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平 楊薇薇
[摘要] 《錄取通知》(Accepted)是一部美國好萊塢的青春校園影片,影片所追求的是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講述人類要如何合理善待并利用自己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這部影片具有幽默、簡潔的語言特征,并且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美國俚語,了解本部影片的語言特征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美國文化以及當(dāng)今美國青少年的思想狀況。
[關(guān)鍵詞]幽默;簡潔;俚語;修辭
一、劇情介紹
連續(xù)被八所大學(xué)拒收之后,正面臨高中畢業(yè)的Banleby被升學(xué)的壓力逼到了一個死胡同里,他再也不能用他獨有的油腔滑調(diào)來得過且過地過日子了,這個整天處在渾渾噩噩之中的學(xué)子一直質(zhì)疑美國的教育系統(tǒng)和社會法則是否合理,可是事到如今,他卻不得不面對“另類”所帶來的后果:沒有一所大學(xué)肯向他敞開大門。如此可怕的現(xiàn)實令這個剛剛年滿18歲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備感憂心,他覺得自己是一個被上帝遺棄的可憐蟲,惟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想招自救……
Bameby認為,無條件進入大學(xué)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創(chuàng)建一所——至少可以應(yīng)付父母那一關(guān)。在他那有點神經(jīng)質(zhì)的好友schmder的幫助下,再加上其他幾個和Bartleby一樣沒有大學(xué)肯接收的同學(xué)的出謀劃策,他們終于在一所廢棄的精神病院里開辦了一所“著名”的南方哈蒙工業(yè)大學(xué),簡稱“s.H.I.T.”。學(xué)校所有的規(guī)則、課程以及完整的教學(xué)體制,都由這些所謂的“創(chuàng)辦人”自己制定,而且,他們并非這所學(xué)校僅有的幾個學(xué)生,在“任何人都能來上學(xué)”的旗號下,越來越多被大學(xué)拒收的高中畢業(yè)生被“錄取”到這所新學(xué)校中,至少他們在精神上成了這所大學(xué)的一年級新生。但同時他和朋友們的行為已經(jīng)構(gòu)成了“詐騙罪”,他要如何擺脫這一難題,好讓自己免除牢獄之災(zāi)呢?
二、影片片名的含義
影片的片名是Accepted,中文譯為《錄取通知》。在美國如果被大學(xué)錄取的話,錄取通知書上就會有如下內(nèi)容:
Dear xxx,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acceptance to XXX University...XXX University
這里“accepte d”在社會中有著兩種深刻的意義,第一種當(dāng)然就是“錄取”,而另一個潛在的意義則是“認同”。有時候,“錄取”可能只是你在人生岔路上的一種選擇,但“認同”才是你殊途同歸的最終方向。當(dāng)然,想要“認同”,被接受是首要的,代表著一種自我的肯定,可重要的是,這并不能決定你是誰,或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更不能決定你將來在社會上會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上。然而,這些觀念卻支配著大學(xué)教育。
《錄取通知》就傳達著這樣一種“認同”的觀念,與目前年輕人在傳統(tǒng)教育中被教授的知識完全相悖,然而影片并不是想批評現(xiàn)有的教育體系。而是希望人們能夠從中認識到:如何讓大學(xué)生活適應(yīng)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所以,當(dāng)你將影片的主題概念簡化。就會得出一個簡單的道理:認同別人,但最重要的是認同自己。“認同”那些屬于傳統(tǒng)概念中的失敗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勝利,這樣一部被概念化的影片所追求的就是一種向上的精神,啟示人們對自己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如何去善待并合理利用。
三、影片的語言特點
1幽默的語言風(fēng)格
美國電影以幽默的語言而聞名,這部電影也到處充滿幽默的語言。幽默的話語大都簡短、實用。例如:
(1) Bartleby- Hey, Schrader, do you know any places uphere near Harmond we can rent?(施瑞德,你知道哈蒙學(xué)院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租的嗎?)
Schrader-Oh, yeah, I do, actually. I carry around a listwith me all times of abandoned buildings for fake colleges. (是的,我知道,我總是攜帶廢棄房屋清單專門偽造大學(xué)用。)
因為施瑞德不贊成巴特比想要偽造一所大學(xué)的想法,因此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2) Bartleby- Schrader, what the hell was that?(旋瑞德,怎么回事?)
