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玨明
● 資源的建設與格式規(guī)范的確立
交互式電子白板時代的教師要比數(shù)學投影儀時代的教師輕松許多,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再也不需要請信息技術老師幫忙做課件,再也不必擔心課件會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忽然不聽使喚,課前教師要做的只是把各種上課所需資源準備好。因此,資源的收集、開發(fā)與利用就顯得特別重要。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操作很簡單,基本的使用方法一學便會,支持更多地來自資源的開發(fā)、積累和應用。如何建立一個內容豐富且學科分明的資源庫?如何在這些紛繁復雜的資源中甄選自己所要的資源?這是一對矛盾的共同體。因為當我們需要素材時,我們希望庫豐富些;而當我們要選擇某一素材時,我們則希望能很快搜索到滿意的。然而素材一多,就不容易找了。
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除了使用巨龍品牌的交互式電子白板,也使用過普羅米修斯等品牌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各個交互式電子白板品牌各自為營,各有各的軟件平臺,各有各的資源格式,互不兼容,有的軟件平臺還需要硬件識別才能啟動。同一個課件,這個交互式電子白板環(huán)境下能正常使用,但在另一個交互式電子白板環(huán)境下就不能兼容使用,這給我們的應用、交流與共享帶來了障礙。交互式電子白板研究盡管已經(jīng)開展了幾年,但是我們在網(wǎng)絡上去搜索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或資源庫,發(fā)現(xiàn)還是比較匱乏。因此我們期待各交互式電子白板廠商能夠統(tǒng)一資源格式,建立規(guī)范。
● 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的建立
我們要求參與研究的課題組老師校級的公開課、對外的競賽課必須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課,在交互白板環(huán)境下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制作教學課件。通過實踐,我們切實感受到基于交互電子白板下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但對具體的每一節(jié)課,如何來評價教學的有效性,還沒有形成具體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在以后的實踐中,我們會對照學校研究主課題對有效課堂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出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科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有效教學評價標準,使每一堂課的評價更具可操作性。
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支持人與機、人與人的多重交互,這與目前提倡“關注學生”的課堂教學理念是非常吻合的。不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呈現(xiàn)在文本容量上是有限的,因此對于短小的詩文等教材內容比較適合,但長篇文章難以一次全面顯示,只宜進行重點段落的細讀和討論。
語文課不能缺少設計合理、結構清晰的板書,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可能由于技術限制,目前在文字書寫上還不夠靈便。
慧騰復旦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