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紅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要做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學定教,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中學薄弱的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實中,往往不能夠做好這兩個角色的轉換。
一、學生現(xiàn)狀
1.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在普通中學里,生源是影響教學成績的最主要因素。以我校七年級新生為例,學生四分之三是來鄭州的務工子弟,其余四分之一的市區(qū)學生,其教育程度也與之相當。他們大多從小就沒有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學習底子薄,能力差,也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升入初中后,他們仍然有許多拼音、生字不會寫,作文就更不會寫了。他們在學習上主要有以下幾種狀況:課前不會預習,不懂得不動筆墨不讀書,預習后的書頁非常干凈,沒有圈點勾畫,沒有自己的批注和理解;上課不會聽課、不記筆記、不專心、做小動作;學完課文不寫作業(yè)只抄作業(yè),不主動復習。我對他們的語文教學幾乎是從零開始的。
2.學生的思想現(xiàn)狀
學生普遍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上學是迫不得已的,是為了滿足父母的心愿而來的,他們不明白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自己是來受教育的。這些學生學習不主動,對他們來說,學習就像擠牙膏,擠一點出一點,對學習沒有興趣,不學和厭學情緒強烈,曠課、逃學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許多學生上網成癮。不少學生認為:中學生活過于單調,活動范圍僅限于學校、家庭;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安排得太滿,中學生的精神文化娛樂生活太少。他們認為這種生活和學習模式已嚴重與當今時代相脫節(jié),影響了他們的身心發(fā)展。
二、語文教師的教學現(xiàn)狀
學校的教學條件落后,沒有電教室,教室里也沒有安裝多媒體,教師全靠一張嘴巴和一只粉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這樣的生源和教學條件,即使“佐料”再全、再好,“廚藝”再高,可愛的“大白菜”是做不成美味的“魚香肉絲”的,這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非常現(xiàn)實的一個問題。但事實就是這樣,教師只能因“材”施教,將“白菜”盡量做成“魚香白菜”,在做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面臨種種困惑,傳統(tǒng)教學思想與課改新理念猛烈碰撞,不少教師為此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1.灌輸說教的話語系統(tǒng)與對話的話語系統(tǒng)的沖突
過去的教學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以教師的講為主,學生大多時間是在聽,讓老師牽著鼻子走。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語文教師以對話的話語系統(tǒng)取代傳統(tǒng)的灌輸說教的話語系統(tǒng),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倡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和自由表達、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班級后進生多的情況下,對話的話語系統(tǒng)難以實施。老師在講授一節(jié)新課時,由于學生的基礎和能力所限,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不足,提出的問題遲遲無人回答或答非所問,學生之間也少有精彩的對話,對于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多數(shù)對文本不理解,更別談對文本的獨特見解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只有自說自話,不停地灌輸,語文課堂上沒有鮮活的動態(tài)生成,不能很好地做到老師、學生、文本的互動。學生啟而不發(fā),啟發(fā)式教學很難實施,為了讓學生學會,教師只好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學生也只有選擇接受學習,新課標中所提倡的探究-發(fā)現(xiàn)式學習的效果不顯著,因為這不適合他們。教師不是不去改變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也不能死搬硬套,而要靈活運用,隨生而變。傳統(tǒng)的不一定是落后的,不是隨便就能拋棄的,新的理念也非圣經,不是放到四海皆可用的。面對這樣的學生,語文教師面臨的課改尷尬就出現(xiàn)了,一方面要求變革,一方面不適應,教師就在這夾縫中艱難前行,為了教會學生丟失了很多新的東西,就像一部落后的電腦一樣,配置低,很多新的東西用不上。比如,聽名師講課,有時感覺某一課的教法不錯,嘗試著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怎么也達不到人家的教學效果,姑且不談老師,看學生欠佳的課堂表現(xiàn)就注定了你的失敗。久而久之,老師的教學水平難以提高,學生的成績自然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2.繁瑣分析與培養(yǎng)語感的沖突
新的教育理念最忌語文教師支離破碎的、繁瑣的課文分析?!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育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學生學習母語主要靠語感。在教學中,一般通過反復誦讀、比較品評、潛心涵詠、切記體察、展開想象等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直接的、整體的領悟。在我們的教學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好的是反復誦讀。然而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非常不敏銳,在閱讀教學中很難體現(xiàn)?!白x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請結合實際談一談你對這段文本的理解?!痹谄肺稣Z言和理解語句時,我讓學生反復誦讀,無奈多數(shù)學生不能領悟語言的內涵,很難說出像樣的體會和理解。這個時候老師為了讓學生弄明白,就只好進行剝洋蔥式的提示,一步步說出答案,串講串問,碎問碎答,學生邊聽邊記。而師生的這一做法又與新課標相悖。
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途徑與方法
針對目前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1.記筆記
為防止學生思想開小差,我讓他們每人準備一個筆記本,上課時讓他們跟著我記筆記,眼、耳、手、腦并用,時間緊湊,沒有多余的時間讓他們去分心。下課后交筆記進行檢查,沒寫或寫不全者重寫。這個方法實施以后效果還不錯,說話和做小動作的學生少了,注意聽課的學生比過去增加了。
2.合作學習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人能力有限,每遇到較難的問題,我就讓他們前后桌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讓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摸索出一些答案的蛛絲馬跡。隨著討論的深入,我規(guī)定他們輪流發(fā)言,題多的情況下,一人一道題,都要主講,其余的人補充,四人協(xié)力把答案組織完美,回答精彩的小組每人都有獎勵。這個辦法實施以后,學生課堂發(fā)言的積極性提高了許多,語言表達和語言領悟力都有了提高。合作學習也促使那些對語文學習沒興趣的學生學了起來,他們多少都有了一些進步。
只要應試不變,在要求升學率、要求分數(shù)的情況下,語文教師勢必會照本宣科、喋喋不休地講解,進行傳統(tǒng)的課文分析,否則學生學不會。用新理念訓練學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j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理念進行變通,對教材進行重組、整合、增刪;還需要學生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夯實自己的學習基礎,這一系列的轉變需要很長的時間,但現(xiàn)實中,一方面有上面規(guī)定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教師不能隨意更改;另一方面沒有充足的課時,教師不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由“魚香白菜”變?yōu)椤棒~香肉絲”,這是一個質的飛躍,談何容易。作為專門教學后進生的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語學生的文成績,難度可想而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希望中學薄弱的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能引起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