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秀贊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標、新教材的推行,教育領域出現(xiàn)了許多教學新成果和優(yōu)秀的教師人才。教學改革的范圍涉及到各個方面,從課程設置到教材教法等。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新的理念、新的做法運用到教學當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思想上提升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找準角色的定位,這樣才能在教師的崗位上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角色定位;師生關系;教學;素質修養(yǎng)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教書育人的作用,通過課堂教學,找準教學的定位方向,才能將教學水平發(fā)揮到最大化,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教學效率包括知識的數(shù)量、能力的訓練、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多方面,決定教學效率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學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但教師因素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因為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那么教師如何搞好角色定位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教學,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有資料表明:一個人的學生時代,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是與父母相處時間的兩倍;而老師的人際交往,則有80%是與學生的交往。因此,如果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沒有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教師的教學就難以開展,也不能取得良好成效。
1.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學生。隨著中學生接受知識的增多,交往面的擴大,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認識,中學生心理的自我意識較強,有強烈的自尊心,希望家長、教師能夠尊重他們。教師尊重學生就給予了學生學習的動力,調動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反之,就會以怨報怨,產(chǎn)生對抗心理。教師要友好地對待學生,不能用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發(fā)號施令,對學生的過錯,要抱著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教育學生,而不是挖苦諷刺,讓學生下不了臺,使學生難以接受。信任學生也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是對學生學習的期待。有效鼓勵了學生的學習信心,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認可度。學生被輕視,就會對老師產(chǎn)生敵意,甚至失去對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
2.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嚴格要求,還要熱愛學生。熱愛是心理重要的層面,熱愛學生是教師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規(guī)范,是教育活動有效展開的前提。教育過程是師生間的心理交流過程。教師在對學生的言談舉止中,要讓學生感到溫暖、內心受到鼓舞。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對學生嚴格要求也是一種熱愛,教師要根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督促他們學習,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能夠健康成長。
二、科學運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在社會進步中受到挑戰(zhàn),培養(yǎng)具有全面素質的學生是教學改革的目標。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該運用多樣化的教學,以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采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提高能力。學生則完全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參與學習,對所學知識主動探索、認真思考、深刻鉆研、相互討論、主動提問、質疑解疑,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靈活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從教學內容方方面面著手。比如在閱讀中,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要吐字清晰,詞句連貫。默讀,要擴大視野,側重速度和記憶,快速閱讀,減少停頓。同時,精讀與粗讀要抓中心思想,學會歸納總結。教師教讀時,要啟發(fā)誘導、適當點撥、重在“導”字上下功夫,必要時還要給予適當講解,使之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自讀時,則要積極思維,多讀、多練,力求透徹理解、領會精神、掌握規(guī)律。教讀與自讀互不可分、相輔相成,讓閱讀教學臻于佳境,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往的教學,學生處于完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教學過程是一種單向傳輸,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學生思維受約束,思想受壓抑,課堂氣氛顯得死板,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興趣。學生要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對疑難問題,要多向老師請教,自己從書本中找答案,在自主學習中,加深理解。在課堂上讓學生形成質疑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想象力。教師向學生提問可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問題,找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用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觀點,鍛煉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yǎng)發(fā)言習慣,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教師要注意把握討論中心,加以引導或提示,明確結論,肯定正確意見,指出不當之處。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越性來展開教學,能夠節(jié)省板書的時間,提高學生的效率。多媒體強烈的感官效果,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鑒賞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傊?,教無定法,教育是長期的過程,學生學習知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在不斷探索中,提升教學效率。
三、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
美國教育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中所說:“當他的老師對待所教的學科馬虎了事,毫無熱情并且沒有生氣,那么他的學生很難積極熱情地學習這門學科?!蔽覈糯杏H其師,方能信其道之說。用人格力量征服學生,我們稱之為“人格效應”。有了“人格效應”,教學效率肯定會提高。著名特級教師劉建瓊老師說:“語文,以對話的形式憑著語言負載的意義激活相對沉睡的心靈,使精神的血液流淌,從而獲得相對意義上的言語自由?!闭Z文教學中,老師要多讀書,加強知識積累,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八e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如果教師孤陋寡聞,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不受學生歡迎。教師要與時俱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能夠別出心裁,不同凡響地找出教學的突破口,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有創(chuàng)造性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yǎng)。
總之,教師要適應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勢,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使命感,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識結構。采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推陳出新,提高教學課堂效率。所以,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探索,找準教學定位,轉變教學觀念,樹立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懷有高度的愛,發(fā)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