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娟
[摘要]《白蘭》是2001年上映的一部韓國電影,當年名列票房第四名。本片由韓國著名的新生代導演宋海成執(zhí)導,主演是中國香港女星張柏芝和亞太影帝崔岷植。這部電影通過一個簡單而哀婉的愛情故事,謳歌了底層小人物人性的真善美和對生活希望的不懈堅持。盡管這種希望最終逝去,主人公的愛情以悲劇結(jié)束,但這種深邃的悲劇感,滲透在影片中的宗教悲憫情懷卻告訴了我們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諦和意義,即使最底層的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信仰。
[關(guān)鍵詞]愛情;希望;信念
在愛情片泛濫的年代,拍出一部優(yōu)秀的、有價值的愛情片是不容易的,《白蘭》稱得上是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它的優(yōu)秀之處不在于將愛情講述得催人淚下,而是用這種悲劇的方式來超越愛情這種單一層面,上升到普遍人性的高度,讓人們從中領(lǐng)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在國內(nèi)能找到這部電影碟片是不容易的,它并不引人注目,甚至很多人從沒聽說過。也許因為《白蘭》是純韓國制作的影片,在中國發(fā)行量很少。也許因為在一個快餐文化的時代人們更愿意關(guān)注娛樂片或是占據(jù)報紙版面頭條的大片。這種沒有炒作的文藝片自然無人問津。
黃昏是適合看電影的時光,我從未看過如此溫暖又如此凄涼的影片。康白蘭,一個23歲的中國女孩,母親病逝后只身一人來到韓國仁川投靠姨媽,怎知姨媽一家卻已移居海外。眼看身邊積蓄用光,簽證到期,無法繼續(xù)留在這里。無奈之下,求助一家終結(jié)公司。一名職員告訴她,根據(jù)韓國的法律外來人員要想在韓國取得居留權(quán)必須要以和當?shù)厝私Y(jié)婚的方式才能取得。他問白蘭要了一張一寸小照。幾天后,給她了一張表和一張一寸的男人照片,結(jié)婚手續(xù)辦好了。照片上的男人叫李江才,是她的丈夫。之后,白蘭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洗衣店為人洗衣服,生活算是穩(wěn)定下來了。隨后的日子里,白蘭日夜望著照片上那個男人的微笑,她漸漸愛上了他,盡管她從未見過他。而李江才對白蘭卻一無所知,娶她,不過為了幾個錢而已。繁重的工作,加之重病纏身,白蘭最終客死他鄉(xiāng)。至死,她和丈夫都未見一面。而李江才卻在認領(lǐng)她的遺體的過程中,從她留給自己的信中體味到白蘭深深的愛意,也終于愛上了她。只是,這愛情到底來遲了,李江才被人殺死在白蘭的房中。
影片的故事內(nèi)容很簡單,不過是一個哀婉、離奇的柏拉圖式的愛情悲劇。但影片所傳達的內(nèi)涵卻遠遠超出愛情本身。它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真正的幸福源于內(nèi)心,那種對希望的尋找和堅守是支撐每個人生活下去的精神力量,它猶如一盞明燈點亮人生的路。
在影片中,最能體現(xiàn)這種對希望追求和堅持的精神的是女主角康白蘭。白蘭,人如其名,美麗,溫婉,柔弱,被導演賦予了東方女性的所有傳統(tǒng)美德。而且,她不同于其他愛情片中那些甜軟、嬌嗔的女性角色。白蘭是自尊的,在多次求職碰壁之后,被迫被人領(lǐng)去當吧女,她知道當吧女意味著什么,只是走投無路,她偷偷躲進洗手間痛哭一場,轉(zhuǎn)身決絕地走向舞池。當然,她的肺癆注定要被客人趕出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真的落入風塵,她也會出污泥而不染。轉(zhuǎn)身的背影,白蘭告訴人們卑微的小人物也有高貴的尊嚴。她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伤⒉槐г股?,對小鎮(zhèn)上的每個人都心懷感激,用感恩的心善待每個人,她用生硬的韓語微笑著說:“你好?!?/p>
白蘭的愛情正是由這感恩開始,為了留在韓國她和李江才結(jié)了婚。盡管只是名義上的夫妻,但她從心里感激這個男人。因為他,自己才有了工作,有了如今還算穩(wěn)定的生活。他成了自己在艱難環(huán)境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勞累的一天結(jié)束了,夜晚的小屋昏暗不明,只有照片上那個男人的微笑是明媚的。日夜凝望中,她愛上了他,她把他當做真正的丈夫。從此,一種生活的希望和愛情一起在心里生根發(fā)芽,如明燈點亮以后的路。雖然她對他也一無所知,身邊只有一張小照和一張為了應(yīng)付檢查的表??砂滋m對他卻有無限的信任,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相信有一天他會來看她。
生活是現(xiàn)實的也是殘酷的,患有肺癆的白蘭終于病倒了。臨終,她最后的心愿就是看一眼丈夫李江才。就要見到他了,從窗外看,他笑得像個孩子。薄施脂粉,拉開屋門,一群警察卻沖進去將李江才帶上警車,理由是他殺了人。臨走,李江才只是瞥了她一眼。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相見定格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里。至此,天人永隔,只留下白蘭在病中寫給丈夫的信。
白蘭的愛情是虛幻的,她不知道現(xiàn)實中的李江才不過是個失意落魄的小混混,混跡黑社會的底層。人到中年,黑白兩道中哪兒也沒有他的容身之所。到處遭人欺侮,過著混沌不堪的日子。從根本上來說,白蘭真正愛的是心中一個自己幻化出來的影子。導演的巧妙之處就在于設(shè)置愛情的虛幻處來超越愛情,使電影不僅僅傳達愛情,從而提煉出更深的人文內(nèi)涵。愛和其他的精神力量一樣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心里的感覺卻是真實的。一個人能夠在任何環(huán)境中活下去,正是因為這種無形力量的支持,幸福感就來源于我們對未來有一個希望和信仰。每個人都需要它,不論貴族還是平民。因為有了它,生命才能有不同的色彩,才會有意義和價值。白蘭也是在這個層面上從一個普通的平民女孩上升到人性真善美和希望的象征。
愛情從永別開始,李江才從未見過自己的妻子,那臨行一瞥的印象早已拋卻腦后。在認領(lǐng)遺體的途中才想起自己原來有她的一寸小照。“很漂亮吧!嗯?就這么死了,很遺憾吧!”
