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寬 程 方
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北大教授、中央研究院總干事傅斯年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積極參與政治,其中投入精力最多、花費時間最長的是討伐孔祥熙。為轟擊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以權謀私的貪腐行為,他曾十幾次上書蔣介石。二十多次在國民參政會提案和質詢,同時利用各種方式揭露和抨擊孔氏以權謀私、任人唯親、禍國殃民的劣跡。終于將其轟下了政治舞臺。
上書蔣介石炮轟孔祥熙
孔樣熙于1933年10月開始任行政院副院長,同年11月又兼財政部長,從此一直是國民黨政權主管財政經濟的首腦人物。1938年1月1日,國民黨政府改組,實施戰(zhàn)時體制,孔祥熙由行政院副院長升任院長。當時中國面臨的形勢是:大片富庶的國土淪喪,物資遭日軍瘋狂搶劫,生產遭日軍嚴重破壞,中國的財政經濟困難重重,步履維艱;國民黨官場整個機體腐敗,并由官場浸入軍隊,“前方吃緊,后方緊吃”,各級官吏沉淪沒落。孔祥熙臨危受命。卻毫無建樹,舉措失當,嚴重影響了全國抗戰(zhàn)大局。更令人發(fā)指的是,他置抗日救國于不顧,大發(fā)國難財,利用職權走私、貪污。這就引起了廣大愛國人士的義憤。傅斯年基于社會責任感,以私人身份上書蔣介石,認為孔祥熙不能勝任行政院長一職。傅斯年在信中概述孔祥熙在行政、外交方面不能勝任以后,又從國際影響、社會民眾意識、孔祥熙專權自恣等方面批評孔祥熙,說他在外國人眼里“舉止傲慢,言語無禮,無政治家品格”,如果他在任,中國將不能爭取到國際援助;民眾對孔祥熙也十分失望。認為由這樣的人當政,國家便沒有希望了;且孔祥熙剛愎自用,不聽人言,視下級如屬吏,如此等等,要求罷免孔祥熙。
孔祥熙很快知道了此事,對于傅斯年的指責又怨又懼。于是以退為進,4月25日致信蔣介石,請求辭職。信中說:
弟自由歐奉召返國,參加國難工作,倏逾半載。遵命擔任行政,亦已四月……弟以時值國家艱危,我兄憂勞逾恒,遂不得不暫承其乏,冀我兄專心軍事,求取抗戰(zhàn)之勝利。所幸抗戰(zhàn)初起,中央即有決議,黨政軍統(tǒng)歸我兄領導,而政院諸務,早有成規(guī)可循,曹隨蕭后。自亦不必男有主張。另有政策。惟數(shù)月以來,外間或不加察,責弟無主張,無政策,在非常時期,更無特別辦法……弟近來身體多病,精力遠遜于昔,前為我兄分勞,應付難局起見,暫任行政,尚能勉強支持,如使長負重責,深懼自誤誤國,既負我兄推許之意。亦累我兄知人之明。……長財數(shù)年,幸賴我兄信任。雖有謠謗,均置不理,始能放手做去,即近來稍有成就,亦系我兄指導之力,就積極方面言,因整頓舊稅,興辦新稅,為國庫增加數(shù)萬萬元,就消極方面言,因購置消費躬親核實,為國庫亦節(jié)省數(shù)千萬元,……惟前以國家前景欠佳,未敢提及下忱。今幸行政組織大致妥貼,戰(zhàn)事前途又形好轉,而財政亦籌有辦法。弟之去留,當不致影響大局?,F(xiàn)擬提出辭呈,自不能不先商我兄,披瀝直陳,敬祈垂察。
可以說,孔祥熙針對傅斯年的上書,有辯白,有表功,亦有反擊。蔣介石接到孔祥熙的信后,讓陳布雷退給孔祥熙并表示“致慰鼓勵”,對傅斯年的信則置之不理。
傅斯年對蔣介石抱著很大的幻想,沒想到上書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一擊不中沒有退縮,積極籌劃,準備在國民參政會上采取更大行動。1938年7月6日,國民參政會第一屆會議在武漢召開,傅斯年提前到會,按照原來的設想與黃炎培等人聯(lián)系。7月12日起草了上蔣介石書,從六個方面對孔祥熙作出更為猛烈的抨擊。信中強調說:就才能而論,孔祥熙才不堪任,只會應付,沒有政策。只會攬權,不知用人;就威望而論,為全國所痛恨,尤其是縱容老婆兒子與不法商人勾結,利用職權大發(fā)國難財;就用人來說,不重才能,只看關系;就國際輿論來說,各政府對其財政政策多持批評態(tài)度,他在任外援將無從談起;以家為政。治家失檢,次女未成年便負責機要電報。嬌縱不法,因違反交通規(guī)則居然開槍打傷前來制止的警察;并常以委員長繼承人自居,口出妄言??紫槲醯渿?、誤國、貪污、任人唯親,包括對蔣介石不忠、不敬等方面資料,洋洋數(shù)千言,其上書可謂事實充分,證據(jù)確鑿,令人觸目驚心。
