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恐龍沒有滅絕,還有今天這樣的世界嗎?
這是一個有趣的假設。要知道,哺乳動物與恐龍幾乎是同時出現(xiàn)在地球上的。它們的“血統(tǒng)”雖然比恐龍高一等,卻被恐龍“壓制”了上億年。但也正因為它們個頭小,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更強,才沒有隨恐龍一起滅絕,反而迅速占據(jù)了恐龍的“地盤”。所以說,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哺乳動物就不能獲得發(fā)展,當然也就不會出現(xiàn)人類,也就沒有今天這樣的世界了。同樣有趣的問題是,假如恐龍活到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子呢?科學家推測,也許它們中最聰明的又是兩條腿走路的一類——窄爪龍將會進化成“恐人”,也就是由恐龍變成的類人動物,成為地球的統(tǒng)治者,那更是一個與今天截然不同的世界了。(北京楊凡提供)
黑人為什么能夠耐熱?
人類學家發(fā)現(xiàn),黑種人的體質(zhì)頗為特殊,因而他們能夠抵御非洲酷熱。這種特殊體質(zhì)是:黑種人的手掌和腳掌的汗腺在每一單位面積中的數(shù)量比白、黃種人多,而且汗腺也粗得多。其次,黑人皮膚中含有較多的黑色素,它能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保護皮膚內(nèi)的血管和神經(jīng),使其免遭損害。再次,非洲黑人幾乎都是頭發(fā)卷曲,每一卷頭發(fā)周圍留有很多空隙,當熾熱的陽光向頭頂輻射時,這種卷發(fā)恰似一頂涼帽。(北京楊凡提供)
人類嘴唇為何是外翻的?
這與我們的進化之路有關,它是“幼態(tài)持續(xù)”的又一個典型范例。成年人在解剖學以及行為模式上越來越嬰兒化,他們身上保存的貼近嬰兒的特征越來越多,外翻、豐滿的嘴唇就是其中之一。人類獨特的外翻嘴唇非常適合他們降生之后的第一項“工作”,外翻的嘴唇就是專門的取奶裝備,用于從同樣獨特的人類女性的胸脯上吸取維持生命的養(yǎng)分。當碰到圓圓的乳房時,這對嘴唇就形成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密封結(jié)構(gòu)。典型的女性在她的成年時代,一直都保持著柔軟的豐滿的嘴唇,到了年紀非常大的時候,才會加入薄嘴唇的行列。(北京李云柏提供)
手指甲為何比腳趾甲長得快?
人的手指甲和腳趾甲是皮膚的附件,是由一種硬角蛋白組成、從表皮細胞演變出來的。表皮細胞從出生一直到死,一層一層不斷地新陳代謝,新的角蛋白不斷產(chǎn)生出來,因此指甲不斷生長。手指甲和腳趾甲生長的速度不一樣,手指甲每天生長0.1毫米,腳趾甲每天只長0.05毫米。指甲的生長速度受年齡、健康、季節(jié)和機械刺激的影響,經(jīng)常摩擦就會使指甲生長速度加快。人一般用手活動的機會比腳多,所以,手指甲比腳趾甲損耗快,為了保護指央,手指甲自然長得比腳趾甲快。同樣,右手的指甲長得比左手的快。(北京陳默提供)(文章代碼: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