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昌芹
地球上的現(xiàn)存動物中,昆蟲占了80%左右,可以這樣說,在動物界幾十億年的演化歷史中,昆蟲是最大的贏家??墒俏覀兌贾?,與哺乳類、鳥類或者兩棲爬行類、魚類相比,絕大多數昆蟲實在是過于渺小。那么,這些如此弱小的東西,面對自然界中殘酷的生存競爭,究竟是如何周旋。并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呢?
首先,它們一般都有極其驚人的繁殖力。舉例來說,一對普通的家蠅,在適宜的繁殖條件下產下的后代,如果都能存活并且繁殖,那么半年后,它們的個體總數可以達到1020個以上,也就是超過10萬億億個。當然,實際情況不會如此。但是,有了這樣天文數字般的基礎,即使外部環(huán)境再惡劣,也總會有相當一部分留存下來并且繼續(xù)繁衍。
其次,昆蟲的繁殖并不是隨意的,它們一般會選擇安全性好、食物充足、環(huán)境適宜的地方產卵。有些昆蟲甚至會為子孫設置一些保護性措施,如我們非常熟悉的蟑螂,它們的卵就是包在卵鞘里的。而象鼻蟲產卵更像是在構筑一項偉大的工程,它們費盡心思地把一片片葉子卷成圓筒狀。然后將卵產在這些狀似搖籃的小天地里。
剛剛孵化的昆蟲幼蟲,幾乎完全沒有抵抗能力,它們鮮嫩多汁的身體常常成為食蟲動物的美餐,所以,很多幼蟲會施展各種各樣的技巧來保護自己。例如,有的在剛孵化時會聚集成團,使得乍看之下猶如龐然大物;有的在危險來臨時會裝死,以躲避敵人的襲擊等。
與幼蟲相比,昆蟲成蟲的裝備很齊全。保護措施也更為管用。昆蟲的觸角和復眼給了它們靈敏的感覺;昆蟲攝食用的口器則發(fā)展出了咀嚼式、刺吸式等多種樣式。對昆蟲來說,最好的自我保護裝置是飛翔用的翅膀。除了少數種類外,絕大部分昆蟲都擁有能飛翔的翅膀。顯而易見,飛行不僅使昆蟲增加了捕食的機會,擴大了生存空間,也大大降低了被天敵消滅的可能性。
有些昆蟲還會采用巧妙的“障眼法”,使自己不會被擦肩而過的天敵發(fā)現(xiàn)。昆蟲所用的這種方法叫擬態(tài),具有這種本領的昆蟲能惟妙惟肖地模擬其他生物的樣子。例如竹節(jié)蟲看上去很像一段青綠色的嫩枝條;枯葉蝶停在樹枝上,簡直和一片枯樹葉一模一樣。
當然,昆蟲能夠如此大膽地在地球上天馬行空,還與它們身體的特殊機能及構造有關。因為它們的體型小,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間也就相對較小,還有它們對環(huán)境要求不高,它們的身體有外骨骼保護等等。
總而言之,昆蟲在自然界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獨特的生活方式,才使得它們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面對無數強大的敵人,仍然能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