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寧
摘 要:教育者對自身教育教學行為的反思、總結、提高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教師教學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學水平的持續(xù)提高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反思 教師 創(chuàng)新 主體
“吾日三省吾身……”作為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大家,孔子諄諄教導我們日常生活中對自身言行的反思的重要性。
反思一:教師應有的意識——創(chuàng)新、探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學對象是學生的特點日益顯現。怎樣使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這是新課改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皢l(fā)式教學”將逐步代替?zhèn)鹘y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其教學的指導思想主要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蘇霍姆林斯基主張教學應和發(fā)展相統一,既重視知識教育,又重視能力培養(yǎng),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反思二:教師肩負的責任——尊重、培養(yǎng)
教師的使命在于尊重個性、培養(yǎng)興趣、發(fā)揮特長、發(fā)展智力、提高能力、鼓勵創(chuàng)新。肩負這樣的使命,我們求索的不正是在平等中享受學生的童真童趣嗎?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信任學生,以崇高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yè)心真心關愛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鼓勵學生大膽展現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的發(fā)言和提問,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對學生的一些獨到做法應借以商量的口吻,對一些問題的解決應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而非用教師規(guī)定的“標準”答案作答。
反思三:教師獨特的魅力——笑容、掌聲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過多地關注受教育者對知識和技能的吸納程度。對學生表示贊賞的掌聲更是少得可憐,學生的學習情緒易受到影響。微笑是可以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之中,傳遞著友善、誠信、和藹、融洽等美好的感情因素,讓學生消除緊張感,并帶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在一次評教活動中,學生給我提的建議是多一點微笑,少一點嚴肅。由此我認識到:教師切莫吝嗇笑聲和掌聲。你的微笑是一種寬容,一種諒解,一種期待,一種激勵,讓學生信心百倍,勁頭十足。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得到了學生對我反思、實踐結果的肯定和贊賞。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育中接受教育,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標。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的感情,去震撼學生的心靈,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教與學的良好環(huán)境,從而達到師生情感的共振,更有效地獲取教育效果。
反思四:教師奇妙的智慧——引導、鼓勵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被動接受”和“重復前人結論”的活動,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無意中使他們養(yǎng)成了一種惰性思維習慣。新課程要求我們把老師教的過程放手送給學生,讓他們去發(fā)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允許他們討論爭辯。教師只要給學生一個目標,不僅能讓課堂上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在課堂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根據自己的需要整理信息的能力。
反思五:教師凝聚的精神——互動、學習
新課程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引導學生在共同的活動中學會從中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有益的經驗,明確發(fā)展方向,增強彼此合作的自律能力。真正的“合作學習”,應該是師生的共同活動,不單是學生間的共同合作,也是師生間的共同合作。在學生討論交流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既要答疑解惑,又要樹立一種良好的導向,將互動學習的精神貫穿教學始終。
教師還應該是一個學習者。隨著信息時代的迅速發(fā)展,我們經??吹接胁簧俳處煂τ谝恍┬律挛锕侣崖?而有的學生卻已經“玩”得無比熟練。這難道還不足以值得我們反思和改進嗎?我認為,教師只有與時俱進、共同發(fā)展,才能使教學相長。
尊重與培養(yǎng),引導與鼓勵,伴之以笑容與掌聲,將始終成為我們教育之路上的前進方向?!暗嗡娞枴?小問題往往蘊含著大道理。我們只有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用心反思、不斷總結,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一分光、放一分熱,才能在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的價值。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第八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