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燕
塔林夫 山東臨沂人,漢族名字王劍峰,青年學者,平民慈善倡導(dǎo)者和實踐者。2000年,投身于慈善事業(yè),發(fā)起了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協(xié)會和“希望旅程”志愿者團體;榮獲2008年中華慈善獎“全國優(yōu)秀慈善工作者”稱號;2008年12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親切接見。
2008年12月,中國最高級別政府慈善獎項——“中華慈善獎”2008年度的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雖為暖冬,但這一天,北京卻展露出冬天的本色,寒風吹過整條長安街,再凜洌地將寒意蔓延開來。而人民大會堂內(nèi)的氣氛卻是莊重而熱烈,并隨著各獎項的頒發(fā)以及獎項背后感人事跡的講述,不斷升溫。在這次頒獎典禮上,塔林夫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慈善工作者”稱號,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胡錦濤、李克強、回良玉等的親切接見。作為本次獲獎人員中唯一來自民間組織的代表,身著中山裝的塔林夫顯得平靜、謙和,更多的時候,他都在認真地傾聽,傾聽屏幕中那些尋求幫助的聲音,傾聽其他慈善事業(yè)工作者的侃侃而談,山東大漢特有的濃眉大眼此時已斂去往日的炯炯有神,融入的是長久以來的思索與探求。
此前,塔林夫倡議并發(fā)起的民間志愿者組織“希望旅程”曾獲得2007年度“中華慈善獎”的“最具愛心楷模”提名獎,也是“中華慈善獎”設(shè)立以來唯一入圍的民間組織。與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宋慶齡基金會等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俜焦娼M織相比,那些民間公益組織、民間慈善家的善行卻很少進入大眾的視野。所以,這兩個“唯一”也使得塔林夫和他的“希望旅程”成為民間慈善組織的標桿和傳奇。
在我心中,曾經(jīng)有一個夢
我從貧困的山里走出來,曾經(jīng)多么地渴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少時我曾發(fā)愿,社會公平與否我都不會去抱怨,我要后天努力提高自己,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塔林夫 《今生未負是男兒》
當塔林夫還是王劍峰的時候,在北京擁有一份舒適體面的工作。和許多其他在這個城市的人一樣,他為既定目標努力工作,時常駕車旅行,以休閑與放松換取更好的工作狀態(tài)。1996年的夏天,酷愛旅行的王劍峰來到了藏北草原,三天內(nèi)連續(xù)奔波,幾乎未吃過一頓飽飯,又累又餓的他受到了牧民朋友的熱情招待。當他狼吞虎咽地把一大碗酸奶吃得一干二凈之后,才發(fā)現(xiàn)牧民的兩個孩子正眼巴巴地望著他,原來他吃掉了他們?nèi)乙活D的口糧。王劍峰愧疚地對牧民夫婦深深鞠了一躬,他們卻開心地笑著,用手比劃著問他是否吃飽。王劍峰突然覺得內(nèi)心深處什么地方被擊中了,又酸又痛,讓他十分想做些什么,來緩解這種情緒。也正是這一年暑假,他走遍了西部一半以上的牧區(qū)山村,看到了觸目驚心的貧困,也看到了這些地方可愛的孩子們和他們期盼的目光。
回到北京以后,在王劍峰腦海中最揮之不去的就是那些稚嫩的目光。由于自身便是從貧困中走出,所以,王劍峰了解那些目光中如今還尚存一絲希望,但他知道,很快希望會被麻木代替,重復(fù)的是祖祖輩輩的貧困,沒有掙扎,沒有渴望。
于是,經(jīng)過一番失與得的輪回,2000年,王劍峰開始將研究目標放到保護環(huán)境、助學扶貧這一關(guān)系國計民生的事業(yè)上。自此,西部也成為王劍峰的方向。這一做便是九年。此前所起的蒙古名字塔林夫為更多的人熟悉,并被人親切地稱為老塔。他于2003年發(fā)起并成立“希望旅程”志愿者團體,以環(huán)保和助學為目標,以弘揚慈善公益文化,開展公益事業(y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shè)為己任;2005年發(fā)起并成立了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協(xié)會,治理環(huán)境,與扶持教育相輔相成,以改善當?shù)啬撩竦纳姝h(huán)境。這九年的奔波無疑成為告別此前平淡生活的注解。
