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璐
喜歡萬里無云、艷陽高照的晴天,明媚的陽光帶給人溫暖;喜歡無風無云、濕氣沉沉的陰天,適宜的溫度帶給人愜意;喜歡寒意拂膚、白雪皚皚的雪天,純潔的世界帶給人慰藉。但我最喜歡的是雨天,風呼雷喚,驟雨即至,枯葉顫抖,音調沉沉,無不顯示著自然的威嚴。疾至的雨點敲擊著窗欞,叩擊著心扉,深深的呼喚由心底而來,述說著千古流傳的故事……
子夜,獨倚窗欄,聲聲雨滴擊打著窗欞。音律將人帶入另一番境界,傾聽心靈的呼喚。我聽見荊軻離別時高呼“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時悲愴之淚打在匕首上的脆響;我聽見黛玉西去前悲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時悲恨之淚落在舊帕上的輕吟;我聽見陸游離開前痛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時傷國之淚落在枕巾上的輕彈……
雨輕輕彈,朱紅色的窗承載了多少綿綿細雨,輕輕落淚,感感心愁。雨,你是太白失意時感傷之淚,是秋雨想家時思鄉(xiāng)之淚,是香港回歸時億萬中國人的欣喜之淚!
屋內,靜謐無比,柔和的燈光照著溫馨;屋外,喧鬧無比,風中夾雜著雷的怒吼、枯葉的呻吟,越是這安靜的時刻,越可清晰的聽到心靈的對白。荊軻的犧牲,成全了天下的安定;黛玉的悲憤,宣告封建制度的不公;陸游的傷感,透露出拳拳愛國心。一個個心靈呼喚著、吶喊著,讓自由歸來、讓公平歸來、讓愛歸來。
荊軻告訴我,他也渴求過上恬靜平淡的生活,但是,家仇國恨只能讓他選擇無奈;黛玉告訴我,她也不愿在屋中流淚、在孤憤中離開,但是,封建制度的束縛只能讓她如此一生;陸游告訴我,他也不愿金戈鐵馬入夢來,但是,朝廷的無能只能讓他在雨中消逝。
雨中,我傾聽著一個個心靈的呼喚,是他們令歷史的長卷生氣盎然,是他們令歷史的長河生輝添彩,但是無盡的精彩后又有多少的心酸、多少的苦楚,他們在雨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揮灑了自己的生命,令雨有了它那獨特的魅力與故事……
雨,一直在下……
學校:湖北黃石市第三中學
導師:羅 威
點評:雨滴,喚起了作者內心久遠而威嚴的記憶。開篇以一組工整的排比句入題,凝練而氣勢恢宏。作者的視野很開闊,旁征博引,從荊軻、黛玉到陸游,所列舉的例子細致地表達了雨中呼喚這一主題。結尾的“雨,一直在下……”余音裊裊,仿佛也在聆聽著回味著心靈的呼喚。(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