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寶泉
對美元繼續(xù)貶值的預期、貿易保護、民間投資和消費何時啟動,成為近期影響商品價格的焦點問題。
總結最近各方面的情況,有幾個對商品價格有較大影響的焦點問題需要關注。
一是危機爆發(fā)一周年后,黃金價格再度挑戰(zhàn)2008年的歷史新高,很多投資者對黃金將成為危機后第一個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品種滿懷信心。我們之所以單獨談論黃金,是因為金價如此強勢,代表了市場的一種態(tài)度,是對美元繼續(xù)貶值的預期,也是對一直談論的通脹的預期。截至8月份的2008/2009財政年度的前11個月,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到1.38萬億美元,不斷攀升的財政赤字引發(fā)了對美元價值的普遍擔憂。2008年7月份以來,美元因為避險需求和經濟復蘇預期產生的漲幅已經被跌掉75%,2008年一季度美元持續(xù)下跌的過程中,有些國家和地區(qū)甚至出現了拒收美元的情況。目前多數商品的價格離歷史高點還有很大的距離,這是由經濟復蘇的程度決定的,而一旦美元繼續(xù)加速下跌,黃金以外的商品也將再度發(fā)力,由經濟復蘇預期作為驅動力的商品價格上漲,將轉變?yōu)橛韶泿刨H值驅動的上漲。這也是為什么繼“去杠桿化”后,“去貨幣化”被提及得多了起來的緣故。
二是貿易保護對商品價格的巨大影響。在危機中,各國的失業(yè)率普遍高企,政府面臨巨大的壓力,雖然各國經濟互相依賴的程度較任何時候都大,但是政府仍會在短期壓力和短期利益的驅使下,做出增加貿易壁壘的決定。美國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稅率首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而目前正常關稅僅為3.4%-4%。而中國輪胎出口有一半是銷往美國的,消息一出,9月14日周一一開盤上海橡膠各合約均以跌停報收,日本橡膠當日也大幅下跌超過9%。與橡膠不同的是,連大豆表現了強勢,原因是市場預計中國可能會以限制進口美國大豆作為報復措施,目前中國進口大豆的數量高達4000萬噸,有一半來自美國。美國之后,阿根廷對中國的部分商品也做出反傾銷調查。如果“橡膠特保案”引發(fā)連鎖反應,對相關商品的價格將產生很大的沖擊。更進一步,宏觀上來看,貿易保護是不利于經濟復蘇的,從這點上說,貿易保護對所有商品都有利空的影響。
三是政府投資之后,民間投資和消費何時啟動,關系到經濟增長的后續(xù)動力。危機后美國推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歐盟2000億歐元,日本38.4萬億日元,中國4萬億人民幣。政府財政政策后的經濟走勢需要正常的消費與產業(yè)投資來帶動,這兩者均與市場信心相關,包括消費者信心以及商業(yè)環(huán)境信心。當民間投資增加,就業(yè)率上升,商品庫存下降的時候,也就是下一輪經濟實質性增長的時候,商品價格也就由前一輪的政府投資和收儲而上漲,轉變?yōu)榻洕】蛋l(fā)展的原生性需求而上漲。至于民間投資何時真正啟動,除了統(tǒng)計數據外,還可以這樣觀察。即把政府援助政策和援助資金的退出作為標志之一,一旦退出行動開始,也就是經濟恢復到正常軌道的開始。
此外,危機后某些行業(yè)發(fā)展軌跡將有所變化,危機后靠什么來令經濟維持高增長,有哪些新興行業(yè)會獲得發(fā)展,這對相關商品有深遠的影響。比如,節(jié)能減排成為潮流,新型汽車將大幅降低自重,對鋁的需求會增加,這很可能成為鋁消費的一個新增長點。未來如果沒有新的危機以及貨幣市場的動蕩,商品價格走勢分化的現象也將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