2007年7月,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市人民廣播電臺交通主持人張卓打電話給塔林夫,他想請老塔幫助烏蘭察布市格根塔拉草原的牧民。此前,他只是聽說北京有個熱衷于公益活動的民間組織,而塔林夫是該組織的發(fā)起人。得知消息后,塔林夫等人立刻趕赴內(nèi)蒙古考察,發(fā)現(xiàn)情況比想象的還要糟。張卓說,宏盤鄉(xiāng)中心學校一百五十多名學生中一半多學生的家庭年收入還不到一千元,有些孩子都沒見過一百元的鈔票?;鼐┖笏址虮汩_始募集衣物、書本和錢。募集到的兩萬多件衣服通過物流車送到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市格根塔拉草原牧民們的手中?!俺挛锿?,我們駕車前往當?shù)睾瓯P鄉(xiāng)中心學校,為20名貧困孩子送去書本和每人300元的生活補助金?!彼f,300元足夠當?shù)睾⒆右荒甑膶W習和生活開支。
這只是九年來的一段小小插曲,從中也可以看到塔林夫與“希望旅程”的慈善理念,就是塔林夫把身邊的朋友、熱愛公益事業(yè)的網(wǎng)友聚集起來,同時倡議社會力量為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捐錢捐書,采取“一幫一”的方式來資助貧困學生。與其他公益組織不同的是,“希望旅程”所組織的所有捐贈都由“希望旅程”組織志愿者為捐助者和被捐助的學生建立直接聯(lián)系,直接把錢送到孩子手上,家長和學校聯(lián)合為捐助者簽收使用保證書。捐贈者與受贈者之間的零距離使一切變得透明,省去了容易使人猜疑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這是“希望旅程”獨具特色的運作模式。
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每次從貧困地區(qū)回來,我都說以后不能再去了,因為每次走進貧困地區(qū)、每次家訪,那些難以想象的貧困生活,都讓我對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產(chǎn)生絕望。但是那些可愛上進的孩子、那些期盼的目光卻總縈繞在我的腦海。對貧困部落的牽掛已經(jīng)植根在我的靈魂深處。我從不承諾他們,但是我會努力去想辦法幫助他們。
——塔林夫 《今生未負是男兒》
“叔叔,不要給我照相?!?/p>
“尊敬的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叫陳慧敏,是受你們資助的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因為去年的一場不幸災(zāi)難,我失去了父母,變成了一名孤兒。我夜里時常夢見父母微笑著朝我走來,叫我的名字,當我撲向他們懷里的時候,他們卻消失了。我哭醒了,淚水打濕了枕頭,一片冰涼。你們的到來給我們這些輟學的孩子帶來了希望……”
上面的第一段話來自“希望旅程”組織的對內(nèi)蒙古正鑲白旗星耀鎮(zhèn)小學的愛心助學活動。來自北京社會各界的志愿者二十余人驅(qū)車來到渾善達克沙地邊緣的一個貧困小鎮(zhèn)的小學——內(nèi)蒙古正鑲白旗星耀鎮(zhèn)小學進行捐助活動。這個學??偣灿幸话俣嗝麑W生,幾乎都來自貧困家庭。這次愛心活動就是為這些孩子捐助小學期間的所有費用。在活動進行期間,喜愛攝影的塔林夫照例用鏡頭記錄著一切。但當他拍到一個小女孩的時候,這個穿得很破舊的小女孩輕聲說:“叔叔,不要給我照相?!泵鎸ο鄼C鏡頭,她怯生生地邊說邊往后躲,塔林夫這才注意到,孩子穿的鞋壞了兩個洞。此后,塔林夫多次向人說起這個小女孩,說起她怯生生的表情,說起她微弱而堅決的對鏡頭的拒絕,說起她在極端的貧困中仍擁有的寶貴自尊。他也會說起自己因為同樣的自尊發(fā)誓今生不吃梨的故事。