公開揭露孔祥熙的貪腐行為
傅斯年第二次上書亦未發(fā)生作用。感到只用上書蔣介石的辦法難以奏效,決心采取公開揭露,制造輿論和更大規(guī)模聯(lián)名提案等形式,數(shù)箭齊發(fā),將孔祥熙拉下馬。1938年10月28日,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在重慶召開。傅斯年決心利用此次機會,組織更大規(guī)模的討孔行動。會議召開的前4天,傅斯年等發(fā)表激烈的抨擊孔祥熙的談話,得到許多參政員的同情和支持。經傅斯年提議,由傅斯年與胡景伊、張君勱、馬君武等七人起草,準備再次上書蔣介石。起草后,傅斯年修改定稿,在參政員中討論通過。考慮到當時抗戰(zhàn)形勢,決定“密陳左右”,許多參政員聞知,紛紛簽名附署,最后多達52人。同時傅斯年又以提案和質詢形式揭露和抨擊孔祥熙,大造輿論,以期得到廣大參政員的支持。10月30日,孔祥熙出席國民參政院第一屆第二次全會作報告,受到傅斯年等人的質詢。會后舉行了一個茶話會,孔祥熙為了緩和氣氛,在茶會上“專說笑話”,更引起參政員的不滿。于是傅斯年決定以提案的形式發(fā)動攻擊。撰寫了《慎選行政院長、財政部長人選提案》提交大會,實際上是在影射孔祥熙失職,要求更換行政院長。
與前兩次上書湮沒無聞不同,這次參政會上的質詢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重視和支持。大多數(shù)參政員站到了傅斯年一邊,為趕走這個國家的大蛀蟲奔走出力。緊接著,傅斯年利用國民參政會這個合法舞臺,提出了一系列提案和質詢,其中重要的如:《關于法幣暴跌及政府穩(wěn)定辦法的提案》、《關于編制外匯之質詢》、《關于賑濟及中外捐款事項之質詢》、《關于財政人員風紀之質詢》等,篇篇針對孔祥熙個人及主管部門的要害,再加上孔祥熙利用權勢巧取豪奪、囤積居奇、發(fā)國難財?shù)牧盂E不斷敗露,主管的財政經濟出現(xiàn)嚴重危機,同時,外界輿論不時對其指斥和攻擊,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39年11月召并的國民黨五屆六中第七次全會,免去了孔祥熙的行政院長職務,傅斯年對孔祥熙的連續(xù)攻擊有了初步結果。
1939年11月,孔祥熙雖被免去行政院長職務,但轉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仍主管國家財政金融。孔祥熙及其家庭利用特權貪污受賄。大做投機生意,侵吞兼并,囤積居奇,把國有資產和外援物資大批竊為己有。這些投機走私、貪污受賄案件不時被揭露和曝光,如比較重要的業(yè)務局長郭景琨黃金案、稅務署長高秉坊貪污案、中央信托局運輸處經理林世良云南走私案等,都曾轟動一時,孔祥熙成為社會輿論攻擊的主要對象。另外還縱容家人和屬下憑借其政治特權專橫跋扈,為所欲
為,致使民怨沸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乘機攻占香港,國民黨政府許多黨政要人、知名學者居住香港未來得及轉移,緊急派飛機去香港迎接,最后一班飛機未接滯留香港的政要,卻接回了孔祥熙一家大批箱籠、傭人和幾條洋狗。飛機到重慶機場后,由孔祥熙女兒孔令俊指揮,用汽車將其運走。而愛國人士鄒韜奮等人下落不明,陳寅恪教授陷在香港沒能出來。消息傳出后,輿論大嘩,時人皆謂“名教授不如孔祥熙的洋狗”,民憤極大。在遵義的浙江大學和昆明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學生上街舉行了大規(guī)模的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孔祥熙”,一時間孔祥熙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為挽聲譽,這位大員還親自跑到西南聯(lián)大向學生“請罪”。學生們根本不買他的賬,在他講話時,故意大聲喧嘩、起哄。惱羞成怒的孔祥熙要抓人,學生們大亂,跳窗奪門而走。這場請罪的鬧劇就此草草收場。
