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紹昌
宋慶齡和劉少奇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卓越的領導人,他們在為爭取民族獨立、祖國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艱苦斗爭中建立了真摯而深厚的友誼。不僅如此,宋慶齡還和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及其孩子們有著密切交往。宋慶齡與劉少奇全家之間的崇高情誼,在“文化大革命”這場大災難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顯得更加感人至深,彌足珍貴,為世人所贊譽和傳頌。
一
早在20世紀20年代,宋慶齡和劉少奇就已相互知曉。自1922年起,宋慶齡協(xié)助孫中山在促進國民黨改組和國共兩黨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切實有效的工作。她堅決擁護國民黨“一大”宣言中重新解釋的三民主義,即以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核心的新三民主義。這時,剛從蘇俄留學回國的劉少奇到江西安源路礦,成功地領導了聞名全國的安源路礦大罷工。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劉少奇出席了廣州各界舉行的孫中山先生追悼大會,并在會上發(fā)表演說,指出:“中山先生雖然死了,但中山先生的革命主義是永遠不死的。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更加聯(lián)合起來去完成此革命事業(yè)。”隨后,劉少奇又在《中國工人》第四期上發(fā)表《悼中山先生》一文。文中稱頌孫中山先生是“為中國民族謀獨立自由、向帝國主義與軍閥行猛烈攻擊之國民革命領袖”,并堅決表示要“擁護中山先生的主張,依照中山先生的策略,繼續(xù)中山先生‘革命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整齊隊伍,不斷的(地)向帝國主義與軍閥奮斗”。對此,宋慶齡深為感動。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fā),身為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上??偣I導成員的劉少奇,積極參加領導運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同年6月初,剛剛經歷喪夫之痛的宋慶齡,在上海就“五卅慘案”對《民國日報》記者發(fā)表談話,熱情贊頌群眾的反帝愛國斗爭,并積極地開展宣傳和援助活動。1926年2月,劉少奇到達廣州,參與領導省港大罷工。宋慶齡獲悉后,立即發(fā)表文章聲援,同時積極從事為罷工工人募款的工作,她親手將海外華僑捐獻的10萬美元匯往廣州。
1927年1月,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漢口辦事處秘書長的劉少奇與李立三等人一起,領導了武漢工人群眾收回漢口英租界的斗爭。武漢國民政府支持群眾的正義行動,派外交部部長陳友仁同英國當局談判,迫使他們在協(xié)定上簽字,同意將其霸占了60多年的漢口英租界交還中國。此時作為武漢國民政府的重要領導成員之一的宋慶齡,正是做出堅決收回漢口英租界這一正確決策的積極倡導者。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對此,宋慶齡極為震驚和憤慨,她與國民黨左派鄧演達、何香凝和共產黨人毛澤東、董必武等40人,于22日聯(lián)名發(fā)表《討蔣通電》,聲討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叛逆罪行。劉少奇對蔣介石和國民黨右派的面目早就有所認識,他在漢口《民國日報》上發(fā)表《論陳贊賢同志在贛被害事》一文中,公開揭露了蔣介石的反共面目。6月14日,劉少奇在湖北全省總工會代表大會上作政治報告,強烈呼吁:對于蔣介石的叛變,應堅決反對。