塔林夫說,少時家貧,有一次,姐姐給了幾個一分的鋼镚兒,告訴他,等攢夠了,去供銷社買梨吃??斓酱汗?jié)了,他終于攢夠了一毛錢,于是就小心翼翼地捧著那一毛錢,跑到離家好幾里路的供銷社買了一個梨。冬天很冷,供銷社賣的梨是像石頭般硬的那種又黑又小的凍梨。這個梨,他自己舍不得吃,歡歡喜喜地跑回家,拿給母親先吃。母親問他梨是哪里來的,他說是自己攢了一毛錢買來的,沒想到母親拿起笤帚疙瘩就打,說一毛錢可以買一斤醬油了。后來他委屈地把那個凍梨又拿到供銷社給退掉了,給姐姐買了一支鉛筆和一個寫字本,就是不買醬油。他也發(fā)誓,以后要讓全家人都能吃上梨,但是自己決不再吃梨。正因為有這樣的童年與這樣的經(jīng)歷,才最理解這種窘迫與自尊,于是,塔林夫靜靜地轉(zhuǎn)移了鏡頭。
而第二段話則來自河北承德御道口牧區(qū)小學的學生代表。2007年6月3日,以“希望旅程?與愛同行”為主題的“希望旅程”御道口牧區(qū)小學愛心助學活動曾在河北省圍場縣舉行。參加活動的志愿者為了解決輟學孩子一年300元的學費,不僅將5000冊圖書和籃球、足球等文體用品帶給了需要幫助的孩子們,還給20個孩子捐助了6000元的學費,這個學生代表就是20個孩子當中的一個。河北承德御道口牧區(qū)小學“希望旅程愛心圖書室”則是“希望旅程”援建的第32個圖書室。
塔林夫曾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正因如此,他深知教育對于一個人、一個地方發(fā)展的重要性。所以,這樣的活動,“希望旅程”每年都要組織四五次,如同治理沙地一樣,去滋潤每一寸地,盡量為更多的孩子帶去教育的希望。成立至今,“希望旅程”已累計參與活動五萬人次,參與車輛兩萬多輛,先后開展了“播種愛心,點燃希望”“百萬捷達車主捐書助學”等多項主題活動,為青海、西藏、內(nèi)蒙古、甘肅、貴州 、四川、河北等三十多所貧困學校援建了愛心圖書室,并為數(shù)十所學校援助了大量生活用品、文體用品、學習用品,小到鉛筆橡皮,大到計算機等教學設(shè)備,為三百多名貧困學生提供了學雜費資助?,F(xiàn)已有一萬多名貧困生直接和間接得到了“希望旅程”活動的幫助。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
我現(xiàn)在是用我的心去踐諾著自己的誓愿。我能力有限,但是我有能力找到有愛心、能幫助他們的人!也許我們的幫助如杯水車薪,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許就是我們的一次愛心舉動,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最起碼會讓那些貧困的孩子從小知道,他們生活在一個友愛的世界,讓他們從小樹立起對人生的愛,對生活的愛!
——塔林夫 《今生未負是男兒》
2008年初,為參加2007年度的“中華慈善獎”頒獎典禮,央視的朋友特地為塔林夫做了一個短片。短片的開始,便是“希望旅程”的大旗獵獵飄揚,而后是志愿者車隊、捐贈現(xiàn)場、貧困學生的各個鏡頭,偶爾可以聽到塔林夫沉穩(wěn)指揮車隊的聲音。風吹過對講機,使人的聲音有了另外一種質(zhì)感,這種質(zhì)感貫穿于短片之中,讓人體會到愛心可以使平實的語言變得充滿溫暖和力量。雖然擔當著車隊的負責人,需要不停地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還要負責整個車隊的安全,但在路上的塔林夫,神態(tài)顯得比在辦公室要輕松。畢竟旅途和“希望旅程”都是他的最愛。但塔林夫知道,“希望旅程”不是他一個人的“希望旅程”,許多人在這條路上欣賞了美麗的風景,也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2008年3月初,“希望旅程”接到青海玉樹多多峽谷一所藏族學校的求助,青海雪災(zāi)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雪災(zāi)后的缺衣少藥讓青海玉樹曲朗多多小學的270名學生患上了腮腺炎等傳染病。塔林夫迅速聯(lián)合民政部救災(zāi)救濟司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向社會展開了募集衣物等工作。出差在外地的天津敬一堂藥業(yè)公司敬守存總經(jīng)理獲悉消息后,立即派人與“希望旅程”志愿者聯(lián)系,為青海受災(zāi)的孩子捐贈價值五萬多元的藥品,并于3月18日在天津紅橋區(qū)光榮道50號敬一堂藥業(yè)公司舉行了捐贈藥品交接儀式。
收到藥品后塔林夫不敢停留,緊急返回北京,委托物流公司運送到青海西寧。西寧的“希望旅程”志愿者接到藥品后緊急送往玉樹,由玉樹的志愿者再送往峽谷,送到孩子們手中。就這樣,萬里救援的一場生死接力賽,一場民間志愿者的愛心大接力,終于使峽谷的孩子們得救了。事后,一位孩子的家長說,以后去寺院再祭拜,將為“希望旅程”上一柱香。
