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人寫作事料觀略談

      2009-08-21 07:35:20鄭江義
      山花 2009年14期
      關鍵詞:前人主旨古人

      事料,即材料,是素材、題材和資料的統(tǒng)稱。缺乏材料、選材不當?shù)冉詾槲闹蠹?。張聲怡、劉九洲編著的《中國古代寫作理論》記錄了古人大量豐富的關于材料的理論闡述,較為充分地體現(xiàn)了古人文章寫作的事料觀,是中國古代寫作理論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試作解讀,略談一二,以求借鑒。

      一、關于寫作事料的來源

      文章的寫作事料從何而來?古人認為主要有三個途徑:一來源于生活;二來源于閱讀;三來源于思考。從對文章寫作實際的考察來看,這涵蓋了文章寫作事料的全部來源,可謂真知灼見,至今很難超越。

      首先,古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常人的身上,都可直接獲取很多寫作的事料,如魏晉曹植的《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奔丛诶习傩掌匠5恼務撝?就有可采用的鮮活的事料;那些敲著車轅唱的民歌,也有與風雅之詩相通的地方。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也不要輕易放棄。這抓住了事料來源的根本。當然,從生活中獲取文章寫作事料也不是照搬生活,而應如宋代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與張嘉父書》所曰:“若著成一家之言,當且博觀而約取”,即在博聞廣見中擇其精要,善于選擇,才能寫出好文章。

      其次,古人認為,在經書典籍中也有很多事料可取,如齊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夫經典沉深,載籍浩瀚,實群言之奧區(qū),而才思之神皋也?!彼咽铝戏Q為“事類”,認為寫作需要引用前人的有關事例或史實,需要引證前人或古書中的言辭。但在經書典籍中獲取事料也不是全盤照搬,對此,葛洪在《抱樸子·鈞世》中也闡說了他的觀點:“然古書雖多,未必盡美,要當以為學者之山淵,使屬筆者得采伐漁獵其中。”強調古書雖然繁多,但未必都是好的,認為要廣泛地涉獵,才能區(qū)分良莠,吸取精華。對在經書古籍中獲取文章寫作事料的途徑進行了更為深入細致的分析。

      最后,古人認為通過思考也可獲得事料,如清代曾國藩《日記》:“凡作詩文,有情極真摯,不得不一傾吐之時。然亦須平日積理既富,又假思索,左右逢源,其所言之理,足以達胸中至真至正之情?!奔磳懽髟娢挠袕娏业母星橐磉_時,除了要有平時豐富的積累,同時還要借助思考,才能得心應手。

      縱觀古今中外的文章寫作,其事料來源確乎不外以上三個途徑,古人先見之明盡在其中,對后人大有裨益。

      二、關于寫作事料的定位

      事料在文章寫作中地位如何?古人的定位非常明確,認為:事料對于文章寫作相當重要,必不可少;沒有事料,不能為文;鴻篇巨制自不必說,就是一得之見,一絲情愫,寫作之前也須充分準備;只有事料豐富實在,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如宋代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與張嘉父書》:“如富人之筑大第,儲其材用,既起而后成之,然后為得也?!闭J為要寫文章,就要像富人修建大宅,必先儲備充足的材料,才能把大宅建起來。生動恰當?shù)谋扔?形象地說明了事料在文章寫作中的重要地位。

      對此,古人還有大量文章可為明證,如蘇軾的詞《滿庭芳·歸去來兮》:“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p>

      這是元豐七年(1084)蘇軾由黃州貶所移到河南汝州時,書贈與江東來別的好友李仲覽的留別之作,在單純集中道出萬千氣象。詞中所寫“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堂前細柳”、“時與曬漁蓑”等,事料豐富,主旨突出,蒼涼凄惻而又不失達觀溫馨的豪放本色。

      此不一一例舉。古人所談事料的重要地位,反映了他們對于文章寫作主客觀要求的認識。從主觀要求來看,文章寫作要表達作者的意志情感,就要抒情言志,繪景狀物,擺事實,講道理,說明性狀等;從客觀要求來看,文章寫作要能為世用,就要“文以載道”,“言之有物”等,這些都需要事料的支撐和展現(xiàn)。事料豐富的文章,才能血肉豐滿和具有說服力。