共同斗爭的經歷,使劉少奇對宋慶齡非常推崇和敬重,而宋慶齡對劉少奇也很贊賞和欽佩。這就為他們后來的相互交往和建立真摯友誼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1932年冬,劉少奇遵照中共中央決定,離開上海,秘密前往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他的妻子何寶珍帶著兒子毛毛(后名劉允若)留上海堅持地下工作,擔任全國互濟會總會的領導職務,并兼營救部部長,主要從事對被捕、遇難同志及其家屬的救援工作。1933年3月,何寶珍不幸被捕,于次年1月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幼的毛毛被匆匆交給一鄰居撫養(yǎng),常常流落街頭,饑寒交迫,苦不堪言。有人曾以劉少奇兒子的名義,向宋慶齡申請救濟。宋慶齡不畏白色恐怖,懷著對孩子的一片愛心,親自批準按月發(fā)給撫養(yǎng)費。直到20多年后的1958年,劉少奇和王光美才從別人口中得知此事。后來,當他們向宋慶齡表示感謝時,她只是微微一笑。
二
新中國成立前夕,宋慶齡、劉少奇均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9月,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劉少奇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副委員長。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為副主席。1964年,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他們又分別當選連任。他們作為新中國的第一代領導人,共同肩負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這使兩人之間聯(lián)系更加密切,交往更加頻繁,除了工作上、政治上互相關心外,他們在生活上彼此也很關心,譜寫了感人至深的友誼新篇章。
作為新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劉少奇與宋慶齡在合作共事中,既是配合默契的同事,又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在從事繁忙的國務活動中,彼此互相尊重、理解、支持,相處得十分和諧融洽。劉少奇經常就國際、國內的重大問題向她通報,與她協(xié)商,聽取她的意見。宋慶齡也敢于直言,坦率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劉少奇非常尊敬宋慶齡,他曾對王光美說:“宋慶齡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堅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不畏強暴,同全家人都斷絕了關系。為堅持自己的信念,支持正義的事業(yè),她剛正不阿、愛憎分明。她是中國婦女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新中國成立初期,宋慶齡經常在上海居住。而劉少奇每次到南方視察或休養(yǎng),總要設法去看望她。他們聊的話題廣泛而又輕松,從國家大事到家庭小事,常常談笑風生。宋慶齡和劉少奇都有濃重的家鄉(xiāng)口音,為了克服口音帶來的困難,劉少奇便請宋慶齡說英語,讓王光美為他翻譯,劉少奇偶爾也會說幾句簡短的俄語。所以,他們之間的談話是上海話、湖南話、普通話、英語、俄語一起上,氣氛十分活躍,別有一番情趣。
1951年11月27 日,劉少奇在王光美陪同下離開北京,到各地視察。他們在對天津、濟南、曲阜、徐州等地一路視察之后,于12月3日到達南京。在南京期間拜謁了中山陵并敬獻了花圈。幾天后,他們乘火車到達上海,參觀了孫中山故居,并去看望了宋慶齡。宋慶齡對劉少奇夫婦的來訪非常高興,親自煮咖啡招待,并對劉少奇去中山陵表示感謝。劉少奇說:“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家,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現(xiàn)在實行的新民主主義就是繼承了孫先生的新三民主義?!彼螒c齡聽了含笑輕輕頷首,并說:“我一直相信,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山先生的主張才能實現(xiàn)?!彪S后,宋慶齡約劉少奇夫婦同往虹橋俱樂部散步。他們在大草坪上邊走邊談,間或在長椅上休憩,有說有笑,十分親切,如同一家。