2008年,5?12汶川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希望旅程”的心。塔林夫說:“看到災(zāi)區(qū)的孩子在簡易的帳篷里,坐在空蕩蕩的課桌前,沒有書,沒有本,但是他們卻是那樣專注,讓人欲哭無淚。我們應(yīng)為災(zāi)區(qū)的孩子送上一個書包,送上我們的一份關(guān)愛!我們堅信,只要有頑強的意志,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guān)!不久的將來,在現(xiàn)在地震的廢墟上,一座又一座更加美麗的英雄城市將拔地而起,我們能夠再聽到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月23日晚,為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學生募捐小書包的活動在北京東方好萊塢劇場舉行。這次活動的主題為“心心點燈?希望旅程與愛同行”,由“希望旅程”公益機構(gòu)、北京華育助學基金會“希望旅程專項基金”項目組聯(lián)合中國石化車友報社共同主辦,約有一百家車友會近三千名車友參加,活動現(xiàn)場共募集書包四千多套(配學習文具)。募集的所有學習用品,在第一時間由志愿者開車送往災(zāi)區(qū)受災(zāi)孩子的手上。
如今,“希望旅程”擁有全國志愿者近十萬人,海外志愿者三千多人。就是這些志愿者甘當“希望旅程”的運輸工,他們也是“希望旅程”的命脈。他們中有普通市民百姓,有車友會的成員,有大學師生,也有企業(yè)負責人,遍布于社會各個領(lǐng)域。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幫助不像從前來得那樣隨意和自然,人們似乎失去了這種快樂,但“希望旅程”讓人們自然而然地又拾回了這種快樂,那就是行進路上的互幫互助,讓原本陌生的人們迅速建立了信任與溫情。
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多年了,因為老家已經(jīng)沒有什么親人了,就很少回去。2000年國慶,我回到山東老家去看了看,本來以為山里的生活已經(jīng)很好,我看到的卻依然是十幾年前我離開的樣子,讓人辛酸。我為自己從貧困中走出,卻未能幫助需要我?guī)椭娜硕呃?!貧困的地方需要我這樣的朋友,人才濟濟的都市不缺少我這樣的一個老師。
——塔林夫 《一切緣于愛》
被稱為公益活動家的塔林夫在活動之余通常偏安于首都北部,通過網(wǎng)絡(luò)繼續(xù)他的“希望旅程”。這個時候,他平凡得或許沒有人能認出他,因為當他不在“希望旅程”時,他便隱去了所有的光芒,普通得讓人看不出他有任何感召力,也感受不到他滿腔的熱情。只有當你目睹或耳聞關(guān)于他的堅持與執(zhí)著、善良與無私,你才能知道“偉大”難寫,也不難寫。
因為職業(yè)也因為性格,塔林夫的朋友很多。但塔林夫說,做我的朋友很“吃虧”,必須有愛心,必須付出,不能談索取,更不可能從我這兒得到什么好處。我的各種資源只能用于愛心捐助,而不是為某種私人利益的蠅營狗茍。偏偏就有這么多愿意“吃虧”的人和塔林夫同行,為“希望旅程”出謀劃策,為“希望旅程”捐資捐物,不求回報。
如今,由于影響力的提升,“希望旅程”經(jīng)常在北京很多社區(qū)和大型活動場所開展募捐活動。而且,現(xiàn)在“希望旅程”也有了固定的渠道募捐,“主要是社區(qū)、大學校友和制衣廠”,塔林夫說。除此之外,他還在網(wǎng)上公布了幾個回收點,網(wǎng)友可以到回收點捐贈衣服、書本。
現(xiàn)在,“希望旅程”已有專門的庫房來存放募捐衣物。而這些衣物,許多都是塔林夫親自帶領(lǐng)志愿者進行整理的,再根據(jù)活動的需要隨物流配走,也仿佛是將愛心集聚再撒播到四方,將“愛”這種人類最美麗的語言化成祝福送到遠方。這些愛心的所有者,或許有人曾和他擦肩而過,但更多的人塔林夫都沒有見過,相信也都是普通的人,但因付出了愛心,便使心靈有了共同的指向。這讓塔林夫深深為之感動。 放眼未來,塔林夫信心滿懷:“真正的慈善事業(yè)是要樹立平民慈善思想。慈善不僅僅是企業(yè)家、社會精英們的事情,慈善事業(yè)的推進要靠全社會參與,用大家的愛心托起社會的希望!”
【作者單位: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北京,100080】
責任編輯/吳曉燕