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曾經(jīng)讀過這樣一則小故事:一天,農(nóng)夫正駕著兩頭牛在犁地。有人路過問農(nóng)夫:“你這兩頭牛,哪一頭更棒呢?”農(nóng)夫一言不發(fā),等耕到了地頭,牛在一旁吃草,農(nóng)夫才附在那人的耳邊低聲說:“邊上那頭牛更棒些?!蹦侨烁婀?,問他為什么用這么小的聲音說話?農(nóng)夫回答:“牛雖然是富類,心是和人一樣的。我如果大聲說,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聲音里分辨出來我的評論。那頭雖然盡了力、但仍不夠優(yōu)秀的牛,心里會難過的。”
讀后感觸很多,一個農(nóng)夫?qū)λ呐I星夷菢蛹毿暮亲o,我們所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學生,更要做到這一點。特別是學生有缺點需要批評的時候,考慮到學生自尊心的原因,老師切忌在公開場合“一吐為快”,不妨巧用“附耳細語”,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教過的一個學生在期末數(shù)學測試卷上,一道計算題少寫了一個小數(shù)點,我給她扣了3分。卷子發(fā)下來以后,他偷偷她添上了這一“點”,然后要求我改分。我雖然從墨水的痕跡上看出了問題,但并沒有挑明,還是滿足了學生的愿望。不過,我在那個“點”上輕輕地畫上了一個紅圈,并趴在他的耳邊悄悄地說:“這個點只有我能看出來,以后可不再忘記了?!焙髞碓谶@個學生的數(shù)學日記中我看到這么一段話:老師雖然給我加了分,但我慚愧不已,久久不能忘懷,從這件事情開始,我下決心做一個誠實的人,以后的學習要更加認真仔細。
今年我校實行分小組課堂教學,每組4~8人,有部分同學就不能面向講桌。一次進行《展開與折疊》新授課,坐在最前面的兩個學生(背朝講桌)竟在我的眼皮底下玩“喜洋洋”與“灰太狼”貼畫(正熱播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兩個主角)。兩人都把貼畫貼在大拇指肚上,在下面偷偷做著動作。此時我想,這兩個學生一般很少“犯規(guī)”,這次只是偶爾“失誤”。響鼓不用重槌,只需及時給她們提個醒。于是,我趁做練習時走到她們跟前“附耳細語”地說:“你們兩個真聰明,深知‘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下課玩貼畫不好嗎?上課玩還得偷偷摸摸的,更是錯過了本節(jié)課學習的好時刻。”通過輕言細語,他明白了老師的用心,不好意思地收起了貼畫,搓成團放到了鉛筆盒里,很快投入到練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去。
批評人人會用,巧妙各有不同。批評要取得最佳效果就要照顧到學生的尊嚴和面子——有面子的時候要留面子;沒面子的時候要給面子;丟面子的時候要幫助挽回面子……有一個例子,大意是:一個孩子上學遲到,老師與他約定,孩子也保證以后再不遲到,可第二天他又遲到。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說:昨天××遲到,有個理由,并與老師約定以后不遲到了;可今天又遲到,我相信他一定有特殊的原因,這個原因肯定不能和同學說,也不能和老師說,我們就給他理解的掌聲吧。同學們都鼓了掌,那個同學紅著臉回到了座位,以后再沒有遲到過??梢哉f這個老師是睿智的,他沒有詢問,也沒有批評,給學生找個臺階,幫助學生下臺階,化解了尷尬的局面,讓學生在這種不是批評的批評中受到教育,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教師的內(nèi)在品質(zhì)和修養(yǎng)。
批評有法,但無定法??筛鶕?jù)學生錯誤的不同,或用“附耳細語”,或用語言點撥,或用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來提醒,或在表揚的同時加進對錯誤的批評等等,這些做法實際上很好地保護了學生一顆脆弱的心靈。就像環(huán)境經(jīng)綠化和保護后會變好一樣,學生的心靈也只有在“綠化”和保護中才能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