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 晨
中國科舉史上,曾經(jīng)涌現(xiàn)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而作為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群體之巔峰的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shù)。據(jù)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在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shù)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惟一可考的駙馬狀元———鄭顥
自古以來,民間就經(jīng)常把駙馬與狀元這兩個詞聯(lián)系起來,好像中了狀元就可以做駙馬。實際上,中國歷代可考的駙馬狀元只有鄭顥一位。鄭顥是唐會昌三年的狀元。本來他早有婚約在身,中狀元后打算迎娶盧家的千金??墒沁@位年輕英俊的狀元被皇上看中,非要將自己心愛的女兒萬壽公主許配給他。鄭顥偏偏不愛公主,非要娶與自己青梅竹馬的盧家小姐。唐宣宗便讓宰相白敏中說服他。白敏中費盡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誘,終于迫使他娶了萬壽公主,婚后兩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來鄭顥多次彈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虧,替白敏中壓下了彈劾的奏章。
摔跤摔出的狀元———王嗣宗
宋太祖趙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親臨講武殿舉行殿試??忌跛米?、陳識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試卷均為上乘之作。誰為第一?太祖實在犯難。最后馬上得天下的太祖讓二人角力(即摔跤),勝者為狀元。王嗣宗便與陳識在大殿上撲斗起來,結果陳識倒地,王嗣宗也因此奪得了當年的狀元。
身份最高的狀元———趙楷
宋徽宗的三兒子趙楷,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于他文采的確非凡,竟一路過關斬將,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fā)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發(fā)榜后,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兆诟吲d之余,怕天下士子說閑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為狀元。據(jù)傳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參加科舉,并獲得第三名(探花),但畢竟不是狀元。所以趙楷便成了中國歷史上身份最高的狀元。
僅當了二十天的狀元———陳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間,福建閩縣人陳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為大明第六個狀元。巧的是,這次中進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紛紛上告主考官偏袒同鄉(xiāng),貶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新科狀元陳安等十二人對考卷進行復查。這時又有人舉報陳安等人有意將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試卷交皇上審閱。這本是莫須有的事,可是朱元璋聽信讒言,將陳安革除功名,車裂而死。陳安僅僅做了不足二十天的狀元,便死于非命,下場極為悲慘。
最富傳奇色彩的狀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狀元。在他中狀元之前,浙江民間便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浙江的狀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終于鐘”。殿試時,他的試卷被主考官擬為第三。皇上御覽時,十分推崇他的書法,說:“此人楷書工整,必定是個正人君子。”于是欽定他為狀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個狀元叫鐘駿聲,驚人地驗證了“始于史,終于鐘”的說法。
值班值出的狀元———畢沅
畢沅中狀元前是軍機處的一個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與同僚儲重光、童鳳三人在軍機處值班。此三人都順利通過了會試,準備參加4月26日舉行的殿試。儲、童二人想回寓所準備明天的殿試,便對老實的畢沅說:“我倆書法好,有望奪魁。你書法不行,就別做非分之想了,替我倆代勞吧?!鼻宄钤嚨拇_有偏重書法的現(xiàn)象,而畢沅的書法又的確不行,就答應了。
當夜,陜甘總督關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轉到軍機處,畢沅詳加研讀。沒想到第二天殿試考時務策,題目正是關于新疆屯田事宜的。畢沅胸有成竹,揮筆立就。開榜結果,畢沅高中狀元。儲重光中了榜眼,童鳳則列二甲第六。當儲、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無不嗟嘆。
(岳明華摘自《徐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