1952年12月,宋慶齡率中國代表團出席維也納世界人民和平大會。會后,應蘇聯(lián)對外友好協(xié)會的邀請,前往莫斯科參觀訪問。這時,正巧劉少奇也在莫斯科。為了使宋慶齡住得舒適些,他把自己的住所,即離紅場不遠的蘇聯(lián)招待國賓的地方讓出來請宋慶齡居住。宋慶齡在莫斯科逗留期間,希望會見斯大林,劉少奇知道后,于12月28日趁陳毅、王稼祥等去克里姆林宮與斯大林、馬林科夫會談之便,向斯大林特別介紹了宋慶齡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建議斯大林會見她。斯大林欣然允諾。次年1月13日,斯大林會見了宋慶齡和郭沫若,與他們進行了友好的交談。這是斯大林最后一次會見中國客人,2個月后,他就與世長辭了。
宋慶齡一直很敬重并且非常信賴劉少奇,不僅同他一起商討國家大事,也同他談自己的政治追求。1957年4月22日,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到上海訪問,劉少奇專程從北京前去迎送。25日,劉少奇夫婦在歡送伏羅希洛夫去杭州訪問后,像往常一樣,特地去宋宅看望宋慶齡。在交談中,劉少奇向宋慶齡談起了黨正在開展整風運動,說:“孫中山先生很有才華和魄力,獻身革命幾十年如一日,之所以沒有成功,就因為沒有一個好黨?!辈⒄f:“我們黨吸取了這個教訓,才領導革命成功了。現(xiàn)在,我們號召群眾幫助我們整風,目的就是使我們黨更好?!彼螒c齡頻頻點頭,表示完全贊同劉少奇的見解,并滿懷信心地說:“黨中央采取這個態(tài)度很好,我相信黨一定會越來越好?!彼酝F?很懇切地提出:“我希望參加共產黨”。劉少奇非常高興,但慎重地表示:“這是一件大事情,我將轉報黨中央和毛主席。”
不久,劉少奇、周恩來親自到上??赐螒c齡,并向她轉告黨中央討論的結果,說:“黨中央認真地討論了你的入黨要求,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你暫時留在黨外對革命所起的作用更大些。你雖然沒有入黨,我們黨的一切大事,我們都隨時告訴你,你都可以參與?!彼螒c齡服從大局,對此表示理解。
在生活上,劉少奇與宋慶齡也相互關照,彼此體貼。1960年,黨中央考慮到宋慶齡的特殊情況,破例決定為她建一所適合她居住的新居。劉少奇讓王光美寫信給宋慶齡,征求她的意見。宋慶齡接信后,很快回信說:“親愛的光美同志,你給我的信,已經收到了。謝謝你對我健康的關心!”接著寫道:“現(xiàn)在國家正在建設時期,正在需款,如另外建造房子,又需費一筆款。為了我個人的住所增加國家的開支,這樣,將使我感到很不安。故我不打算再遷新址了。你和劉主席在百忙中對我這樣親切的關心,使我十分感激!”信中還特別提到,“北京因氣候多變,希望你和劉主席順時珍重!”1963年春季,劉少奇出訪印度尼西亞、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行前,王光美特意寫信向宋慶齡求教注意事項。盡管當時宋慶齡身體不適,但她還是將禮節(jié)、服飾、言談和生活細節(jié)等方面應注意的事項,列滿了一張單子,派秘書送交王光美并進行了詳細解釋。宋慶齡對劉少奇的健康尤為關心,她知道劉少奇曾患有肩周炎,腸胃也不好,因此特別囑咐說:“到熱帶地區(qū)不要貪涼,睡覺時一定要關冷氣,不要吃生冷的東西。”劉少奇也十分關心宋慶齡的健康,并處處尊重她的生活習慣。每次去她那里,都是事先聯(lián)系,征得她的同意。請她參加活動或會議,也一定囑咐秘書和有關同志先詢問她的健康狀況和本人意愿。特別是當劉少奇得知宋慶齡身體有所不適時,即派人送去鮮花或花籃,以示慰問,并祝愿她早日恢復健康。1957年6月7日,宋慶齡在致王光美的信中曾這樣寫道:“謝謝你送給我美麗的花籃。屢承關心我的身體,尤為感謝!”
由于劉家孩子們的參與,宋慶齡與劉少奇的交往又增添了家人般的溫馨。20世紀50年代初期,劉少奇曾囑咐王光美:宋慶齡為了革命,“同全家都斷絕了關系。我們應該多給她一些家庭溫暖”。并說,她“非常愛孩子”。于是,劉家的孩子們經常給宋慶齡寫信,還把自己畫的圖畫和手工作業(yè)寄給她看。宋慶齡在北京時,經常邀請王光美帶著孩子去她家做客。她和孩子們十分親密,問這問那,又親又抱。孩子們也像在自己家里一樣無拘無束,給她表演節(jié)目,請她看作業(yè)、成績單。每逢圣誕節(jié)和新年到來之際,孩子們就主動給宋慶齡制作賀年片、畫畫、寫信。宋慶齡收到后十分喜歡,一個個指名道謝,并認真給孩子們復信。她在信中說:“收到你們寄給我的賀年柬,我高興得很,因為是你們自己制的;而且字、畫都那么有意義、有趣味,漂亮,真是好極了。謝謝你們!”還熱情地勉勵他們“在新的一年中努力學習,取得更大進步”。同時,她還向孩子們贈送筆記本、糖果、小點心等禮物。孩子們漸漸長大后,還經常向宋慶齡匯報學習情況,把自己的日記寄給她看。有一次,宋慶齡在收到了平平(王晴)寫來關于自己到農村參加青年開山突擊隊的感受的信后,第二天就寫了一封長達2000多字的回信,贊揚平平做得對,并鼓勵她繼續(xù)努力。她還贊揚亭亭的兩篇日記和劉源的美術創(chuàng)作表達了革命的思想感情。對孩子們參加支持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的示威游行,宋慶齡十分高興,稱贊他們有國際主義精神。有一次,她在給孩子們的信中寫道:親愛的孩子們,你們一直是我常掛念的孩子。在信的末尾,她還親筆署上了“宋媽媽”三個字。
