步人通過聽覺調節(jié)放松中樞神經。更重要的是,牽馬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可使臂、背、腰等普通散步時運動量不大的肌肉群也得到有效的鍛煉,因而近乎全身運動。而且牽馬常常要舉手抬臂,牽拉時又形成一種良好的擴胸運動。這對于增強肺細胞的活動,增大肺活量,增強肺部抵御疾病侵害都相當有益。在牛頓生活的時代,歐洲最嚴重的死亡威脅通常是肺病(如肺炎、肺結核等)。因而許多人認為這種散步是牛頓長壽健身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