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斌
一些參議院的資深參議員,諸如喬·利伯曼和本·卡爾丁等人,公開呼吁要對此事進行獨立調(diào)查,以便查明釋放邁格拉希的背后,是否存有英國和利比亞之間的某種特殊交易,比如石油。
阿卜杜勒·邁格拉希沒有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再次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甚至成了一塊測量大國關(guān)系的試金石。
這個利比亞人進入媒體視野,是和1988年發(fā)生在英國蘇格蘭洛克比小鎮(zhèn)上的空難有關(guān)。那是一架美國泛美航空公司的飛機,從倫敦希思羅機場飛往紐約時,在洛克比鎮(zhèn)上空爆炸,機上259人,連同地面上被波及的11人,空難共造成270人死亡。
兩年后,空難制造者—— 利比亞人邁格拉希在英國獲判終身監(jiān)禁,但后來改判為入獄27年。在牢里僅僅待了8年后,蘇格蘭方面提前釋放了他,理由是——邁格拉?;加袊乐氐那傲邢侔?,在世的日子不會超過三個月。曾經(jīng)負責審理此案的蘇格蘭法院審判長肯尼·麥克阿斯基爾說,“我們的信仰是,既要實現(xiàn)正義,也要彰顯仁慈??”
憤怒美國
然而,美國人卻不這么想。
作為直接受害者,洛克比空難在“二戰(zhàn)”后的美國歷史上,或許僅次于9·11帶來的恐懼和悲傷。飛機上遇難的乘客中,美國人有189名,多數(shù)為風華正茂的大學生。盡管事隔了20多年,傷痛仍在。
對蘇格蘭方面的決定,在空難中失去女兒的諾爾瑪·馬斯洛夫斯基對媒體說,“我感覺有東西卡在喉嚨里,我想吐?!币恍┟绹癖娚踔涟l(fā)表聲明,聲稱要抵制來自英國特別是蘇格蘭的進口貨物,呼吁美國人選擇到愛爾蘭度假,不要再去英國。
大為不滿的,還有諸多美國政要。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局長米勒在得知蘇格蘭要釋放邁格拉希的決定后,迅速致函蘇格蘭司法部長麥卡斯基爾——“不評論別的檢察官員的行動已經(jīng)成為我的習慣,但你釋放邁格拉希的決定令我要改變這個習慣。我這樣做是因為我熟知那些事實和熟悉法律??我這樣做是因為對你的決定感到憤怒?!?/p>
美國國務(wù)卿希拉里等人也相繼發(fā)表了類似的聲明和講話。相比之下,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表態(tài)更為務(wù)實。在接受費城電臺的采訪時,奧巴馬雖然認為釋放邁格拉希是錯誤的舉動,但也接受了這個事實,表示“我們現(xiàn)在正與利比亞政府聯(lián)系,確保他回國后在家中軟禁”。
不過,美國人不會讓怒火自動平息。一些參議院的資深參議員,諸如喬·利伯曼和本·卡爾丁等人,公開呼吁要對此事進行獨立調(diào)查,以便查明釋放邁格拉希的背后,是否存有英國和利比亞之間的某種特殊交易,比如石油。
尷尬英國
對于美國人的質(zhì)疑,英國很尷尬。目前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辯解。蘇格蘭首席大臣亞歷克斯·薩爾蒙德說:“我理解美國家庭的強烈感受,但并不是所有受洛克比空難影響的家庭都這么認為。大家知道,很多家庭,特別是英國的家庭對此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我們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p>
但是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批評和抗議,薩爾蒙德也不得不表示,如果蘇格蘭議會因他釋放邁格拉希而投下不信任票,他將辭職。議會中的反對黨,確已籌劃對其進行信任投票。
英國首相布朗于8月25日否認政府曾介入此事。而一封被披露的英國官員之間的通信顯示,英國政府事實上推動了邁格拉希的獲釋。這封信是英國外交部負責外交和英聯(lián)邦事務(wù)的國務(wù)大臣劉易斯寫給蘇格蘭司法部長麥卡斯基爾的。信里透露,蘇格蘭沒有合法理由繼續(xù)關(guān)押邁格拉希,“我希望以此為基礎(chǔ),蘇格蘭方面能夠考慮利比亞(釋放邁格拉希)的請求”。
自豪利比亞
英國《衛(wèi)報》報道說,在邁格拉希獲釋的當天,英國政府公布了布朗此前寄給卡扎菲的一封信,信中布朗要求利比亞方面“低調(diào)”迎接邁格拉希。但讓英國頗為氣惱的是,利比亞方面竟毫不在乎布朗的提醒,反而高調(diào)迎接了邁格拉希的歸來,甚至讓他受到了英雄凱旋般的禮遇。
卡扎菲用耗費1.2億美元的私人座駕專程接邁格拉?;貒?并由卡扎菲之子賽義夫·卡扎菲陪伴。走出飛機的剎那,等候在那里的數(shù)千名利比亞人開始歡呼。他們身穿印有邁格拉希照片的T恤,舉著邁格拉希的照片和利比亞國旗,高喊著他的名字,慶祝其勝利歸來。
接受媒體采訪的利比亞人阿爾曼蘇爾說:“這是偉大的一天?!边@個24歲的年輕人很激動,“邁格拉希屬于這里,這里是他的家?!?/p>
卡扎菲隨后接見了邁格拉希,當?shù)仉娨暸_專門播放了兩人擁抱的畫面。面對美國朝野的指責,卡扎菲反唇相譏,稱“利比亞兩年前曾釋放一名涉嫌讓利比亞兒童感染艾滋病的保加利亞護士,后者回國時也受到英雄般歡迎”。利比亞出于同情釋放了那名護士,“那時沒有人說我們的做法傷害受害者的感情,”卡扎菲說,“難道我們沒有感情?難道我們是猴子?”
三個月之后
和同胞們相比,當事人邁格拉希并沒有太多的自豪,他仍認為自己當年被定罪是一個“恥辱”,而且“這可怕的折磨不會因我返回利比亞而結(jié)束,可能永遠不會結(jié)束,直到我死了為止。也許我唯一的解脫之道就是死亡?!?/p>
今年57歲的邁格拉希,有五個孩子,會說阿拉伯語和英語,曾在美國上過學。當年在法庭上受審時,站在被告席上的他,一身利比亞傳統(tǒng)的長袍,清清瘦瘦,溫文爾雅,一口流利的英語,頗有紳士風度。從宣判的那一刻起,邁格拉希就一直聲稱自己無辜。2002年,他曾經(jīng)上訴,但被法院駁回,今年4月,他再次提出上訴。
邁格拉希表示,自己會在有生之年說出真相。根據(jù)醫(yī)生的判斷,邁格拉希距死神還有三個月。而三個月后的難題是:假如他還繼續(xù)活著,美國人會怎么表態(tài),英國人會怎么解釋?邁格拉希本人呢,是說出“真相”,還是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