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希潔
隨著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蓬勃發(fā)展,小學英語課程在開設年級上呈逐步下調(diào)的態(tài)勢,作為小學英語學習主要栽體的小學教材也因此逐步趨于豐富,從起初階段相對較為純粹的語音、詞匯、對話等內(nèi)容逐步走向內(nèi)涵更為豐富的語篇,語篇教學因此成為當前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的權重板塊。語篇在篇幅上的逐步加長、詞匯的逐步增多、語言項目的逐步復雜、信息量的逐步加大以及中英文化等因素的介入不斷豐富著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在更高層面上促進學生綜合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逐步發(fā)展的同時,也給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帶來了新的課題、新的挑戰(zhàn)。很多老師在語篇教學面前呈現(xiàn)出了不同程度的無所適從,在此起彼伏的為難聲中,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界備受關注,并成為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的一個比較突出的難題。
由于受以前以詞句訓練為主的對話教學模式的影響,面對不同體裁的語篇,有人過于側(cè)重于語篇導入的炫目,語篇學習的“序幕”因此顯得華美沉重,語篇味被淹沒在拖沓的“序曲”中;有人過于突出了語篇中新詞句的教學,把新詞句全部當成語篇學習的“障礙”從語篇中全部挖出。似乎語篇教學會因此而一路順暢,詞句的訓練霸占了本應屬于語篇教學的舞臺,于是,濃郁的詞句訓練味將語篇教學應有的語篇味取而代之;有人為了凸顯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提升,于是一張張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提升的“標簽”如廣告般“粘貼”在每一節(jié)公開語篇教學的尾聲,致使語篇包含的文化、情感等內(nèi)在價值“口號化”。虛化了學生對語篇整體感悟的自覺;有人認為拓展活動是發(fā)展學生綜合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權重板塊,于是,諸多時尚的活動形式紛至沓來……當它們在階段性地成為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主流的過程中,千篇一律的活動形式被到處簡單“移植”到本應各具個性色彩的語篇課堂上,語篇味在被其他各種活動味所屢屢“刷新”的過程中逐步淡化,語篇課如同由各派萊系拼湊而成的一桌菜,啥味都不缺,就缺語篇味,這是當前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諸多問題的根源,也是語篇教學效果低下的核心因素。
由此想起我國各具地方特色的各大菜系。當今飲食文化的不斷融合使各菜系也在不斷吸納著其他菜系的優(yōu)勢,然而,不變的是各萊系獨特的風味,“粵菜”的清而不淡、“川菜”的“七滋八味”、“湘菜”的“香酥酸辣”等特色菜肴因其明顯的風味特色聞名遐邇。同樣的道理,雖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倡導教學形式的多元化、課堂風格的個性化,不同的課型存在著一定的共性,然而,不同的課型仍然由于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的不同而各具鮮明、獨特的基礎風味——語法課有語法課的味。它突出了在相關語境中對某一相關語言項目的學習;詞句課有詞句課的味,它側(cè)重于在相關語境中對相關詞句的學習和積累;復習課有復習課的味,它著眼于對以往已學語言知識在更為綜合層面上的回顧、拓展與提升:作為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熱點的高年級語篇課也同樣具有其獨特的味,那就是語篇味。語篇,無論體現(xiàn)怎樣的主題、涵蓋怎樣的內(nèi)容,也無論以何種形式呈現(xiàn),對話型語篇也好,敘述性語篇也罷,無論是長或短,“篇章”始終是不變的關鍵詞。所謂“篇章”,即首尾完整的文章;既為語篇,作為篇章所呈現(xiàn)的完整信息以及所體現(xiàn)的主題理應受到重點關注,使語篇課區(qū)別于以詞句學習為主的詞句課,也不同于以語法項目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的語法課。因此,在語篇教學中。首先應將教學的視角聚焦于語篇這個完整的畫面,緊扣語篇主題,找準最佳切入點,追尋一條清晰的主線,在“點”和“線”的牽引下,“上掛下聯(lián),左右逢源”,以點帶面形成立體的語篇教學結構,并將視線逐步伸向與語篇主題相關的語言文化的曠野與天空,逐步追尋語篇教學的“枝葉茂盛”和“果實滿枝”,詮釋出聲色兼美的語篇教學味。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qū)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