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超
摘要:為了提高數(shù)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效果,分析了該課程的特點,討論了課程建設中教材的選擇、研究了教學方法與手段,探討了配套實驗課程的內容設置,強調了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在課程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數(shù)據通信;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34-9885-02
Several Thinking of Making of Data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GAO Chao
(School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data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this course, discusses the choice of teaching book, and researches the ways of teaching. It also studies the experiments setting. It emphases the idea of keeping pace with times in the making of course.
Key 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teaching
1 引言
隨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已經成為信息化社會的核心技術,對社會各個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筆者所在學校開設數(shù)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課程已有多年的歷史。作為通信工程、計算機等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課,能否學好此課程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絡理論知識和培養(yǎng)實踐能力,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方法手段、實驗教學等環(huán)節(jié),在借鑒和學習各高校經驗的基礎上[1-4],建立并實施了適用于新形勢的課程教學方案。
2 教材的選擇
數(shù)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兼有的專業(yè)課,是計算機和通信兩種技術相互滲透和結合的產物,在信息系統(tǒng)的構建和信息傳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數(shù)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包括基本概念和術語、數(shù)據通信信道、數(shù)據傳輸技術、數(shù)據通信組網設備、計算機網絡及其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協(xié)議、局域網、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技術及其新進展等內容。與此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獨立解決一些簡單的工程實際問題。目前國內大學選用的教材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由國內知名教授編寫,比較符合中國大學教育的傳統(tǒng)方式,但是知識更新較慢;第二類是國外經典教材的翻譯版本,內容好壞受翻譯者的水平的影響較大;第三類則是直接使用最新國外原版教材,不過這對學校師資水平和學生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所在學校實際情況選擇了解放軍理工大學謝希仁教授編著的《計算機網絡》最新版。
3 教學方法研究
3.1 明確教學目標
根據課堂調查,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本課程前對網絡聊天、下載、電子郵件等網絡應用就已十分熟悉,對于學習本課程的興趣也比較濃厚,期待著能夠在課堂上學到各種使用和建設網絡的技能。然而本課程的知識點較多,理論性較強,內容比較抽象,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往往忙于記憶各種協(xié)議名稱和概念,感到課堂上沒有學到什么實用的技能,從而失去學習興趣。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在課程開始時就讓學生了解這是一門偏重于理論的課程,重點是對網絡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實踐技能的鍛煉將被安排在后續(xù)的實驗課程中。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理論知識和培養(yǎng)實踐能力并不矛盾,只有對網絡原理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事倍功半地掌握各種實際操作技巧。
3.2 優(yōu)化教學內容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fā)展迅速,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有必要不斷修訂教學內容。對一些已經陳舊的知識如X.25、幀中繼等可以減少教學時間,只簡單描述其基本原理;與此同時,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適當?shù)匮a充新鮮內容,讓學生了解工業(yè)界和學術界的最新進展,起到開拓學生眼界,為進一步學習指引方向的效果。
3.3 通過實例提高興趣
當前大學生們對計算機網絡已經十分熟悉,但是還不能把具體的使用經驗和抽象的網絡原理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網絡軟件著手,通過分析其工作過程來講解網絡工作原理。例如在講解網絡傳輸模型的時候,設定兩個用戶通過QQ聊天的場景,使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其思考數(shù)據需要通過哪些協(xié)議層次,以及各層協(xié)議實體為了將數(shù)據正確地傳遞到目的地需要做出什么樣的工作。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書本上的理論不再抽象空洞,而是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講解各種協(xié)議工作原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Sniffer、Ethereal等軟件捕獲數(shù)據包,用直觀的例子讓學生觀看到該協(xié)議的實際工作流程,并與書上的描述進行比對,從而加深印象。
4 實驗教學建設與改革
計算機網絡課程雖然在課程定位上偏重理論,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我們給本課程安排了課程內實驗和獨立的綜合實驗。
課程內實驗與課程講授同步進行,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理解課堂講授內容。此類實驗以驗證性試驗為主,主要內容有常見網絡命令的使用、使用數(shù)據包捕獲程序分析ICMP、ARP、TCP等協(xié)議的工作細節(jié)等。
網絡綜合實驗則為獨立開出的一門實驗課程,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內容設置上安排了很多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包括小型局域網的組建、路由器交換機配置、網絡服務器的安裝等。綜合實驗的實驗教材參照社會認可度較高的各種網絡認證考試編寫。學生在完成綜合實驗后能夠掌握一些實用網絡技能,不僅學會使用網絡、管理和建設網絡,也能夠參加各種認證考試,增強就業(yè)競爭力。
5 結束語
本文針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從教材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驗安排方面提出了幾點改善教學效果的方法。為了應對網絡理論和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網絡的課程教學也必須緊密結合實際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國地質大學教務處. 改革與探索[M]. 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
[2] 劉彥保.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高等理科教育,2007(3):78-81.
[3] 侯健敏,阮峰,張中秋.《數(shù)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教學探索[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29):154.
[4] 李樹文,李曉茹.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 2009(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