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格
著名教育家孫云曉教授曾經(jīng)給我發(fā)過一個短信,這個短信我至今還留著,這條短信是這樣寫的——您是具有卓越才能的,只要選擇得當,定可大成。
從這個短信中,我覺悟到了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選擇。孫老師確實是一位高人,關鍵的時候,給了我一種智慧的引領。很多年過去了,我選擇了,并且堅定不移地忠實于自己的選擇……終于根深葉茂。
在教育中,“選擇”事實上就是一門重要的功課。很巧的是,那天在運城機場等飛機,無意間讀到了余秋雨先生的《人生哲言》,其中有一段關于“選擇”的精彩闡述,辯證之中求不辯證,深以為然:
一個人的生命,可以變得無限精彩,精彩得遠遠超出他自己和旁人最大膽的預期。可惜的是,絕大多數(shù)人在年輕時代就被塑造定型、難于精彩了。第一種是“常規(guī)塑造”,而一切常規(guī)塑造大多是平庸塑造。這種塑造,一般由家長和教師為主角,以既成的社會職業(yè)為范本,使大量前途“無可限量”的年輕人早早地得到了“限量”,成了契訶夫筆下的“套中人”。
第二種是“機謀塑造”,而一切機謀塑造大多是邪惡塑造。這種塑造,一般以生存技巧為借口,以壓倒他人為目的,使大量渴望成功的年輕人早早地學到了弱肉強食的叢林原則,終生不再與大善至善真正結緣。
這兩種塑造,都會讓塑造者和被塑造者高興很久。但他們不知道,他們也聯(lián)手堵塞了一個生命走向精彩的神秘通道。
在那條神秘通道上,除了對人類的終極關懷外,一切都不確定。日日夜夜都在不斷選擇,年年月月都有不同風景,小心翼翼地護佑著生命,走出一程,又走出一程……年輕的時候,是一個訓練選擇能力的時代。這種訓練應該呈現(xiàn)出很多項目,讓接受訓練的少年不斷出錯,又不斷自我校正,最后終于懂得了選擇。
一個懂得選擇的人,就是一個完整而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