      三、關于獲取寫作事料的方法

      怎樣獲取文章寫作事料呢?古人認為,要重視日積月累,有自己的事料倉庫和豐富的存儲,寫作時方能調兵遣將,取用自如,巧婦做成有米之炊。古人認為主要有三個方法:一是勤于搜集;二是善于發(fā)現(xiàn);三是持之以恒。雖無驚人之語,卻是至理之言。

      1.勤于搜集。古人特別強調在平時要不辭辛苦地搜集事料,做生活的有心人。宋代的強幼安述在《唐子西文錄》中直言其事:“凡作詩,平居須收拾詩材以備用……詩疏不可不閱,詩材最多?!睂Υ?明代的謝榛在《四溟詩話》中則有生動比喻:“作詩譬如有人日持箕帚,遍于市廛,掃沙簸而揀之,或破錢折簪,碎銅片鐵,皆投之于袋,饑則歸飯;固不如意,往復不廢其業(yè),久而大有所獲,非金則銀,足贍卒歲之需,此得意在偶然爾。”而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如人稱“詩鬼”的唐代詩人李賀,出門必攜錦囊,所遇妙言佳句必書投其中,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個文章寫作事料的“聚寶盆”,作詩時調用自如,左右逢源,往往能出奇制勝。

      2.善于發(fā)現(xiàn)。古人認為要善于在別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中,見人之所未見,發(fā)人之所未發(fā)。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卷一中的論說較為充分:“人謂:‘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盡,窮則極隱,纖芥無遺。非好奇也,求為平而不可得也。予曰:‘不然。世間奇事無多,常事為多;物理易盡,人情難盡。……此言前人未見之事,后人見之,可備填詞制曲之用者也。即前人已見之事,盡有摹寫未盡之情,描畫不全之態(tài)。若能設身處地,伐隱攻微,彼泉下之人,自能效靈于我,授以生花之筆……”意即有人說,很多平常事都被前人做過,連一點點小事也沒有遺漏。如果不追求新奇的話,想寫什么已經不可能了。其實不然,因為世間本來就是奇事少,常事多,事理容易說清,而人情難盡。李漁此說的可貴之處,就在于看到了事物的發(fā)展,世事的變化,認為前人也有局限,不可能窮盡所有事物和人情,強調只要善于學習領悟前人,善于發(fā)現(xiàn),就能得前人相助,推陳出新,妙筆生花,寫出新穎而獨特的文章來。

      3.持之以恒。古人認為事料的搜集是平日之功,貴在堅持,持之以恒。而且,還不能簡單地搜集和堆積,要精心挑選和冶煉,才能得到好的事料,才能寫出好的文章。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把道理闡述得十分深透:“夫好物得之固難,警句尤不易得。掃沙不倦,則好物出;苦心不休,則警句成?!币饧春玫臇|西往往很難得到,精辟的句子更是不容易獲得。要清沙掃礫,不知倦怠,才會得到好的東西;要苦心推敲,才會得到精辟的句子。

      這給后人諸多啟發(fā)。獲取文章寫作事料不是一日一時之事,而是日積月累之功?!爸灰Ψ蛏?鐵杵磨成針?!背饲趭^、思索和堅持,沒有其他捷徑可走。

      四、關于寫作事料選用的觀點

      寫作時如何選用事料呢?古人也論述頗多,甚為精辟。總而結之,主要有取事貴約、以嚴為佳、當用則用、突出主旨、把握技巧等。

      1.取事貴約。古人認為,選用事料要簡約,如劉勰的《文心雕龍·事類》:“綜學在博,取事貴約。”即綜合學習重在廣聞博見,選用事料貴在精要簡約。又如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詩說》:“學有余而約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意有余而約以盡之,善指辭者也;乍敘事而間以理者,得活法者也?!奔磳W習內容很多而簡約選用,就是善于選用事料;思想豐富而簡潔表達,就是善于運用言辭;精彩敘事而穿插說理,就是方法靈活多變。他們都主張選用事料應刪繁就簡,去粗取精,使文章好讀耐讀。

