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白云
摘要:文章首先對《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樸園的性格刻畫進行分析,總結(jié)出他虛偽、殘暴、冷酷的本質(zhì),然后通過《雷雨》對蘩漪的描寫剖析了她的情感世界和悲劇命運,最后從《雷雨》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心理描寫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關(guān)鍵詞:人物描寫;情感世界;性格特征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 1003-2851(2009)09-0154-02
《雷雨》是我國杰出的戲劇家曹禺先生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劇作,也是中國現(xiàn)代話劇成熟的標(biāo)志。它以1925年前后的中國社會歷史為背景,展示了在那個歷史條件下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和各自命運的毀滅過程。以周樸園為代表的周家是一個由封建階級剛剛轉(zhuǎn)化來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而以魯侍萍為代表的魯家則是被拋到社會底層拼湊起來的貧苦家庭。《雷雨》鞭撻了當(dāng)時丑惡、虛偽的上層人物,折射了底層人民的憤怒吶喊。郭沫若稱它是“一篇難得的優(yōu)秀力作”,茅盾感慨“當(dāng)年海上驚雷雨”?!独子辍凡粌H有緊張的扣人情節(jié)、強烈的戲劇沖突,還有作家對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個個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一、人物性格刻畫的豐滿鮮活
黑格爾稱:“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黑格爾:《美學(xué)》第1卷)構(gòu)成性格世界的是多種多樣的“性格素質(zhì)”。而性格世界里的種種素質(zhì),不管攪的如何復(fù)雜,總有一個是牽頭的,起主導(dǎo)作用的。正因為人的性格特征是復(fù)雜的、豐富的,因此人物性格的刻畫對人物塑造來說十分重要?!独子辍分械娜宋镉兄軜銏@、蘩漪、周萍、魯侍萍、周沖、魯大海、魯貴、四鳳。這些人物在作家的筆下各有特點,幾個主要人物可以說塑造的尤其成功。周樸園出生于封建家庭,曾到德國留學(xué),是當(dāng)時上層人物的代表。他戴著橢圓形的金邊眼鏡,一對沉鷙的眼睛在底下閃爍著。象一切起家立業(yè)的人物,他的威嚴(yán)在兒子們面前格外顯得峻厲。”這段描寫說明了周樸園是這個家庭的絕對權(quán)威,他作為這個家庭的統(tǒng)治者是絕對不允許其他人唱反調(diào)的,他的話就是“圣旨”,幾乎無人敢違抗。他不但扮演了資本家的角色,同時也扮演了一個封建暴君的角色。他之所以專橫,目的是為了維護他看來不可顛倒的封建道德秩序,但由于他又接受過資本主義教育,因此他身上又具有資本家的剝削本質(zhì)。
周樸園的妻子蘩漪在他眼里只是屬于他的個人物品,她沒有自由。周樸園逼迫蘩漪“吃藥”的一段描寫更是精彩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蘩漪一開始反抗說“不愿意喝這種苦東西”。周樸園起初是“不高興”地說“你最好現(xiàn)在喝了它吧”,后來“忽然嚴(yán)厲地”說“喝了它,不要任性,當(dāng)著這么大的孩子”,蘩漪的懇求換來的是周樸園“冷峻”地回應(yīng)“當(dāng)了母親的人處處應(yīng)當(dāng)為孩子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yīng)該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弊詈蠼K于逼的蘩漪“憤恨”地喝下了藥。這一段描寫充分暴露出周樸園的殘酷自私和冷酷無情。周樸園對妻子談不上愛;對兒子,更談不上父子親情,有的也只是命令與服從。在“喝藥” 這一段中,周樸園先是“怒視”周沖讓他把藥端到他母親面前,又“高聲”讓周萍跪下求蘩漪喝藥,終于蘩漪忍受不了,含淚喝下了藥。他逼著兒子周萍和周沖在他面前唯唯諾諾,完全沒有了自己的主見,卻把這些看作是對妻兒的關(guān)心和愛護。周樸園雖然表面上道貌岸然,披著“有教養(yǎng)”的外衣,但在曹禺筆下通過這些描寫將其虛偽、殘暴、冷酷的本質(zhì)刻畫的淋漓盡致。
二、人物情感描述的入木三分
人的種種社會聯(lián)系釀成了復(fù)雜的性格素質(zhì),而性格素質(zhì)又以情感方式作用于客觀世界。黑格爾說得好:“具體活動狀態(tài)中的情致就是人的性格?!?黑格爾:《美學(xué)》第1卷)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應(yīng)該也是曹禺最偏愛的人物。她在十八歲那年嫁給了比自己大二十歲的周樸園,從此成了花瓶和玩物,沒有了自由,沒有了追逐幸福的權(quán)利,長期的壓抑使她的性格變的抑郁和乖戾。表面上她是周公館的女主人,可實際上她卻是精神奴隸,她如困獸般活在沒有陽光和尊嚴(yán)的牢籠中,正是在這種長期的沒有愛的精神壓抑下,她愛上了她的繼子周萍。她的愛如閃電、驚雷般的狂熱,她將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周萍身上,幻想著他能帶她離開這個牢籠,但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周萍背叛了她,要和四鳳私奔時,強烈的愛瞬間轉(zhuǎn)化成帶著恨的刀,因為不僅僅是背叛帶來的傷害,還有希望的破滅。
