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今天你花了嗎?”近年顯卡花屏問題又重新成為用戶關注的熱點,不但MC求助熱線收到了眾多讀者的投訴,而且各大論壇上討論顯卡花屏的帖子也層出不窮。谷歌搜索引擎上有大約80萬條關于“花屏”的信息,其中關于“顯卡花屏”的有大約30萬條。
在本次3·15調查中,“花屏”以39.16%的比例高居用戶所遇顯卡故障排名第一位,這樣的結果充分反映了花屏給顯卡用戶帶來的困擾。事實上,花屏問題似乎一直都圍繞在顯卡周圍,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禁要問:花屏究竟是因為什么?
一、常規(guī)、非常規(guī):花屏也有分類
花屏并不是一個單體故障,我們也不能單純地認為花屏一定是顯卡的問題。實際上,除了顯卡,內存、主板、顯示器甚至是相關數據線的故障都可能引起花屏。而對顯卡來說,驅動BUG、顯示芯片損壞、本身電路故障也都是花屏的重要原因。一般我們認為這些原因造成的花屏屬于“常規(guī)花屏”。
所謂“常規(guī)花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產品自身故障率和維修率帶來的花屏問題。任何顯卡廠商都不可能保證顯卡100%的良品率,總有一部分產品在消費者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顯卡來說,最常見的表現除了黑屏、無法啟動、畫面破碎之外,就只有花屏了。芯片損壞、電路損壞、顯存顆粒損壞、PCB撞角都可能導致顯卡花屏,這類問題的共通點在于個體特征明顯,在一批產品中,只有幾片或者十幾片出現這樣的問題。這種花屏并不屬于產品設計故障或者制造故障,而是顯卡在正常的使用和運輸過程中的問題。因此這種“常規(guī)花屏”并不在本文的重點討論范圍之內。
既然有常規(guī)的,自然也就有非常規(guī)的,什么是“非常規(guī)花屏”呢?簡而言之,“非常規(guī)花屏”就是在產品上市后,出現大范圍的、數量遠遠超出正常良品率控制范圍外的、屬于預先設計不良或者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出現紕漏所導致的花屏現象。這類花屏在顯卡歷史上發(fā)生過很多次,每一次都對消費者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這成為我們分析花屏原因的主要案例。
二、從重大花屏事件找原因
1.花屏沒商量——雜牌顯卡品質低劣
事件廠商:山寨顯卡廠商
事件原因:顯卡做工低劣、偷工減料
事件后果:玩家品牌意識強化
事件回放:徐先生在經銷商的“熱情推薦”下,購買了一款完全不知名的山寨顯卡。誰料想回家使用僅僅兩個月,就出現了畫面破碎的問題。開始該徐先生認為是軟件問題,重啟電腦后故障消失,但過了幾個小時后又重復出現。后來每次花屏出現的時間越來越短,甚至開機進入BIOS都花屏,最后只好找經銷商維修退換。經銷商直接給徐先生更換了一款同款新顯卡,當時徐先生認為經銷商服務到位,非常感謝。不過好景不長,一個月過后,更換回來的新產品再次出現問題,直接黑屏。徐先生再次找到經銷商要求維修更換,經銷商卻拒絕受理。
對于市場上的雜牌顯卡,我們的忠告只有一句:堅決不買。雜牌顯卡廠商往往沒有穩(wěn)定的售后和渠道,并且在產品方面都是能省就省。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雜牌產品用料和做工完全無法和正牌廠商相比,甚至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除了低劣的用料不說,做工也極為低劣。
顯卡上歪歪扭扭的元件、參差不齊的排布無一不表現出雜牌顯卡低劣的品質,不僅如此,透過風扇我們還能看到雜牌顯卡輸出部分的低通濾波電路基本沒有。
MC點評:除了產品本身,雜牌顯卡的質保也是不堪一提,幾乎所有的雜牌廠商都不提供質保,而是采用搭送產品的形式,比如經銷商入手了100塊雜牌顯卡,廠商會多給10片用于質保。如果壞了20片,那剩下的質保就懸在空中,經銷商也往往拒絕質保。這幾乎等同于毫無保障,哪個消費者出問題早,就有更大的機會得到一款不知道好壞的顯卡,這和沒有質保有什么區(qū)別?