捧著白蘭的絕筆信,李江才坐在海邊失聲痛哭,一生的苦悶與辛酸和遲來的幸福隨著淚水奔涌而出。影片在此達到了第一個高潮,也是第一個撼動人心的悲劇片段:當希望之光出現(xiàn)時,卻已經(jīng)永遠成為了過去。然而,消失總是強于從來沒有過:“我不去替你坐牢了,我要回鄉(xiāng)下了。”李江才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向他的老大一字一頓地說。回家,帶著白蘭的骨灰和遺愿,還有自己的希望,做一個普通人,平靜而真正幸福地活著。
優(yōu)秀的影片總是向人們展示真實,因為生活從來都是真實的。即使藝術(shù)高于生活,但理想又完美的故事結(jié)局從來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的。正如白蘭的絕癥最終會使她斃命一樣,李江才也是會死于他殺的?!稛o間道》里的一句臺詞很經(jīng)典: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多年的黑道生涯,怎會因一句話而結(jié)束恩怨,老大到底將李江才殺死在白蘭的房中。影片的最后一個高潮在結(jié)尾出現(xiàn):麻繩緊勒在李江才的脖頸上,他放棄了反抗,只是注視著錄像帶上白蘭一襲白衣的身影,漸漸地閉上了眼。只聽到屏幕中的白蘭羞澀地唱道:“愛是折磨人的東西,想你,想你……”
簡單的故事是最不容易拍好的,何況還要從簡單中提煉出讓觀眾銘記在心的永恒的價值內(nèi)涵。導演宋海成延續(xù)了韓國電影一貫的風格,純凈、溫柔、含蓄、內(nèi)斂,故事的講述似涓涓細流流人心中,將凄涼與哀婉的情愫深刻在人們的心上。本片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運用襯托,白蘭是導演所塑造的真善美的化身,愛與希望的象征。她是人間的天使,李江才靈魂的救贖者。她是圣潔的、高貴的,又是卑微的、窮苦的。貧寒的洗衣姑娘才是她真實生活中的身份。導演并沒有為了突顯圣潔而淡化骯臟、貧窮。小鎮(zhèn)上狹小臟亂的街道,洗衣房里的污水,臥室昏暗的燈光,單薄的被單,白蘭身上寒酸的衣著無一不告訴我們,這個愛情故事不是小資們天真地幻想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
此外,對話很少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個特色,它沒有長篇大論的臺詞而依靠畫面的搭配、色彩的運用和演員的表演。故事主要以李江才認領(lǐng)白蘭遺體為主要線索,在此之中插入白蘭生前的活動,倒敘與插敘交替進行。暖色和冷色相互搭配:碧藍的海水,淺黃的沙灘,白蘭的白裙,鮮紅的圍巾。用兩種色調(diào)突出電影溫暖又凄涼的基調(diào)。另外,影片重在心理刻畫,演員的表演也是很到位的。男主角由韓國資深演員崔岷植飾演,到底是亞太影帝十分準確地把握住了李江才的心理狀態(tài)。女主角由中國香港女星張柏芝飾演,盡管近年來她緋聞纏身,負面新聞不斷,但在這部影片中,她的表演是值得肯定的,眼神里流露出來的感情自然、真實,很能打動觀眾。
總體說來,《白蘭》是一部值得令人回味的電影,雖然講述的僅是一段沒有善終的愛情,但從愛情中我們不僅看到愛情本身,更重要的是身處底層的人們堅持對生命希望的追求。正如本片導演所說:“男女主人公爆發(fā)出對生命燦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