Schrader- Urn, this is embarrassing.(呃,真丟臉。)
Bartleby - Are you kidding?(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Schrader - It would be really cool if you guys wouldn't tellpeople I scream like, that.(如果你們不告訴別人我尖叫的聲音原來是這樣的,我會非常感激。)
施瑞德在空屋中看見了一個假人嚇壞了就尖叫起來,聲音之大讓大家覺得很奇怪,施瑞德也覺得不好意思,所以用自嘲的口氣來達到幽默的效果。
2簡練的語言風(fēng)格
這部電影繼續(xù)承繼了好萊塢青春校園片的一貫清新的風(fēng)格,語言簡練。例如:
(1) Bartleby - Is that true? Why'd you - why'd you getfired ?(真的?他們?yōu)槭裁撮_除你?)
Glen-I got fired for making a shrimp slushee.(因為我把蝦做成了蝦泥。)
Bartleby -That's disgusting. See? Why do you do that,pal?(呃,真惡心,你為什么這么做?)
Glen - Cause I was hungry and thirsty.(因為我餓了,還有點渴。)
Bartleby - Oh, God.(哦,老天。)
3美國俚語
本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俚語。俚語是指一般用于朋友、同事或某一階層人士的慣用語,但不適用于好的寫作或正式場合的字詞。通過對這些俚語的了解有利于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美國文化。例如:
(1)Schrader - You know, like, I don't know, getting bus-ted for identity fraud.(比如,因為偽造駕照而被逮住。)“huat”v.
(2)Bartleby-No,I'm not huffing,Morn,I'm not stoned,I'm completely fine,(不,我沒有吸毒,媽媽,也沒有喝酒,我完全正常。)
“stoned”形容詞,美國俚語“爛醉如泥的”。
(3)Bartleby's father-Okay,cut the trap,Bartleb,(那好,收起你那套吧,巴特比。)
“crap”本意是“排泄物”,在美國俚語中的意思是“苯話,不愉快之事,無用之物”。
(4) Uncle Ben-Listen, you insolent little snot, there are
kids right now in Asia who are sewing your stupid shoes together,so that their family can have a bowl of rice to eat tonight.
(聽著,你這個傲慢無理的小屁孩,此刻在亞洲,很多小孩正為你縫制該死的鞋,好讓家人今晚能吃上晚飯。)
“shot”的本意是“鼻涕”,作為俚語的意思為“高傲的人,目中無人的人”。
4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是指用于特殊效果,失去其慣有的或字面意義的詞或短語。本部影片的語言中也使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段,最常見的就是比喻。有些詞的比喻意義已經(jīng)固定下來成為常用的意思。例如:
(1)Baltleby-I just have to spin it and put in terms theycan understand,(我只要稍微耍點小花招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
“spin”的本意是“紡線,旋轉(zhuǎn)”,在這里用于比喻意,即“編制,撰述(故事)”。
(2)Baltleby's mother-Are you huffing?(你是不是吸毒了?)
“huff”的本意是“吹氣,噴氣”,比喻意思是“吸毒”。
(3)BanIeby-That sucks,What ale you gonna d0 now?(太過分了,接下來打算怎么辦?)
“suck”的本意是“吸,舔”,在影片中的比喻意是“做得過分、糟糕”。
(4) Bartleby-Oh, sorry, sorry. No parents allowed pastthis line. It's part of our philosophy here at South Harmon. Weneed to mold your kids into individuals, and the first step is tosever the ties of the parent - child relationship.(哦,對不起,家長只能送到這里,這是咱們學(xué)校的規(guī)矩。我們要讓你們的孩子獨立,第一步就是切斷家長和孩子的這層關(guān)系。)
“sever”的本意是“割開”,比喻意思是“斷絕,終止某種關(guān)系”。
四、結(jié)語
《錄取通知》講述了一個表面看似非?;奶瓶尚Φ墓适拢缓蠡奶票澈?,卻是一群勇敢的年輕人不按常理出牌,將社會標(biāo)準(zhǔn)和對未來的期望重新定義,改革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在影片中,他們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這是一些完全游離在常規(guī)人群之外的另類分子。雖然他們的出發(fā)點可能是“懶惰”,但卻勇于改變現(xiàn)狀,為自己的未來抗?fàn)?,Bartleby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常常以退為進,以逃避家庭作業(yè)和課業(yè)壓力為己任,可是一旦被逼到進退兩難的境況里,他就努力尋找自救的辦法,并以成功告終。
影片正好質(zhì)疑了那些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已經(jīng)形成的某種錯誤觀念:是不是只有經(jīng)歷過大學(xué)生涯,才是未來會成功的前提?現(xiàn)在,“考入大學(xué)”對于人們來說,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本身應(yīng)有的價值,而是單純地變成了某種機械的行為,而我們也認為那些從大學(xué)校園走出來的人,要更有想法一些,更有才能一些……影片的靈魂之處就在于此。
[參考文獻]
[1]朗文語言教學(xué)與應(yīng)用語言學(xué)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5,
[2]劉虹會話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
[3]李悅娥,范宏雅,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