宋慶齡和劉少奇夫婦不僅每逢新年都要互相祝賀,而且平時還互送一些照片或小禮物。宋慶齡每次出訪歸來,都會向他們轉送一些紀念品留存。對此,劉少奇深感過意不去,曾向宋慶齡表示:“你老是送給我們東西,我沒有東西回送,怎么辦?多不禮貌?!彼螒c齡笑著答道:“孩子們自己做的小東西,就是給我最好的禮物?!?/p>
1965年10月31日,劉少奇和宋慶齡一起出席孫中山100周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首次會議。劉少奇擔任籌委會主任,宋慶齡為副主任。在會上,劉少奇發(fā)表講話,贊揚“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領袖,是對中國近代歷史起過重要推動作用的偉大人物”,號召“全國人民和海外一切愛國人士, 進一步團結起來,為徹底實現(xiàn)孫先生的打倒帝國主義、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的理想而奮斗”。次年11月12日,首都各界萬人集會紀念孫中山100周年誕辰。宋慶齡在會上發(fā)表了長篇講話《孫中山——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的革命家》。此時處境已經十分艱難的劉少奇仍然懷著對孫中山先生無比崇敬的心情出席了大會,這也是他與宋慶齡的最后一次見面。
三
1966年春夏之交,“文化大革命”的狂飆驟起。劉少奇首當其沖,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蓄意誣蔑和陷害,一步一步地陷入了災難的深淵。
危難之中見真情。當時也面臨著沖擊危險的宋慶齡與身處逆境的劉少奇患難與共,相互關心,充分顯示了人世間最可寶貴的真摯感情。1967年初,自中南海里有人開始貼出大字報后,劉少奇每隔幾天就要去看一次。有一天,他在一張大字報上看到,紅衛(wèi)兵叫嚷要剪宋慶齡的發(fā)髻,說什么這是“封資修”的象征。劉少奇站在這張大字報前,雙眉緊鎖,陷入沉思。他一向尊重和崇敬宋慶齡,認為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歷次關鍵時刻,“一向是支持我們黨,同人民在一起的。她的貢獻甚至超過我們黨的一些負責同志”?,F(xiàn)在連宋慶齡都受到沖擊,劉少奇除了震驚之外,更多的是憂慮。
在劉少奇遭受沖擊和迫害時,不少人因為怕受株連都遠遠地躲開。宋慶齡對劉少奇被指控為“叛徒”、“內奸”十分不解:劉少奇在黨內這么長時間了,他如果真是一個反黨的內奸,怎么從來就沒有—個人懷疑過呢?她一如既往地對劉少奇表示尊敬和信賴,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安慰劉少奇,關心劉少奇。她說:“對劉少奇這樣的老革命怎么可以這樣對待呢?”“少奇同志很好嘛,對革命有功勞。他不是壞人,為什么要打倒他?”
1966年歲末,宋慶齡專門派秘書給劉少奇和王光美送去了剛出版的《宋慶齡選集》。信封是她親筆寫的:“敬愛的劉主席、王光美同志收”。選集的扉頁上也赫然寫著:“請劉主席、光美同志審閱指正”。在當時那樣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下,宋慶齡這樣做需要有多么大的膽識、真誠和勇氣啊!這本凝聚著宋慶齡與劉少奇真摯友誼的《宋慶齡選集》,現(xiàn)已被陳列在湖南省寧鄉(xiāng)縣花明樓劉少奇故居紀念館內,成為珍貴的文物,供人們參觀瞻仰。
在1967年新年到來之際,宋慶齡仍按慣例給劉少奇的幾個孩子送去了賀年片、日記本和糖果,并在賀年片上親筆署名“宋媽媽”三個字。這一切雖然與往年沒有什么不同,但意義卻大不一樣。王光美收到宋慶齡送來的這些禮物后,頓時感動得熱淚滾滾,她邊擦眼淚邊顫抖地說:“如果宋副主席知道我們現(xiàn)在的處境,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啊!”
