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華 楊 波 吳雨強
摘要:胡主席曾就帶兵和新兵訓練期間的管理問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三個下工夫、一個真正落到實處”。文章根據胡主席的指示和新時期的現實情況,就如何依法帶兵、以情帶兵、文明帶兵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基層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帶兵
中圖分類號:D2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23-0077-02
胡主席曾就帶兵和新兵訓練期間的管理問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三個下工夫、一個真正落到實處”。胡主席明確指出:干部、骨干對戰(zhàn)士要有深厚的感情,要文明帶兵,任何簡單粗暴、打罵體罰戰(zhàn)士的現象都必須堅決糾正、嚴肅處理。胡主席還特別強調:“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堅持人民軍隊的宗旨,充分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和創(chuàng)造精神,維護官兵的正當權益,進一步調動官兵的積極性。當前,要高度重視密切官兵關系,廣泛深入地開展尊干愛兵教育,引導干部骨干依法帶兵、文明帶兵,鞏固和發(fā)展我軍新型的官兵關系?!焙飨闹匾甘?深刻指出了當前部隊建設中必須嚴肅對待、認真解決的重大問題,對于新形勢下保持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對于保證履行我軍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筆者認為,要帶好兵、管好兵,基層干部、骨干應當堅決貫徹落實胡主席“三個下工夫、一個真正落到實處”的重要指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基層干部、骨干首先應提高自身素質、修養(yǎng)
基層干部、帶兵骨干自身素質、修養(yǎng)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帶兵、管兵能力的高低,并且他們是戰(zhàn)士入伍以后直接面對的管理者,對戰(zhàn)士的直接影響是巨大的。因此,管理者首先應熟悉政策,學習條令條例,學習政治理論,總結經驗教訓,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修養(yǎng),不斷提高對戰(zhàn)士的教育、管理水平,毋庸贅言。
二、基層干部、骨干做思想政治工作應關注戰(zhàn)士的需求
(一)研究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每一個戰(zhàn)士都是一個獨立的人。需求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是人的行為的原動力。研究人的需求就是為了了解和掌握人的思想和行為形式的變化規(guī)律,調動人的積極性。現代行為科學理論表明,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需求不同,并且是不斷變化的。需求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發(fā)點和歸屬,反映了其接受主體的能動性。一般來說,主體的需求越強烈,進行教育接受活動的自覺性、積極性就越大,反之,則越小。隨著新兵層次的不斷增多,其需求的層次也不斷增多;同時,隨著新兵層次的不斷增多,其需求相比以往也會出現新變化、新情況、新特點。因此,研究戰(zhàn)士需求、分析戰(zhàn)士需求,深入實際,了解和研究戰(zhàn)士需求的變化以及外界因素對需求的影響,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滿足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選擇
研究需求、了解需求是為了更好地滿足需求。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上的和經濟上的,有精神上的和文化上的,有個體的和群體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承認并滿足人的合理需求,這是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的關鍵。正如毛主席所說:“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需求,我們就真正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敝灰茏龅较霊?zhàn)士所想、急戰(zhàn)士所急、盼戰(zhàn)士所盼,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為戰(zhàn)士辦實事,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再是難題了。
(三)引導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
人的需求具有層次性、遞進性、多變性的特點。不同層次的戰(zhàn)士,其思維特點、生活方式、所關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所以,在滿足需求的同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區(qū)別對待、對癥下藥;在滿足需求的同時要結合新時期我軍建設的實際和特點,注重對戰(zhàn)士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引導、控制、協調。一是對合理的、積極的需求應充分肯定并適當滿足;二是對不合理的、不現實的要求,要敢于否定,并開展教育,加以正確引導;三是加強需求意識上的正確教育和引導,幫助戰(zhàn)士妥善處理好個人需求和集體需求、個人需求和國家需求之間的矛盾,實現個人需求和集體需求、個人需求和國家需求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