對這個人物的情感,可以說是描述的最入木三分。“她會愛你如一只餓了三天的狗咬著它最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你來也會像餓狗狺狺地,不,多不聲不響地恨恨地吃了你的?!边@一段生動地刻畫出蘩漪敢愛敢恨的性格特征。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正因為周樸園對蘩漪只是占有,一如當(dāng)年占有魯侍萍那樣,他骨子里對女性是蔑視的,是不尊重的,導(dǎo)致蘩漪的婚姻是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封建制度下的悲劇產(chǎn)物。蘩漪選擇了愛上繼子周萍,用不倫之戀來進行報復(fù),應(yīng)該說蘩漪是個內(nèi)心感情世界相當(dāng)豐富的女子,否則她也不會不顧一切地愛上周萍。這種感情強烈到讓周萍害怕,周萍的膽怯一方面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一方面來自父親的威嚴(yán)。周萍的懦弱,導(dǎo)致他選擇了逃避蘩漪,他被年輕單純的四鳳所吸引,這種感覺是跟蘩漪在一起時完全不同的,他決定帶四鳳私奔。當(dāng)蘩漪知道后,她的痛苦崩潰讓他覺得不可理喻,他認(rèn)為她瘋了。她是瘋了,因為她不僅僅失去了愛,也失去了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三、人物肖像、語言、心理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
人物的描寫離不開肖像、語言、心理場景的描寫。通過這些描寫才能讓作者筆下的人物一個個躍然紙上。
首先是人物肖像的描寫?!八哪樕n白,面部輪廓很美。眉目間看出來她是憂郁的。郁積的火燃燒著她,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受過一點新式教育的女人,有她的懦弱,她的明慧,——她對詩文的愛好……”通過這一段肖像描寫,可以發(fā)現(xiàn)蘩漪是個美貌的少婦,但她活的并不快樂,雖然過著有錢闊太太的生活,但她的精神世界是一片干涸的沙漠,長期的抑郁導(dǎo)致她的臉色不是很好,但從她的眼光又可以看出她不是那種屈從于封建傳統(tǒng)的女子,這個“受過一點新的教育的舊式女人”她其實是很矛盾的,在繁漪這個追求個性解放的資產(chǎn)階級女人身上還帶有非常濃厚的封建色彩。她追求資產(chǎn)階級女性的人格獨立,不愿意受壓迫,受束縛,但現(xiàn)實中她卻無法像“娜拉”那樣出走。
其次是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其中有一段蘩漪和周萍的對話。蘩漪:“你最對不起的是我,是你曾經(jīng)引誘過的后母!”周萍(有些怕她):“你瘋了?!鞭冷?“你欠了我一筆債,你對我負(fù)著責(zé)任,你不能丟下我,就一個人跑?!敝芷?“我認(rèn)為你用的這些字眼,簡直可怕。這種話不是在父親這樣——這樣體面的家里說的?!?/p>
蘩漪(氣極):“父親,父親,你撇開你的父親吧!體面?你也說體面?(冷笑)我在你們這樣體面的家庭已經(jīng)18年啦。周家的罪惡,我聽過,我見過,我做過。我始終不是你們周家的人。我做的事,我自己負(fù)責(zé)任。不像你們的祖父,叔祖,同你們的好父親,背地里做出許多可怕的事情,外表還是一副道德面孔,是慈善家……你父親是第一個偽君子?!?蘩漪的這番語言可以說如狂風(fēng)驟雨般瘋狂,但又如此真實。每一句都像刀子一樣毫不留情的刺過去,雖然很刻薄,卻很痛快,因為她說出了誰都不敢說的真話,揭露出周家偽善的畫皮。這段語言描寫是具有魅力的戲劇語言。周萍顯然已被她嚇退,相對于蘩漪的敢做敢當(dāng),周萍就顯得太膽小懦弱了,一方面怕被人拆穿與繼母的關(guān)系,一方面還要幫父親維護所謂的尊嚴(yán)臉面??梢哉f這個人物從始到終都是矛盾的不確定的,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命運的悲劇。
最后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其中一段魯侍萍知道四鳳有了周萍的孩子并且執(zhí)意要跟周萍私奔,在魯侍萍的阻攔下,四鳳跪下懇求,魯侍萍(低聲):“啊,天知道誰犯了罪,誰造的這種孽!——他們都是可憐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天啊,如果要罰,也罰在我一個人身上。(傷心地)他們都是我的干凈孩子,他們應(yīng)當(dāng)好好地活著。罪孽是我造的,苦也應(yīng)當(dāng)我一個人嘗。(立起,望著天)今天晚上,是我讓他們一塊兒走的。這罪過我知道,我都替他們擔(dān)戴了;要是真有了什么,也就讓我一個人擔(dān)戴吧?!边@段心理活動的描寫突出了魯侍萍作為一個母親的絕望,可是事已至此,無力回天,只有接受無情的現(xiàn)實。魯侍萍選擇了隱瞞真相,讓周萍和四鳳離開。魯侍萍的命運是悲慘的,她前半段的人生毀在周樸園手里,后半段卻要承受失去兒女的打擊,而且老天竟然用這種殘忍的方式懲罰那段孽緣,四鳳重蹈了母親的覆轍,只是她還不知道比母親更慘的是她愛上的是自己的哥哥。魯侍萍是底層的善良婦女,正因為她出生卑微,她只有默默地承受一切,她無力反抗也無法反抗,為了兒女的幸福她選擇了隱忍,可是最后還是失去了一切。
《雷雨》這部偉大的劇作對人物的刻畫可以說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通過這些傳神的描寫,人物的個性也得到鮮明的體現(xiàn)。因此,通過閱讀和感悟這部巨著對我們平時的寫作具有很好的啟發(fā)意義。
參考文獻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田本相.《曹禺傳》[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8).
[3]潘克明編著.《曹禺研究五十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4]何永康主編.《寫作學(xué)[M]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3).
[5]殷涵主編.《中國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