從1967年下半年起,劉少奇和王光美都已身陷囹圄,完全失去了自由。劉少奇被單獨監(jiān)禁在中南海福祿居住處,看管越來越嚴。王光美被誣陷為特務,1967午9月13日被正式逮捕,11月轉押秦城監(jiān)獄。他們的4個尚未獨立生活的子女,也被迫遷出了中南海,其中3個已經上學的孩子分別在各自的學校接受批判審查。最小的女兒劉瀟瀟當時只有6歲,還沒有入學,只好隨保姆搬出另住。獄中的王光美日夜掛念孩子們,孩子們也千方百計地打聽父母的下落。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孩子們只好寫信給他們信賴的宋媽媽,請求幫助。宋慶齡接到信后,冒著風險,立即把這封信連同自己的親筆信寄給了毛澤東。與此同時,宋慶齡還給孩子們寫了回信,鼓勵他們振奮精神,好好工作和學習。并讓秘書帶上慰問品和《中國建設》雜志去看望他們,并盡其所能,努力保護孩子們的安全,照顧他們的生活。直到1972年8月16日,孩子們才被獲準到秦城監(jiān)獄探望媽媽。當?shù)弥撬螒c齡一直關懷著孩子們時,王光美不禁流下了熱淚,心中無限感激。1978年底,被關押了將近12年的王光美重獲自由,孩子們立即寫信稟告了宋媽媽。宋慶齡非常高興,在復信中熱烈祝賀孩子們和母親“團聚”,并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為祖國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出一份力量”。最后還表示:“原想請你們來家,遺憾的是關節(jié)痛和感冒,不能如愿?!?/p>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作出決議,徹底為劉少奇平反昭雪,恢復劉少奇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消息傳來,宋慶齡抑制不住喜悅的心情,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表示,冤案昭雪,“怎能不為此而高興”。5月12日,王光美在前往鄭州迎接劉少奇骨灰的前一天,接到了宋慶齡用英文書寫的親筆信和一些物品。信一開頭就稱王光美為“我最親愛的同志和朋友”。信中說,送你一點小物品,“禮物的確很小,但卻表示我對你所有的愛”,最后署名“你的老同志宋慶齡”。短短數(shù)語,充分表達了她對劉少奇深切緬懷之情和對王光美莫大安慰之意。5月17日,劉少奇追悼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詞。年屆87歲高齡的宋慶齡,在別人的攙扶下,參加了追悼會,并獻了花圈。在追悼會上,她悲喜交集,含著熱淚,與王光美互相用顫抖的雙臂緊緊擁抱。這年年底,宋慶齡還復函劉平平、劉源、劉亭亭、劉小小。信中說:“二十年來,你們一直是我常掛念的孩子們,現(xiàn)在已是入了大學的青年。祝你們大學畢業(yè)時,成績優(yōu)良,得到學位?!辈⒄f:“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祝你們新年快樂并祝你們媽媽好?!弊詈筮€滿懷深情地寫道:“片紙傳心意,紙短情長。”
1981年5月中旬,宋慶齡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惡化而臥床不起。5月15日早晨,王光美匆匆趕去探望,彭真、鄧穎超等也同去。宋慶齡在病榻上與王光美進行了交談,這是她們之間最后一次談心。王光美說:“毛主席、劉少奇和周總理都對你有很高的評價,我昨天去拜訪過總書記胡耀邦,他也一樣。”并說:記得“當年你曾對少奇同志提出過入黨要求,不知道你現(xiàn)在是不是還有這個要求?如果有,我立刻報告黨中央”。宋慶齡“嗯”了一聲,點點頭,表示肯定。王光美又接連重復了3遍,宋慶齡都明確表示肯定。王光美隨即電話告知胡耀邦。下午,中央政治局做出決定,接受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并派廖承志當面向她宣布。宋慶齡在王光美的幫助下,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最后心愿。5月29日,宋慶齡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在北京病逝。
6月2日,王光美發(fā)表了《永恒的紀念》一文,高度贊頌了宋慶齡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為保衛(wèi)世界和平、為人類進步事業(yè)所做的杰出貢獻和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贊頌她 “猶如潔白無瑕的荷花,出泥不染,任風雨吹灑,仍傲然玉立”的高貴品質。文章特別回顧了宋慶齡與劉少奇及其全家的深厚友誼,并深情地說:“她永遠是我的楷模,不論是在順境中,還是身處逆境,我都從她身上吸取了無窮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