      2.以嚴為佳。古人認為,選用事料要嚴格。唐代劉知幾在《史通·雜述》中形象地闡說了選材要嚴的道理:“蓋語曰:‘眾(一作聚)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學者博聞,蓋在擇之而已?!奔幢姸嘈切堑墓馊A,都比不上一個月亮。即使是學識淵博,也要善于選擇。清代對此也有諸多論述,如劉熙載《藝概·詩概》:“無一意一事不可入詩者,唐則子美,宋則蘇黃。要其胸中具有爐錘,不是金銀銅鐵強令混合也?!币饧礇]有一個意思、一件事情不能寫入詩中,唐有杜甫,宋有蘇軾、黃庭堅。世間萬物皆可寫入文章,但心中要有錘煉的標準,不能把互相之間關系不大的東西拼湊在一起。江順治在《補詞品·聚材》中也談到同樣的意思:“儲之貴多,棄之不惜。一年皆驚,萬花無色?!奔词铝系膬Υ嬉?更要忍痛割愛。如果一年四季的景都放進去,萬紫千紅的鮮花也都沒有什么光彩了。

      3.當用則用。古人認為,選用事料要精當。宋代對此較為關注,葉少蘊在《石林詩話》中有“前輩詩材,亦獲預為儲蓄,然非所當用,未嘗強出”、“詩之用事,不可牽強,必至于不得不用而后用之”等的闡說,強調了詩歌寫作時選用事料,應是當用則用,不可牽強。生僻的典故與文章整體很難諧和,就像陌生的客人與主人很難融洽相處,對不熟悉的事料難以駕馭,也就難以文從字順,必然導致文章寫作的難堪。

      4.突出主旨。古人對文章寫作特別強調立意,即強調事料的選用必須突出主旨、主題。清代對此論述最為豐富,如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內篇》:“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庇衷凇督S詩話》中曰:“詩文俱有主賓。無主無賓,謂之烏合?!敝赋隽酥髦荚谖恼轮械撵`魂和統(tǒng)率作用,認為沒有主旨或是主旨不突出,文章就會主次不明,事料也是散亂無歸。因而應圍繞主旨選取事料,使文章有主有次,主旨突出。

      5.把握技巧。古人認為事料的運用要講方法,要把握技巧。宋代魏慶之在《詩人玉屑》卷七《用事》中有“古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用其事者”,“使事要事自我使,不可反為事使”等闡說,指出了前人用事料的方法有直用和反用兩種,認為用事料要為作者表達主旨服務,而不能反過來被事料牽著鼻子走而不能駕馭。

      應該說,文章寫作沒有事料可選最為糟糕,但事料多了也會難以取舍。鄭板橋詩云:“讀書數(shù)萬卷,胸中無適主。 如暴戶兒,頗為用錢苦?!本褪桥u那種擁有豐富事料反而不知如何運用的情況。以上五種觀點簡明扼要地指出了選用事料的方法,不僅解決了當時在寫作中如何選用事料的問題,在今天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用價值。

      綜上,古人關于事料的觀點明確,論述豐富,對指導文章鑒賞與寫作很有益處,值得深入研討和學習借鑒。尤其是在今天的信息社會,除了豐富的現(xiàn)成事料之外,每天新生成的事料也紛至沓來。深入研討和學習借鑒古人的事料觀,可以傳承我國古代寫作理論的精粹,促進現(xiàn)代寫作理論的深入研究及創(chuàng)新,以指導我們獲取更多更好的事料,使寫作言之有物,血肉豐滿,充分發(fā)揮文章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功用。

      參考文獻:

      [1]張聲怡、劉九洲.中國古代寫作理論.[M].武昌: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5.

      [2]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下冊).[M].濟南:齊魯書社,1981.

      [3]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宋詞鑒賞辭典.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

      [5]唐詩鑒賞辭典.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作者簡介:

      鄭江義(1964—),貴州獨山人,黔南民族師范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獻學,寫作理論。

      猜你喜歡
      前人主旨古人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4
      主旨演講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26
      古人如何睡眠養(yǎng)生?
      海峽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3:00
      打漁人
      記敘文的選材與主旨
      趣味古文
      陽光(2017年7期)2017-07-18 18:46:03
      平淡真實顯主旨
      吴堡县| 固始县| 墨脱县| 乌拉特中旗| 文山县| 耿马| 宝鸡市| 斗六市| 和林格尔县| 宾阳县| 峨眉山市| 比如县| 岗巴县| 屯门区| 嘉义县| 醴陵市| 新干县| 宣武区| 达日县| 革吉县| 乐清市| 广平县| 鹤岗市| 中卫市| 甘肃省| 郴州市| 松江区| 固原市| 安顺市| 固始县| 昌图县| 贺兰县| 佛冈县| 玉田县| 甘谷县| 宝鸡市| 永年县| 桓台县| 呼图壁县| 巧家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