1944年6月中旬,孔祥熙率代表團赴美??紫槲醮舜胃懊朗撬松闹匾D折。在此期間,面對國內各種形式的抨擊和指斥,他已沒有了防御和遮掩的能力,其政治生命趨于結束。
孔祥熙出國前后,他本人及其親屬以權謀私、侵吞國家財富的劣跡不斷被社會各界揭露,社會紛紛談論。傅斯年與社會各層有著廣泛聯(lián)系,孔祥熙禍國殃民,破壞抗戰(zhàn)的行為激起了他的義憤,他注意搜集孔祥熙劣跡的材料,系統(tǒng)整理,準備利用有效途徑進行攻擊。1944年9月,國民參政會第三屆三次全會在重慶召開,傅斯年決定利用會議對孔祥熙進行再次揭露和炮轟。
1944年9月7日,張群向參政會作完施政報告后,傅斯年立即發(fā)難,當面提出了四點質詢:國家法律明文規(guī)定政府官員不能經商,孔祥熙卻明知故犯,辦有祥記公司、廣茂新商號;中央銀行本應國家化,孔卻把它壟斷成自己的產業(yè),任人唯親;投機倒把,低價套購黃金,高價賣出;在會議上向與會人員贈送黃金債券,當場行賄。并鄭重聲明,他講的這些話不但在會場內負責,即使到場外他也負責。他愿意到法庭對簿公堂!傅斯年所講件件屬實,并有確鑿的證據(jù)在手,蔣介石也慌了手腳,馬上取走質詢書原稿。為保護孔祥熙,會后親自宴請傅斯年,為孔說情。
席間,蔣介石問傅:“你信任我嗎?”
傅答:“我絕對信任?!?/p>
蔣說:“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應該信任我所任用的人?!?/p>
傅一聽,十分激動:“委員長我是信任的,至于說因為信任你也就該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腦袋,我也不能這樣說!”
在場的人都替傅斯年捏了把汗。傅斯年軟硬不吃,蔣介石也拿他沒辦法,不得不裝裝樣子,派俞鴻鈞調查。
同時,傅斯年借助國際輿論,特別是英美盟國對孔祥熙不滿的輿論上書蔣介石,再一次施加壓力。1944年11月,國民黨政府迫使遠在美國的孔祥熙辭去財政部長職務,由俞鴻鈞接任,但仍保留行政院副院長職務。傅斯年聞知孔祥熙被罷免了財政部長職務,十分高興,但對沒有罷免行政院副院長職務不滿,遂于11月22日再次上書蔣介石,要求罷免孔祥熙行政院副院長等職務。
將孔祥熙徹底拉下政治舞臺
1945年5月,國民黨政府將孔祥熙的主要職務皆罷免,只保留了中央銀行總裁和四行聯(lián)合辦事處副主席兩個財政金融方面的專門職務。傅斯年認為,中央銀行總裁是財政金融要職,是孔祥熙的根,不把根拔去,孔樣熙不會徹底垮臺,因此決定繼續(xù)努力,搜集孔祥熙等人貪污中飽、以權謀私的材料,除惡務盡,窮追猛打,不給孔祥熙卷土重來的機會。正好,此時美金公債案被陳賡雅等人揭露。傅斯年抓住時機,聯(lián)絡陳賡雅等人奮力一擊,終于將孔祥熙轟下了政治舞臺。
所謂美金公債案真相是這樣的: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地位日趨重要,羅斯福連任美國總統(tǒng),他從反法西斯戰(zhàn)爭全局考慮,為了加強中國抗戰(zhàn)的實力,牽制更多的日軍精銳,減少太平洋美軍的壓力,決定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的借款。這是一筆巨額借款,不但超過了任何一次的對華借款規(guī)模,甚至超過了以前歷次對華借款的總和。對于因經濟危機焦頭爛額、困坐愁城的蔣介石來說,不啻喜從天降,他當即要孔祥熙計劃如何運用這筆貸款。而宋靄齡在第一時間得到信息,她在盤算如何把這塊大肥肉盡量多地切到自己的盤子里。1942年春,巨額貸款協(xié)定正式簽訂,孔祥熙決定以3億美金向美國購買黃金存在美國,1億美金作為發(fā)行美金儲蓄券的準備,1億美金作為美金公債的準備,規(guī)定中國法幣20元可購1美元儲蓄券,抗戰(zhàn)結束后以此券兌換美元。