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氣候變化無常,受涼感冒的幾率大增,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舊疾復發(fā)或加重病情,因此要比往常更注意保養(yǎng)。秋季保護心臟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嚴防感冒
初秋溫差變化較大,人抵抗力下降,尤其幾場秋雨過后氣溫驟降,極易誘發(fā)傷風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或慢性支氣管炎復發(fā),肺部通氣功能受到影響易使心肌缺氧而導致冠心病加重。另外,肺炎還可引發(fā)心力衰竭,導致心肺功能不全危及生命。
◇提示:在天氣突然變化時,要注意保暖。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時,避免到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進行長時間的活動。
注意環(huán)境
室溫過高、過冷,或噪音過大,會使心率增快而加重心臟負擔。溫度過高及氣壓過低,可造成胸悶加劇、呼吸困難。
◇提示:環(huán)境要安靜、清潔;室溫要適度,注意通風、涼爽,空氣清新。
合理飲食
進入秋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風“貼秋膘”,飲食還應堅持以清淡為主,盡量別吃辛辣、高鹽食物,避免三餐過飽;及時補充水分,每天喝1500~2000毫升白開水。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飲水量,以免飲水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
◇提示:秋季防心臟病宜每日吃核桃。
核桃是秋季備受人們喜愛的果品。核桃仁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對人有強腎補腦、健體益壽之功。醫(yī)學專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如果每天吃3個核桃,約30克,可預防心臟病,使患心臟病的幾率減少10%。核桃中所含有的豐富油脂,70%是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它具有使膽固醇排出體外,體內多余的膽固醇不易被吸收的作用。
◇提示:秋季預防動脈硬化宜吃柿子。
有研究顯示,中國特產的柿子,秋季食用可預防心臟血管硬化,是有益于心臟健康的水果。如果對照柿子和蘋果的營養(yǎng)成分,柿子的纖維含量比蘋果多1倍,鈉、鉀、鎂、鈣、鐵、錳等礦物質成分比蘋果高得多,而這些都是預防動脈硬化的要素。
講究休息
臥床休息可減輕心臟負擔,但長時間平臥會加重肺淤血,容易造成呼吸困難。最佳體位是半臥位,頭部和胸部都適當墊高。白天可在靠椅上休息,兩腿下垂,減少肺淤血。
◇提示:早晨醒來以后宜繼續(xù)在床上躺幾分鐘,然后再緩慢起床。切記不要立即起身,起床時,動作不要過猛。為了補充晚上睡眠時丟失的水分,避免導致血液黏稠,應在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后各喝一杯溫開水。
適度鍛煉
適度鍛煉可避免便秘、墜積性肺炎及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活動量以不引起心慌、氣促為度,要持之以恒。
◇提示:天涼防中風,晨練宜改晚練。很多患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有“聞雞起舞”的晨練習慣,但有關研究顯示,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時間多在早晨,有2/3患者是在早晨6~8時發(fā)病猝死,進入秋冬季節(jié)早晚溫差比較大,建議這類患者最好把晨練改成晚練。
切忌激動
情緒激動、緊張煩躁、發(fā)怒受驚等,均可使腎上腺分泌兒茶酚胺增加,導致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上升,增加心臟負擔。
◇提示:平時不生氣,少看驚險影視片、競技性比賽等。
控制血壓
初秋天氣時冷時熱、變化無常,悶熱時易引起情緒波動,導致血壓升高,天氣轉涼,皮下及周圍血管收縮、循環(huán)阻力增加,也易導致血壓增高。長期高血壓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出現(xiàn)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提示:冠心病或高血壓患者,尤其是男性,應保持樂觀情緒,防止過度興奮和疲勞,避免酗酒、高鹽飲食等高血壓發(fā)病危險因素,堅持服用降壓、調脂或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夏季減少或停止用藥的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編輯/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