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雙手判斷氣流旋轉(zhuǎn)方向
通過對大氣環(huán)流的學習,我們知道風是大氣的水平運動,并且由高壓吹向低壓。在學習氣旋和反氣旋系統(tǒng)時,在南北半球有不同的旋轉(zhuǎn)方向,很容易記混。這里我們就可以運用雙手進行判斷,不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低壓(氣旋)都是向里輻合,高壓(反氣旋)都是向外輻散。我們可以通過雙手來判斷它們旋轉(zhuǎn)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指向高壓,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即為氣流的旋轉(zhuǎn)方向。
例1:能夠正確反映北半球的氣流流動的是( )
解析:首先,我們知道風是由高壓吹向低壓,所以高壓中心氣流應向外輻散,低壓中心向里輻合。根據(jù)題意可知是北半球,所以用右手進行判斷,很容易就判斷出高壓是順時針輻散,低壓是逆時針輻合。答案選擇A、D。
二、判斷物體的偏轉(zhuǎn)方向
在地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水平運動的物體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轉(zhuǎn)。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指向物體的原運動方向,四指所指方向即為物體的偏轉(zhuǎn)方向。
例2:下列關(guān)于地轉(zhuǎn)偏向力對河流產(chǎn)生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河流,東岸侵蝕作用強
B.南半球向東流動的河流,北岸有大量泥沙堆積
C.向西流動的河流,緯度較高的河岸侵蝕作用強
D.沿經(jīng)線向赤道流動的河流,東岸有大量泥沙堆積
解析:河流在地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轉(zhuǎn)方向的河岸侵蝕作用強,另一側(cè)河岸有大量的泥沙堆積。注意:在解題過程中沒有給出南北半球的要從兩個半球的角度進行分析。答案選擇B。
三、動手畫圖求日期分布
在關(guān)于日期求解的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何時應用日界線,應如何應用。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涉及日期分布比例或者某個部分表示的是某一天時,它要考查的是日界線的應用和規(guī)律。日界線是兩條:1800和0時(都是經(jīng)線),規(guī)律是:沿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經(jīng)過1800時日期減一天,經(jīng)過0時所在經(jīng)線時日期加一天。往往分析某日的分布比例時,我們只要先求出或找出0時,再畫出簡圖。就很明了了。
例3:當北京時間是2005年1月1日7時時,全球已開始新的一年的范圍是( )
A.全球超過一半
B.全球的1/3左右
C.全球的3/4
D.全球少于一半
解析:首先確定地球上兩個日期(12月31日,1月1日)的范圍,而180°和0時正好是這兩天的界線。通過題中所給的線索,計算LIiG98gWaek1Q307e6Yn9w==出0時所在的經(jīng)線度數(shù),由北京時間是1月1日7時(時間越大越靠東),與0時相差7個小時即相差105°,也就是120°E向西移動105°,即為15°E。如右圖:任意畫一個圓圈,設(shè)為北半球,所以自轉(zhuǎn)方向是逆時針方向,任意畫一個過極點的經(jīng)線定為180°,那么對邊就是0°經(jīng)線,沿自轉(zhuǎn)方向確定東、西半球后,畫出15°E的位置,則陰影部分表示一個日期,非陰影部分表示另一個日期,北京時間(120°E)為1月1日,所以陰影部分為1月1日,則非陰影部分為12月31日,則可明顯看出新的一年不足全球的一半,答案選擇D。
四、習題訓練
1.對流層中上升氣流會使飛行中的飛機顛簸。導致對流層氣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層實際氣溫低于理論氣溫(按垂直遞減率計算的氣溫)。右圖表示四種對流層氣溫分布狀況,分析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圖表示的氣溫降低速率在( )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遞減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遞減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遞減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遞減率
(2)飛機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穩(wěn)飛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這是一道考查對流層氣溫垂直變化以及對飛機飛行影響的題目。
解答第(1)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垂直遞減率這個概念。理論上,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率為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①圖表示的氣溫降低速率在不同高度有所不同。從曲線走向看,應分段考慮,一段是3000米以下,一段是3000-6000米的部分。在估計數(shù)值的基礎(chǔ)上,我們最好應用刻度尺進行畫圖量算。通過計算,①圖中3000米高度對應的溫度應為-15℃,6000米高度對應的氣溫約為-34℃。從0~3000米高度,氣溫由20℃下降到-15℃,相差約35℃,而根據(jù)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率,氣溫應下降18℃,顯然其在0~3000米氣溫降低速率高于垂直遞減率;在3000~6000米氣溫由-15℃到-34℃,相差19℃,而從3000~6000米之間的理論相差氣溫為18℃,所以此范圍的氣溫降低速率高于垂直遞減率;同理,A、C、D都不正確,答案選擇B。
第(2)題,首先據(jù)第(1)題的分析可知,①圖3000~6000米的氣溫降低速率高于垂直遞減率。故排除①圖。然后我們看②圖,在估計數(shù)值的基礎(chǔ)上,用刻度尺進行畫圖量算,得出,②圖3000米高度對應的溫度為0℃,6000米高度對應的溫度為-18℃,氣溫從0℃下降到-18℃,相差約為18℃,這與3000-6000米之間的理論相差氣溫為18℃相一致。也就是說②圖3000~6000米之間的氣溫降低速率與垂直遞減率一致。故選B。
2.讀右邊某地降水量和氣溫示意圖,判斷該地年降水量約為( )
A.1150mm
B.2000mm
C.1375mm
D.1800mm
解析:分析該地的年降水量實際上就是12個月降水量之和,我們通過對圖中每個月的降水量的估算,然后再加起來就是該地的年降水量,明顯答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