最初,由于社會上不知此項公債有美金作準備,見其還本還息期限太長,購買者甚少,到1943年秋,實際售出的美券數(shù)額不到一半。后因通貨膨脹,官價已達40元法幣兌美金1元,黑市上則高至250多元法幣購買美金1元,孔樣熙見有利可圖,便下令停止出售美元儲蓄券,其剩余部分,由中央銀行業(yè)務局購進,接著由中央銀行國庫局局長呂咸擬具簽呈。簽呈說:“查該項美券銷售余額,為數(shù)不貲,擬請?zhí)販仕鶎俾殕T,按照官價購進,符合政府吸收游資原旨,并以調劑同人戰(zhàn)時生活”。此呈由孔祥熙親自批準,并蓋了“中央銀行總裁”官章,呂咸取得合法手續(xù)后,第一批購買美元儲蓄券余額3504260美元,照官價折合法幣70085200元,全部送給了孔祥熙一人。第二批又購買7995470美元。照官價折合法幣159914800元,兩批購進的美元,價值合當時國幣近30億元。除去成本,貪污26億4千多萬元,其中孔祥熙一人得70%,其余30%分給了各職員,這就是美金公債案。
傅斯年把此案作為突破口,以提案的方式提交參議會。大會主席王世杰害怕事態(tài)擴大。出面找提案人和聯(lián)署人談話,勸傅斯年等人不要把此提案正式提出,以免被外人借為口實,攻擊政府,影響抗日。王世杰特別強調:“案情性質尚屬嫌疑,若政府調查事實有所出入,恐怕對于提案人、聯(lián)署人及大會的信譽,都會有損的?!备邓鼓甑热瞬慌逻@一套,對王世杰說,證據(jù)確鑿,請不必代為顧慮。他絲毫不退縮。與傅斯年私交甚好的陳布霄感到事關重大,后果嚴重,向蔣介石報告了此事。
陳布雷對蔣介石說:“蔣先生,參政員提案,庸之(孔祥熙字庸之)先生鯨吞美金公債。此事言之確鑿,恐對庸之先生大大不利。布雷想,當此國難時期,庸之先生趁火打劫,置國計民生于不顧,實在太失公職人員體統(tǒng)……”
當時蔣介石嘆了一口氣說:“這事很糟糕,庸之只好辭職,所吞美券只好分期吐出。但是還是不宜在參政會公開提出,一列入提案,對友邦將造成極壞影響,對我們抗戰(zhàn)將不予繼續(xù)支持。布雷先生,我看你是不是以新聞界前輩身份給參政員說一說這種利害關系,就將提案改為書面檢舉,送給我辦好了?!?/p>
陳布雷原想公開觸動一下孔祥熙,聽蔣介石一說,知其仍想袒護孔祥熙,只好按他的意旨去辦,出面找傅斯年和陳賡雅等人談話。陳布雷見了傅斯年等人后,首先表明自己不是以侍從室二處主任身份說話。而是做為老報人隨便談談。他先肯定傅斯年等人此舉是出于公心,接著話鋒一轉,說有個投鼠忌器的問題。陳賡雅問何以見得投鼠忌器?陳布雷說:就怕一經大會討論,公諸社會,美、英、蘇等友邦更認為我們是一個貪污舞弊的國家,對抗戰(zhàn)不繼續(xù)予以支持,那么,后果之大,將不堪設想。傅斯年、陳賡雅等人似乎還有點不相信,陳布雷繼續(xù)說:前此不久,政府決定黃金加價,被財政部高秉坊泄露,掀起軒然大波,友邦朝野人士,嘖有煩言,現(xiàn)在不章又另有一空前大舞弊案發(fā)生,必然會引起友邦的更大失望與不滿,為抗戰(zhàn)招致“失道寡助”的后果,想來也不是大家所愿望的。傅斯年對陳布雷是尊重的,對他的話也是相信的。并且他們此舉本是激于愛國熱情,如果此事真的有損中國的國際威望,這是傅斯年等人內心所不愿的。同時他們也知道,陳布雷所談決不是他個人的意見,于是便問陳布雷的意見,陳布雷說:我想可以將議案改為書面檢舉,由主席團負責人親自交蔣主席查辦,蔣主席是會嚴辦的,這樣既可達到查辦目的。也可照顧到影響。可是,傅斯年等人清楚蔣介石與孔祥熙的關系,擔心此事不了了之。于是決定在參政員全體出席時提出一個“質詢案”。質詢案題目為:《徹查中央銀行中央信托局歷年積弊嚴加整頓懲罰罪人以重國家之要務而肅官常案》。傅斯年的質詢案在參政會順利通過,此案轟動一時,引起參政會內外的關注,木已成舟,事情都被抖了出來,蔣介石也覺得無法再保護孔祥熙了,眾怒難違,只好順應“民意”,并親自召見了傅斯年,“對此事表示極好”,言不由衷地表示要“嚴正”處理。7月25日,國民政府免去了孔祥熙中央銀行總裁和四行聯(lián)合辦事處副主席兩個職務??紫槲醣幻馊チ烁髦饕獙嵚?,不久去美國定居,永遠離開了中國政治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