2.低溫也花屏——顯卡元件很重要
事件廠商:曾經的耕昇
事件原因:顯卡電容低溫特性不良、ESR值過高
事件后果:被收購
事件回放:耕昇在事發(fā)前是顯卡業(yè)界極為出色的大廠,它的產品曾經做到單月出貨4.5萬片的優(yōu)異成績,這個數字直到今天都被視作顯卡業(yè)界的高峰。當年耕昇推出了一批性能優(yōu)異、超頻能力強的顯卡,頗受市場歡迎。不過隨后就陸續(xù)有該顯卡的新西蘭用戶和德國用戶發(fā)現了花屏現象,經過反復試驗,耕昇的研發(fā)人員最終確認:該顯卡采用的顯存對電容ESR值極為敏感,因此對電容本身特性和品質要求非常嚴格。但是之前顯卡的電容并未經過低溫測試,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電容的ESR值會大幅度上升,從而導致顯卡大批量花屏。最終耕昇被迫召回了該批顯卡。據耕昇內部人士后來回憶:4萬片顯卡的召回給他們造成了40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這對任何一個板卡廠商來說都不是小數字。在這次花屏事故爆發(fā)后不久,耕昇被另外一家大廠收購。
MC點評:這起花屏事故完全是廠商設計不當、對物料技術細節(jié)不清楚以及對產品過于自信、麻痹大意導致的。對于顯卡廠商來說,建立全面的檢測體系、正規(guī)的流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顯卡的設計非常復雜,如果想要在現有基礎上創(chuàng)新,使用更為出色的物料來達到顯卡的高性能、高頻率,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因此,對于高頻和特色顯卡,廠商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測試,甚至有時候需要將顯卡返回給上游芯片廠商,尋求更深一步的技術支持。在這次事件后,大部分主板和顯卡廠商都建立了自己的低溫實驗室和低溫測試平臺,這樣才能保證產品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穩(wěn)定運行。這次事件的另外一個結果是:電容的ESR值被廣泛重視,液態(tài)電解電容由于在低溫下的穩(wěn)定性不如固態(tài)電解電容高,因此被廠商拿來炒作甚至作為賣點宣傳。從此之后,固態(tài)電容全面登陸顯卡和主板,成為了品質的代名詞。
3.高溫也花屏——散熱器不能過度節(jié)省
事件廠商:上游芯片廠商
事件原因:追求小體積、靜音,采用小型散熱器或低速散熱風扇導致熱量積聚引發(fā)顯存故障
事件后果:產品形象受損
事件回放:上游芯片廠商在推出新款公版顯卡時,為了減小顯卡體積、降低靜音,將散熱器設計得偏小,風扇扇葉直徑較小、轉速也很低,同時對顯存散熱不夠重視。
另一方面,作為合作推廣的下游顯卡品牌廠商,對產品的檢測不夠細致,造成可能花屏的顯卡流入市場。不過幸運的是,上游芯片廠商與顯卡廠商合作,迅速采取措施,通過返廠維修、發(fā)放更新版本BIOS提升風扇轉速、升級散熱器等措施解決了問題。不過既便如此,公版顯卡的高品質形象依然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MC點評:廠商在設計散熱器的時候,追求小體積、靜音是好事情,但是不能為了靜音而靜音、為了小體積而壓縮散熱器成本,更不能以此為理由造成顯卡花屏事件頻發(fā)。雖然顯卡的散熱器通常是交由專業(yè)的散熱器廠商進行設計和生產,但是作為顯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散熱器依然要通過嚴格的測試才能定型。目前很多廠商都在顯卡散熱器上花心思,或是采用異形高端散熱器打形象,或是采用普通散熱器節(jié)約成本。不過有一個原則是必須堅持的——散熱器是為顯卡散熱服務的,滿足散熱需要是根本。
MC觀點:廠商品控待加強 售前測試要充分
怎樣才能避免花屏事故出現呢?其實,廠商自身的技術實力和流程控制依舊是最重要的因素。上游芯片廠商和顯卡廠商如果能早日發(fā)現低溫問題、如果做了充分的老化測試、如果對散熱器要求更高、如果BIOS設計更嚴謹……廠商只要再細心一些,為消費者多考慮一些,在產品檢測上更嚴格一些,還會發(fā)生這樣的問題嗎?或許依然會有,但絕對不會有這么多。除此之外,廠商在質保方面也需要更多努力。而對消費者來說,選購產品的時候,注意一下產品質保,詳細看清楚產品是多久維修、多長時間的換新,免得出現故障時求助無門。面對無法確定的事情,可靠的質保比廠商空口承諾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