三、基層干部、骨干要想帶好兵、管好兵,必須知兵
對基層干部、骨干而言,無論是搞教育還是做經常性工作,都必須做到對戰(zhàn)士親知、真知、深知。因為只有準確把握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才能把問題摸準、把癥結找到、把原因弄清,做到有的放矢,使工作富有成效。所謂親知,就是要親自和兵談心、聊天,掌握兵的現實情況,不能高高在上、道聽途說;所謂真知,就是要真正掌握兵的真實情況,不能是表象,同時也要讓戰(zhàn)士真正了解你,接受你,樂于與你交朋友;所謂深知,就是要與戰(zhàn)士深入交流、深層次交心,不能浮于表面,否則,我們的工作就不會富有成效。筆者以為,要想知兵,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與時俱進,轉變視角
人是社會中的人,不同時代的人必然會打上不同時代的烙印,帶有不同時代的特點。當今的青年戰(zhàn)士成長生活在一個全新的時代,在他們身上必然會呈現出許多新的東西,這就要求基層干部和骨干必須著眼這些新情況、新變化、新特點,努力用發(fā)展的而不是靜止的眼光、求實的而不是虛幻的視角去分析和判斷,切實加強對新時期戰(zhàn)士思想動態(tài)和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深刻認識時代對他們的思想、心理、思維和行為方式產生的影響,并通過全方位的透視分析,準確把握他們的真實情況,真正使基層的教育、訓練和管理貼近時代、貼近實際、貼近戰(zhàn)士。筆者體會,用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視角看問題,有一個開明的心態(tài)和開放的思維非常重要。
(二)見微知著,明察秋毫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掩短隱憂之心,戰(zhàn)士也不例外,因此,要及時準確地把握每個人的思想意識變化并不容易。但實踐也一再表明:人的思想困惑又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有所反映、露出細微端倪的,只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科學的判斷力,把握時機,處處留心,善于觀人于微、察事于毫,就一定能及時發(fā)現、切實弄清。例如:可以采取仔細觀察戰(zhàn)士的工作情緒、業(yè)余生活興趣、待人接物時的臉色和神態(tài)、人際交往對象及采取聊天、談心等方法,及時捕捉各種信息,并通過綜合和深入分析,號準戰(zhàn)士思想情緒和心理變化的脈搏,并給每個戰(zhàn)士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這樣,一旦戰(zhàn)士出現思想問題和偏常行為,管理、教育工作就會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及時性,就能把思想工作做到戰(zhàn)士的心坎上,有效地遏制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幫助戰(zhàn)士順利完成角色轉變和健康成長。
(三)潛心親和,經常溝通,以情帶兵
溝通和互動是深知戰(zhàn)士心理的橋梁,也是現代管理教育的一個鮮明特點,而理解、尊重、重視戰(zhàn)士,充分展現對戰(zhàn)士的親和力,則是實現溝通和互動的基礎和依托。如果基層干部、骨干的潛意識中總是存在“官”、“兵”觀念,“新兵”、“老兵”觀念,言談舉止總是表現出輕兵傾向,管理教育總是以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為基本信條和模式,就難以獲得戰(zhàn)士的信任,難以實現相互之間的溝通,當然也就難以真正知道兵心、兵情。實踐表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相互溝通,依賴于和諧的官兵關系和純潔的戰(zhàn)友情、同志愛,最有效的辦法是真誠地對待戰(zhàn)士,真心地與戰(zhàn)士交朋友,真切地做戰(zhàn)士的兄長,著力強化親和力,設身處地地為戰(zhàn)士著想,滿腔熱情地為他們解憂,關心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把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營造尊干愛兵的和諧環(huán)境真正變?yōu)楝F實,使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官兵之間、戰(zhàn)友之間真摯的情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落實胡主席“三個下工夫、一個真正落到實處”的重要指示,做到依法帶兵、以情帶兵、文明帶兵。
(四)堅守誠信,以德帶兵
誠信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它作為高尚人格的一種內在道德要求,根本特點是純真、誠實、可信。身負管理教育職責的基層干部、骨干如果缺失誠信,就不可能在戰(zhàn)士中享有威望、具有號召力,那么,要想做好工作,也就是天方夜譚了。因此,基層干部、骨干一定要自覺把“講誠信”作為自身修養(yǎng)的重要內容,努力加強以誠信為核心的人格修養(yǎng),用誠信規(guī)范帶兵行為,做到以德服人、以德帶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贏得戰(zhàn)士的信賴,贏得戰(zhàn)士的心,進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全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4.
[2]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M].國防大學出版社,2006.
[3]士兵行為管理[M].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
[4]優(yōu)秀連長工作套路[M].藍天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